图书介绍
空间经济学与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空间经济学与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674829.jpg)
- 郑长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4325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区位经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空间经济学与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空间经济学:理论演进、基本模型与前沿展望1
1.1 引言1
1.2 空间经济学:从前古典到新古典2
1.3 新经济地理学:第一代模型7
1.4 新经济地理学:第二代模型18
1.5 新经济地理学:第三代模型25
1.6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与未来的方向27
1.7 新经济地理学:政策含义31
1.8 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国区域经济研究33
本章参考文献34
第2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地理36
2.1 引言36
2.2 模型假设38
2.3 模型的短期均衡40
2.4 模型的长期均衡42
2.5 启示与政策建议52
本章参考文献53
附录55
第3章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58
3.1 引言58
3.2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FNEG模型与实证分析框架59
3.3 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60
3.4 实证分析过程70
3.5 实证研究结论74
本章参考文献74
第4章 集聚、增长与空间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76
4.1 引言76
4.2 空间集聚、区域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分析框架77
4.3 中国经济增长—集聚—不平等:概览79
4.4 中国经济活动集聚—增长—区域不平等:基于全国数据的分析82
4.5 中国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与区域不平等:基于省级行政区数据的分析87
4.6 结论与评论89
本章参考文献90
第5章 全球化与空间不平等——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94
5.1 问题的提出94
5.2 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96
5.3 全国经济全球化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100
5.4 地区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发展差距的关系106
5.5 结论和讨论112
本章参考文献113
第6章 不发达地区如何突破核心—边缘困境114
6.1 问题的提出114
6.2 经济景观的塑造:均匀分布还是核心—边缘分布115
6.3 边缘地区的发展:工业化或锁定118
6.4 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跨越:蛙跳模型及其扩展120
6.5 政府干预与边缘地区的发展124
本章参考文献128
第7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129
7.1 引言129
7.2 区域协调发展的要义130
7.3 空间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马丁模型133
7.4 区域政策效应分析137
7.5 马丁模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143
本章参考文献144
第8章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146
8.1 引言146
8.2 区域政策分析:一个简单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147
8.3 促进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150
8.4 结论与评论156
本章参考文献158
第9章 旅游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和中国的证据159
9.1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159
9.2 旅游业发展与工业化:经验事实161
9.3 旅游业发展与工业化:解释框架167
9.4 结论性评论174
本章参考文献175
第10章 密度—距离—分割:重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地理177
10.1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研究177
10.2 民族地区的空间结构:密度、距离和分割178
10.3 民族地区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考察190
10.4 优化空间结构,重塑民族地区经济地理格局193
本章参考文献197
第11章 西部民族地区的去工业化问题研究199
11.1 问题的提出199
11.2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特征200
11.3 边缘地区的去工业化:分析框架204
11.4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选择208
11.5 结论与评论212
本章参考文献213
第12章 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215
12.1 问题的提出215
12.2 多核心区间的边缘地区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217
12.3 武陵山片区经济洼地带发展概览:以恩施州为例222
12.4 对武陵山片区经济洼地发展的几点认识229
本章参考文献231
第13章 双核心—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成渝经济区内经济洼地为例232
13.1 问题的提出232
13.2 三区域模型:分析框架234
13.3 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带发展概览:以内江市为例237
13.4 对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发展的几点启示242
本章参考文献244
后记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