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专利法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专利法概论
  • (日)青山纮一著;聂宁乐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2880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专利法-日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本专利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序论1

第一节 日本专利法的体系1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历史沿革3

第三节 日本专利法的结构5

第四节 专利法(专利制度)的目的6

第二章 专 利权8

第一节 专利权的效力8

一、专利权的性质8

二、“以构成业务的方式”实施8

三、“实施”的范围9

四、专利发明的技术范围11

五、等同17

六、专利权的共有22

第二节 视同侵权行为(间接侵权)24

一、旨趣25

二、内容26

第三节 专利权效力不延及领域29

一、专利权效力不延及范围29

二、利用发明31

三、专利权用尽31

第四节 实 施权34

一、专用实施权35

二、普通实施权36

三、临时专用实施权、临时普通实施权38

四、法定实施权38

五、先 用权40

六、裁定实施权(强制实施权)42

七、实施权人的不争义务44

第五节 专利权的存续期间44

一、通则44

二、存续期间的延长45

第六节 专利权的登记、移转、消灭、恢复45

一、专利权的登记45

二、专利权的移转46

三、专利权的返还请求46

四、担保权(质权)46

五、专利权的消灭47

六、专利权的恢复48

第七节 专利权人的义务49

一、缴纳专利费49

二、专利标识50

第八节 刑事处罚50

一、侵犯专利权之罪50

二、欺诈行为之罪51

三、虚伪标识之罪51

四、伪 证罪51

五、泄露秘密罪52

六、违反保密命令罪52

七、两罚规定52

八、应处以罚款的行为52

九、进出口侵权物之罪53

第三章 专利权的行使与对抗手段54

第一节 管辖法院54

第二节 停止请求56

一、意义56

二、请求权人56

三、要件57

四、民事保全(临时处分)58

五、生产方法的推定59

六、侵权的主体性60

第三节 赔偿损失请求60

一、损失额的计算61

二、过失推定66

三、计算鉴定人67

四、相当损失额的认定67

五、消灭时效67

第四节 权利行使的限制67

一、由来68

二、第104条之3第1款68

三、第104条之3第2款71

四、存在的问题72

第五节 补偿金请求73

一、专利申请之公开的效果73

二、补偿金请求权73

三、补偿金请求权的行使74

第六节 文件提交命令75

一、文件的提交75

二、具体形态明示义务76

三、商业秘密的保护76

第七节 证据保全77

第八节 恢复信用措施请求78

第九节 侵犯专利权的告诉78

第十节 基于专利法之外的请求78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78

二、停止进出口请求79

三、专利纠纷与ADR80

第十一节 权利行使的对抗手段80

一、基于法定实施权的抗辩80

二、权利滥用抗辩81

三、延误时机的攻击防御方法82

四、反诉82

五、提起无效审判请求84

第十二节 根据竞争法规范专利权滥用85

一、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范85

二、根据反垄断法的规范85

第十三节 法院与特许厅之间关于侵权案件信息的交换88

第四章 专利要件89

第一节 发明89

一、“发明”的要件89

二、不属于“发明”的情况90

第二节 产业可利用性93

一、产业可利用性的含义93

二、不具备产业可利用性的情况94

三、新兴领域与产业可利用性96

第三节 发明的新颖性97

一、专利申请之前97

二、为公众所知的发明98

三、公然实施的发明98

四、发行的出版物98

五、出版物上有记载的发明99

六、公众通过电通信线路可利用的发明100

七、新颖性判断实务100

第四节 发明的创造性101

一、本领域技术人员101

二、关于“容易”的判断方法102

三、选择发明、用途发明102

四、数值限定发明104

五、创造性判断的实务104

第五节 抵触申请106

一、相同的发明106

二、发明人相同106

三、申请人相同107

四、相同性判断实务107

第六节 重复授权108

一、重复授权的判断时间点108

二、两件以上的申请108

三、同 日 申请108

四、要求优先权的申请109

五、发明相同的判断实务109

六、驳回已生效的申请作为在先申请的地位110

第七节 不得被授予专利的发明110

一、妨害公序良俗的发明111

二、妨害公共卫生的发明111

三、不授予专利事由的沿革112

第八节 发明的单一性112

一、旨趣112

二、要件113

三、违反单一性的情况113

第九节 说明书的记载要件114

