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下
  • 张全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1037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833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章 两宋的地貌与土壤环境419

一、两宋地貌与土壤环境的学术研究与历史文献419

1.两宋地貌与土壤环境变迁的主要学术成果420

2.两宋的地貌与土壤文献记录428

二、两宋地貌与土壤的基本状态及其变化434

1.地貌形态中的“三级阶梯”及其变化434

2.地貌类型变化的基本评估436

三、两宋黄土高原纵横沟壑的扩展438

1.黄土高原地理的基本特征438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440

3.黄土高原“塬”的变化441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443

四、两宋华北平原泥沙的堆积与抬高447

1.华北平原地貌的基本特征447

2.华北平原的泥沙堆积448

3.华北平原地势抬高的基本估计451

五、两宋江浙圩田与水陆范围的变化454

1.浙西太湖流域的圩田发展与水体缩减455

2.宁绍平原围湖造田与生态灾害461

六、两宋南方农业垦殖与水陆环境变迁464

1.农业生态与垦殖类型分布的变迁464

2.南方丘陵、山区梯田出现对环境的影响467

七、两宋土壤类型分布与土壤环境的变化471

1.土壤类型分布与用土变化471

2.土壤环境的变化与土质退化477

本章小结481

第七章 两宋的矿物环境483

一、两宋矿冶业的学术研究与文献记载483

1.两宋矿冶业的学术研究成果483

2.两宋矿冶业的文献记录486

二、两宋矿产开采与冶炼493

1.矿产开采493

2.矿物冶炼498

三、两宋矿场的时空分布与变化505

1.矿场的时间分布及其变化505

2.矿场的地域分布及其变化509

四、两宋矿物利用与环境变迁517

1.矿物采冶与森林植被的乱砍滥伐517

2.矿物采冶与地形、地貌环境的改变520

3.矿物采冶与土地占用以及土壤退化521

4.矿物采冶与空气、水体污染523

5.矿物采冶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或增加524

6.矿冶业对环境影响的基本评估524

本章小结529

第八章 两宋的生态环境灾害532

一、两宋生态环境灾害研究与文献记录533

1.两宋生态环境灾害的学术研究533

2.两宋生态环境灾害的文献记录538

二、两宋生态环境灾害发生的种类与危害541

1.两宋生态环境灾害发生的种类与统计541

2.两宋生态环境灾害的危害与影响548

三、两宋水灾分布及其变迁特点555

1.水灾记录概述555

2.水灾的时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586

3.水灾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594

四、两宋旱蝗灾害的分布及其变迁特点600

1.旱蝗灾记录概述600

2.旱蝗灾害的时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621

3.旱蝗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631

4.蝗灾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特点637

五、两宋疫灾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特点646

1.北宋疫灾的文献记录与整理646

2.北宋疫灾的时间分布及其特点651

3.北宋疫灾的空间分布及其特点654

4.南宋疫灾文献的记录与整理657

5.南宋疫灾的时间分布及其特点660

6.南宋疫灾的空间分布及其特点664

六、两宋地震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667

1.地震的文献记录668

2.地震的时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677

3.地震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683

4.地震的类型与危害689

七、两宋风沙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特点691

1.风沙灾害的文献记录692

2.风沙灾害的时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698

3.风沙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704

八、两宋雹灾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707

1.雹灾的文献记录708

2.雹灾的时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716

3.雹灾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722

九、两宋的其他生态环境灾害725

1.霜雪灾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725

2.山崩与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733

本章小结736

第九章 两宋的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738

一、两宋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探索738

1.两宋生态哲学与环保问题的学术研究738

2.两宋对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的探索744

二、宋人的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原则749

1.宋人的生态哲学基础749

2.宋人的生态伦理原则751

3.宋人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754

三、宋人生态意识的具体内容及其核心价值756

1.北宋思想家的生态意识756

2.南宋朱熹的生态思想758

3.宋人生态意识的核心价值759

四、宋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与言论766

1.两宋君臣对环保的认识与言论766

2.两宋士人对环保的认识与言论768

3.两宋民间与僧人的环保认识771

五、两宋保护森林植被资源的行为与措施772

1.设置相关管理与保护机构773

2.重视保护资源的宣传教育与法制建设774

3.积极鼓励植树造林775

4.注重森林的防火与防虫780

六、两宋保护动物资源的行为与措施781

1.禁止违时、非法捕猎781

2.诏令罢献珍禽异兽783

七、宋人保护生态言行产生的环境条件784

1.两宋的人文与生态环境状态785

2.两宋已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787

八、两宋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特点788

1.两宋环保措施发展的系统性788

2.两宋环保机构设置与管理的协同性789

3.两宋环保法制建设的进步性789

4.两宋环保措施与边防结合的独创性790

5.宋人的环保言行突出了人的自然性791

6.两宋环保措施体系与当时生态系统的适应性792

7.两宋环保措施的历史局限性792

九、两宋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的历史启示793

1.生态问题的本质是“人”的问题794

2.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794

3.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794

本章小结795

结语798

参考书目805

后记8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