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经济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杜富军,李瑞娥主编;惠春丽,高小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1007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经济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
一、人类的经济活动1
二、经济资源的稀缺和选择3
三、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5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11
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含义11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2
三、经济学的基本任务13
四、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15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16
一、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6
二、经济模型20
三、经济理性主义20
四、经济学的研究工具21
第四节 学习经济学的意义22
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2
二、有利于政府的管理决策22
三、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22
四、有利于个人的消费决策23
第二章 商品经济25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25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26
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26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27
四、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价值化29
第二节 商品30
一、商品的概念30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创造31
三、商品的价值及其创造33
四、商品的价值量35
第三节 货币37
一、货币的起源37
二、货币的职能38
三、货币流通量规律40
四、货币的形式41
第四节 价格45
一、价格的种类45
二、价格的形成46
三、决定和影响价格高低的因素47
四、价格对经济的调节作用49
第三章 市场经济52
第一节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52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52
二、市场与市场经济54
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功能56
第二节 市场机制60
一、经济机制与市场机制60
二、市场机制的内容61
三、市场机制的失灵65
第三节 市场体系67
一、市场体系及其特征67
二、一般消费品市场68
三、生产要素市场68
四、其他市场71
第四章 典型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模式75
第一节 经济体制概述75
一、经济体制的内涵及构成75
二、经济体制的分类76
三、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79
四、经济体制的决定因素80
第二节 美国垄断竞争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82
一、垄断经济占主导地位,企业自由竞争82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企业制度83
三、多元价格制度83
四、有限制的政府宏观调控84
五、社会保障制度85
第三节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85
一、企业制度85
二、经济管理职能86
三、经济运行机制87
第四节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88
一、市场调控的措施89
二、市场效果的保障89
三、市场经济的补充90
第五节 瑞典福利市场经济体制90
一、混合经济理论91
二、经济政策的目标92
三、经济政策的内容92
四、福利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缺点93
第六节 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比较94
一、美国垄断竞争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94
二、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95
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96
四、国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97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101
第一节 资本的生产过程101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101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04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09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12
五、资本的积累过程113
第二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117
一、资本的循环117
二、资本的周转121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12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134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34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40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142
四、资本主义地租147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54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54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54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实现形式157
三、非公有制经济161
第二节 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163
一、产权制度及其内容163
二、产权交易与产权流动166
三、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168
第三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171
一、收入分配原则与收入分配方式171
二、经济发展中居民收入的“倒U假说”178
三、关于分配制度中的公平、效率与收入差距问题180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18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8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8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88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9
第七章 企业经济192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内涵和特征192
一、企业的内涵192
二、企业的产生与发展193
三、企业的特征与功能195
第二节 企业经营机制与企业资本197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含义与内容197
二、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及其转换202
三、企业资本的筹集和运用204
第三节 企业制度及其演变206
一、企业制度的含义206
二、企业制度的分类207
三、个人业主制企业208
四、合伙制企业209
五、公司制企业211
第四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215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与内容215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及其异同219
三、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220
第八章 产业经济227
第一节 产业的含义与一般分类227
一、产业的含义227
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232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242
一、产业经济学的含义242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43
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245
第三节 产业革命及其影响248
一、产业革命的含义248
二、产业革命的一般演进路径250
三、三次产业革命基本经济情况比较251
四、产业革命的影响253
第九章 中国产业优化与发展264
第一节 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264
一、中国产业发展新现象264
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268
第二节 中国产业优化调整274
一、中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出发点274
二、中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277
三、中国未来战略产业的选择282
第三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86
一、高技术产业的概念与特点286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288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90
第十章 区域经济300
第一节 区域经济概述300
一、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300
二、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及其发展历程301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304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选择307
一、区域产业结构307
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309
三、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11
四、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313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315
一、区域经济增长315
二、区域经济发展319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325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325
二、区域经济政策329
三、区域经济规划330
第五节 国家、国际区域经济与合作334
一、国家区域经济334
二、国际区域经济336
三、区域经济合作338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34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概述342
一、国民经济的含义与特征342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客观必要性344
第二节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349
一、发展战略的含义与特点349
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350
三、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351
四、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356
第三节 国民经济决策356
一、国民经济决策概述356
二、国民经济决策的程序和方法357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359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359
二、宏观调控的方式和内容360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361
四、宏观调控政策363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经济372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372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372
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375
第二节 对外经济贸易377
一、对外进口与出口贸易377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377
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379
四、对外经济贸易战略380
第三节 利用外资和海外投资384
一、国际投资与国际信贷384
二、外资的引进和利用385
三、海外投资387
第四节 国际承包租赁与劳务合作392
一、国际工程承包392
二、国际租赁395
三、国际劳务合作399
第五节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经济贸易发展400
一、中国的对外开放400
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404
第十三章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41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原则412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与发展412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414
三、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意义415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418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经济增长方式418
二、经济增长、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421
三、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423
四、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指标体系424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427
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427
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430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431
主要参考资料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