第五章 能够获得专利的人115

第一节 发 明人115

一、发 明人115

二、发明人的权利116

三、共同发明117

第二节 继 受人118

一、获得专利之权利的移转118

二、获得专利之权利的承继118

第三节 职务发明制度119

一、职务发明制度的旨趣121

二、职务发明的要件121

三、基于职务发明的普通实施权122

四、预约承继123

五、获得相当的对价的权利123

六、相当的对价金额的计算124

七、消灭时效129

八、公务员、教员发明130

九、职务发明规定的修订131

十、职务发明诉讼所存在的问题132

第六章 专利申请程序133

第一节 申请与书面主义133

第二节 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摘要书133

一、申 请书134

二、说 明书134

三、发明的详细说明134

四、权利要求书137

五、附图142

六、摘 要书142

第三节 授权程序143

一、审查主义143

二、审查请求145

三、申请的公开146

四、信息提供制度148

五、委托调查制度149

六、查定、登记149

第四节 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的补正153

一、旨趣153

二、能够进行补正的人153

三、能够进行补正的时期154

四、能够补正的范围154

五、申请书最早所附的事项156

六、答复最后的驳回理由通知时的补正156

七、补正的效果157

八、补正拒回157

第五节 申请的分割、变更157

一、申请的分割157

二、申请的变更159

第六节 新颖性丧失之例外161

一、旨趣161

二、要件、效果161

三、手续162

第七节 国内优先权制度162

一、旨趣163

二、主体要件163

三、客体要件163

四、手续164

五、效果164

第八节 申请的撤回、放弃164

一、申请的撤回164

二、申请的放弃165

第七章 程序上的通则与特例166

第一节 程序上的通则166

一、期间、日期166

二、程序能力、代理人等167

三、程序的效力等169

四、手 续费170

五、证明等的请求170

第二节 程序等的特例171

一、关于工业产权相关程序等的特例之法律171

二、基于电子信息处理组织的特定手续、特定处分171

三、特定手续的内容172

四、预缴172

五、申请等通过文书进行时的特例172

第三节 外文文件申请制度173

一、概念、旨趣173

二、手续173

三、原文与译文的法律地位174

四、补正、订正175

五、其他操作176

第四节 基于条约的申请之特例176

一、要求基于巴黎公约的优先权的申请176

二、准照巴黎公约对待的优先权要求178

三、基于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申请的特例178

四、“视同国际申请”的特例181

第五节 存续期间延长制度181

一、旨趣181

二、要件182

三、程序183

四、效果184

第六节 微生物保藏制度184

第八章 审判制度187

第一节 审判制度总论187

一、审判制度的旨趣187

二、审判的类型187

三、审判的审理性质187

四、审判请求的手续189

五、证据调查191

六、审决193

第二节 不服驳回查定审判194

一、请求人适格194

二、请求的手续194

三、审理的方式194

四、审决的效力195

五、前置审查制度195

第三节 专利无效审判195

一、无效理由196

二、无效审判的当事人197

三、参加198

四、请求的时期199

五、请求的程序199

六、无效审判的效力200

七、无效审判的审理方式201

八、存续期间延长登记的无效审判204

九、审决的生效与一事不再理205

第四节 订正审判206

一、订正审判制度的旨趣206

二、订正审判的请求人207

三、订正审判的时期要件207

四、订正的请求单位208

五、订正审判的限制208

六、能够订正的事项208

七、订正审判的程序209

八、订正的效果210

第五节 订正请求210

一、订正请求制度的旨趣210

二、能够提起订正请求的时期210

三、能够订正的事项211

四、订正请求的程序211

五、订正的请求单位212

六、订正请求的手续费212

七、订正的效果212

第六节 判定214

一、旨趣214

二、请求判定的方式214

三、程序214

四、效力215

五、法院委托鉴定216

第七节 再审216

一、旨趣216

二、程序和效力216

第八节 专利异议申诉制度217

一、专利授予前的异议申诉制度218

二、专利权授予后的异议申诉制度218

第九章 撤销之诉221

第一节 对审决之诉221

一、管辖222

二、原告适格222

三、被告适格223

四、诉讼参加224

五、诉讼代理人224

六、诉讼的审理225

七、审理的对象和范围227

八、审决的撤销229

九、判决的效力229

十、申告230

十一、再审的限制230

第二节 对拒回决定之诉231

第三节 对不服申诉之诉231

第十章 过渡规定233

附录 专 利法234

参考文献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