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严五教章》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华严五教章》教程
  • 中国佛学院华严学教研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254676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华严宗-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华严五教章》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写说明1

绪论1

一、《华严五教章》版本题名3

二、《华严五教章》的题名5

三、《华严五教章》的注疏7

四、《华严五教章》的作者8

第一篇 华严五教教法分齐解说13

第一章 华严一乘教义之建立13

第一节 总序15

第二节 别教一乘的建立15

第三节 同教一乘的建立21

第二章 诸教法相差别及所摄机类28

第一节 诸教之教义法相30

第二节 诸教所摄众生机类31

第三章 历代诸家大德之判教方法32

第一节 菩提流支所立一音教33

第二节 护法师等所立二乘教34

第三节 光统律师所立三种教34

第四节 大衍法师所立四宗教35

第五节 护身法师所立五种教35

第六节 耆阇法师所立六宗教35

第七节 南岳思禅师等所立四种教36

第八节 江南愍法师所立二种教36

第九节 梁朝云法师所立四乘教37

第十节 玄奘法师所立三法轮教37

第十一节 总评历代诸师所立诸教38

第四章 华严家之五教十宗判39

第一节 华严宗所立五乘教40

第二节 华严宗所立十宗教42

第五章 华严五教与一乘、三乘之关系45

第一节 总说华严五乘教47

第二节 依教相论说五乘教47

第三节 华严五乘教之间的关系48

第六章 如来敷演一乘、三乘之时间先后50

第一节 如来敷演一乘教之时处51

第二节 如来敷演三乘教之时处53

第七章 如来随应众生机类所说之教法57

第八章 华严一乘、三乘之教法差异60

第一节 说法时的不同61

第二节 说法处的不同62

第三节 说法主的不同63

第四节 闻法众的不同63

第五节 所依智的不同64

第六节 所说法义的不同64

第七节 修行阶位的不同64

第八节 修行行相的不同65

第九节 所说法相的不同65

第十节 所说事理的不同66

第二篇 华严五教教理分齐解说71

第一章 五教对心识解说的差异71

第一节 五教对心意识的分别解说72

第二节 五教中对心识解说差别的缘由75

第二章 五教对佛性解说的差异77

第一节 五教对众生种性的解说79

第二节 五教对种性解说差别的缘由87

第三章 五教对修行阶位及其行相的解说89

第一节 小乘教对阶位及行相的解说90

第二节 始教对阶位及行相的解说92

第三节 终教对阶位及行相的解说95

第四节 顿教对阶位及行相的解说96

第五节 圆教对阶位及行相的解说97

第四章 五教对修行证果所需时间的解说101

第一节 小乘人修行证果所需时间102

第二节 始教人修行证果所需时间103

第三节 终教人修行证果所需时间104

第四节 顿教人修行证果所需时间105

第五节 圆教人修行证果所需时间105

第五章 五教对修行时所依身分的解说107

第一节 小乘人修行时所依身分108

第二节 始教人修行时所依身分108

第三节 诸圣教中所说罗汉位与菩萨位109

第四节 终教人修行时所依身分112

第五节 顿教人修行时所依身分113

第六节 圆教人修行时所依身分113

第六章 五教中所明修行断惑之次第115

第一节 小乘教中所明修行断惑之次第117

第二节 依阶位次第明三乘教之断惑相117

第三节 依所断惑寄显阶位次第125

第四节 顿教中所明修行断惑之次第131

第五节 圆教中所明修行断惑之次第132

第七章 五教对二乘回心的解说134

第八章 五教对佛果义、相的解说138

第一节 依五教明佛果之常、无常义139

第二节 依五教明佛果之相好差别142

第九章 五教对如来摄化之境的解说146

第一节 依小乘教明如来摄化之境147

第二节 依始教明如来摄化之境147

第三节 依终教明如来摄化之境148

第四节 依一乘同教明如来摄化之境148

第五节 依顿教明如来摄化之境149

第六节 依一乘别教明如来摄化之境149

第十章 五教对佛身、佛数的解说151

第一节 五教对佛果义的解说152

第二节 五教对佛身数的解说154

第三篇 华严一乘教之要义159

第一章 诸法缘起之相解说(三性)159

第一节 对三性名义的解析161

第二节 总说三性之名义169

第二章 诸法缘起之因解说(六因)172

第一节 缘起因门六义名义解析174

第二节 建立缘起因门六义之缘由175

第三节 分别依体用四句料拣六义176

第四节 依开合料拣缘起因门六义177

第五节 以六相融摄缘起因门六义178

第六节 依五教料拣缘起因门六义178

第三章 华严一乘十玄缘起解说180

第一节 序说181

第二节 喻说法界缘起无碍义181

第三节 华严一乘十玄缘起法门187

第四章 六相圆融无碍缘起198

第一节 六相名义略释198

第二节 显明一乘教起之意199

第三节 问答释解六相名义1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