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责任论 兼谈环境法的核心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责任论 兼谈环境法的核心问题
  • 孟庆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6134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法律责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责任论 兼谈环境法的核心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 言1

第一章 环境责任概论6

第一节 环境责任之成因7

一、环境责任的现有依据7

二、共同体——责任的真正来源14

三、人类环境共同体:发现还是建构19

第二节 环境责任概念与性质解析23

一、何为环境,谁的环境23

二、责任概念及其解析27

三、“有关环境的责任”还是“对环境的责任”34

四、环境责任性质之界定39

第三节 环境责任的特征41

一、行动全球性42

二、主体广泛性45

三、对象特殊性48

第二章 环境责任的理论证成50

第一节 环境责任的理论背景:责任伦理之勃兴51

一、责任伦理之形成51

二、责任伦理主要观点、背景及贡献55

三、环境责任的提倡与责任伦理之关系59

第二节 环境责任何以必要: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62

一、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与要求62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密切联系65

三、环境责任是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69

第三节 环境责任何以可能:从新自由主义与共同体主义的论争谈起72

一、共同体主义: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者72

二、共同体主义:并非另一个极端76

三、共同体主义:环境责任履行的“助推器”79

第四节 环境责任何以可行:分配正义的视角82

一、何为正义,如何分配83

二、环境问题成因的对比性分析86

三、环境责任分配的正义原则89

第三章 环境责任的道德实践93

第一节 个人:负责任地消费94

一、消费主义在环境危机中的作用94

二、负责任地消费:一种新型消费伦理100

三、消费者的消费责任:从理念到行动104

第二节 企业:利益与责任可以双赢107

一、企业在环境时代承担责任的理由107

二、企业环境责任的概念和特点分析110

三、企业履行环境道德责任的机制探讨112

第三节 政府:权力与责任之间116

一、环境时代的政府角色116

二、政府环境责任的特征119

三、政府环境责任的内容及实现途径121

第四章 环境责任的法律化研究126

第一节 环境责任法律化的必要性研究127

一、环境责任法律化的必要性研究127

二、环境责任法律化的可能诘难130

三、对环境责任法律化可能诘难的回应132

第二节 环境责任的法学界定136

一、“法责任”与“法律责任”之区分136

二、“法责任”之法律功能定位140

三、环境法责任:环境责任的法律表现143

第三节 环境责任法律化的理论路径147

一、环境责任法律化的义务路径147

二、环境责任法律化的权力路径151

三、环境责任法律化的权利路径155

第四节 环境责任法律化的制度路径158

一、环境责任法律化的实体法范本:循环经济法158

二、环境责任法律化的程序性保障:环境公众参与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162

三、环境责任法律化的激励手段:环境激励制度164

四、环境责任法律化的强制性方法:环境法律责任制度166

第五章 环境责任与环境法的再审视169

第一节 环境法是“责任之法”170

一、正视人的主动与自然环境的被动:环境法角色定位的前提170

二、把握环境利益的公益性:环境法角色定位的关键173

三、环境法的价值排序:环境法应有角色之“管窥”178

四、环境法是“责任之法”183

第二节 环境责任原则之扩展188

一、环境法的环境责任原则之现状189

二、环境责任原则的扩展是一个历史趋势191

三、环境责任原则扩展之方向193

第三节 责任而非权利:自然体法律保护的应有视角198

一、自然体还是不是一种法律“物”198

二、自然体权利论:错位的环境改良主义202

三、环境改良主义的理论缺陷205

四、自然体的法律保护——环境法责任的视角208

第四节 环境责任与环境法的方法论研究212

一、个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之分野213

二、个体主义方法论于环境保护之不足216

三、“民法与环境法的对话”还是“民法的自我对话”:环境法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本质220

四、个体主义方法论解决不了环境责任问题225

第六章 环境责任与环境权利和义务关系的重构230

第一节 “权利本位”不应当成为环境法研究的预设性前提231

一、“中国特色”的权利本位论及其批判者231

二、“权利本位论”的可商榷之处235

三、环境法学界的“权利本位论”及其表现240

四、环境法及环境法学研究的相对独立性:对“环境权利本位论”的批判242

第二节 对“环境权核心论”的反思245

一、主体泛化与内容模糊化:过度“膨胀”的环境权245

二、环境权究竟是权利还是义务248

三、环境权的私权理路:环境系统性背景下的个体主义悖论251

四、环境权无法实现环境正义253

五、人类环境权:环境权的本性回归256

第三节 以环境责任为基点重构环境权利与义务259

一、环境法律权利与义务的设置需要一个理论基点259

二、以环境责任为基点重构环境法律权利与义务261

三、环境法“义务主导,权利辅助”模式解读264

四、环境法律权利的局限性与环境法律义务的优越性269

第七章 环境责任的中国实践272

第一节 我国环境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73

一、环保主体的“人格分裂”273

二、环境保护中的“公众依赖”与公众主体性的缺失276

三、“守法吃亏”的环保困局278

四、“唯发展论”与功利主义政绩观281

第二节 我国开展环境责任实践的优劣势比较283

一、发展阶段的局限:现代化进程与环境保护的“共时性”283

二、可能的优势:政府的权威性288

三、良好的政治氛围:从科学发展观到“美丽中国”梦想291

第三节 对我国环境责任落实问题的若干思考295

一、对我国环境责任主体作用的再审视295

二、对我国环境责任社会意识基础问题的反思299

三、对我国环境责任立法问题的构想303

参考文献308

后记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