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典导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周志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2290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56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58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列著作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典导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篇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
一、写作背景1
(一)篇名及出版简况1
(二)历史背景2
(三)理论背景4
二、基本内容11
(一)中心思想11
(二)主要内容11
三、简要评述14
四、原著解读15
(一)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15
(二)马克思对德国现状的批判19
(三)马克思对德国理论的批判21
(四)马克思对批判的武器的批判23
五、阅读参考26
第二篇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8
一、写作背景28
(一)篇名及出版简况28
(二)历史背景29
(三)理论背景30
二、基本内容35
(一)中心思想35
(二)主要内容36
三、简要评述41
四、原著解读43
(一)异化劳动学说43
(二)人的本质学说52
(三)共产主义学说55
(四)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73
五、阅读参考101
第三篇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02
一、写作背景102
(一)篇名及出版简况102
(二)历史背景103
(三)理论背景104
二、基本内容108
(一)中心思想108
(二)主要内容109
三、简要评述111
四、原著解读113
五、阅读参考126
第四篇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27
一、文本概述127
(一)写作背景127
(二)历史意义130
(三)出版简况132
(四)文本结构134
二、文本解读138
(一)第一部分139
(二)第二部分150
(三)第三部分175
(四)第四部分180
三、进一步阅读资料213
第五篇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215
一、文本概述215
(一)写作背景215
(二)历史意义215
(三)出版简况216
(四)文本结构216
二、文本解读217
(一)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220
(二)叙述了研究经济问题的动机和原因220
(三)经典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提供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纲要222
(四)回顾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具体过程226
三、进一步阅读资料227
第六篇 马克思《资本论》(节选)228
一文本概述228
(一)写作背景228
(二)历史意义230
(三)出版简况232
(四)文本结构234
二、文本解读236
(一)第一版序言解读237
(二)第二版跋244
三、进一步阅读资料257
第七篇 恩格斯《反对林论》(哲学编)258
一、文本介绍258
(一)写作背景258
(二)写作和出版情况261
(三)结构和主要内容266
(四)历史意义267
二、原著解读268
(一)第一版序言解读268
(二)第二版序言解读274
(三)第三版序言解读283
(四)《引论·概论》解读283
(五)第一编 哲学“三、分类。先验主义”解读300
(六)第一编 哲学“四、世界模式论”解读312
(七)第一编 哲学“五、自然哲学。时间和空间”解读317
(八)第一编 哲学“六、自然哲学。天体演化学,物理学,化学”解读325
(九)第一编 哲学“九、道德和法。永恒真理”解读330
(十)第一编 哲学“十、道德和法。平等”解读342
(十一)第一编 哲学“十一、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解读350
(十二)第一编 哲学“十二、辩证法。量和质”解读355
(十三)第一编 哲学“十三、辩证法。否定的否定”解读370
三、相关阅读390
第八篇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392
一、文本介绍392
(一)写作背景392
(二)写作和出版情况394
(三)结构和主要内容395
(四)历史意义396
二、原著解读397
(一)1888年单行本序言解读397
(二)第一章解读402
(三)第二章解读420
(四)第三章解读438
(五)第四章解读454
(六)结语解读484
三、相关阅读487
第九篇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488
一、写作、出版及其理论和现实旨归488
(一)研究和写作488
(二)理论背景491
(三)政治背景499
(四)马克思主义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499
二、基本内容结构及序言讲解501
(一)《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结构安排501
(二)“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解读502
(三)“第一版序言”解读505
(四)“第二版序言”解读508
(五)“代绪论: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在1908年和某些唯心主义在1710年是怎样驳斥唯物主义的”解读510
三、第一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519
(一)第一节“感觉和感觉的复合”解读520
(二)第二节“世界要素的发现”解读520
(三)第三节“原则同格和‘素朴实在论’”解读521
(四)第四节“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解读522
(五)第五节“人是否用头脑思想?”解读523
(六)第六节“关于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唯我论”解读524
四、第二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二)524
(一)第一节“‘自在之物”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解读525
(二)第二节“论‘超越”,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学说的‘修改’”解读526
(三)第三节“费尔巴哈和约·狄慈根论自在之物”解读528
(四)第四节“有没有客观真理?”解读529
(五)第五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或论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恩格斯的折中主义”解读531
(六)第六节“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解读534
五、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三)535
(一)第一节“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经验?”解读535
(二)第二节“普列汉诺夫对‘经验”概念的错误理解”解读541
(三)第三节“自然界中的因果性和必然性”解读542
(四)第四节“‘思维经济原则”和‘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解读543
(五)第五节“空间和时间”解读544
(六)第六节“自由和必然”解读544
六、其他各章内容概要544
(一)第四章“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解读544
(二)第五章“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解读544
(三)第六章“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读548
(四)“结论”解读550
七、全书重点提示及现实意义551
(一)全书重点内容提示551
(二)学习本书的现实意义552
后记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