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与文化功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483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与文化功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从观念史研究到语境化:生成语境视域里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3
二 思想、意义的文化网络与新文化史的趋势9
三 中国美学研究的愿景与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17
上编 儒家美学:从个体生命的完美追寻到帝国审美意识形态建构31
第一章 孔子美学思想的理想境界、乐观精神及其深远意义31
一 “游”:最高的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32
二 “乐”:生命的愉悦与坚韧37
第二章 简论荀子对儒家诗学思想制度化建构的重要作用——以《诗》的经典化与制度化为例42
一 荀子思想的重大影响43
二 “诗”的经典化与儒家“诗教”说理论的确立46
第三章 儒家“诗教”思想的原本真实53
一 他者眼光下对于儒家“诗教”思想的遮蔽及其方法论问题53
二 “诗教”思想的历史的还原62
三 “儒”的原初(源初)含义与“诗教”理论的提出69
第四章 儒家“诗教”理论话语的建构、功能、意义与影响81
一 儒家“诗教”理论产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思想背景81
二 儒家“诗教”理论作为私人话语的最初形成86
三 “诗教”理论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权力话语之一部分的建构及其制度性生产89
四 “诗教”理论在汉代的广泛运用与成为具有终极依据特征的权力话语98
第五章 儒家“诗教”理论的艺术社会学研究105
一 “诗教”理论的中国传统文论特质105
二 儒的演化与儒家“诗教”理论的提倡110
第六章 儒家诗学理论话语与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与颠覆——《诗大序》文本的再认识与再探讨118
一 儒家“诗教”理论作为意识形态霸权话语的功能119
二 儒家“诗教”理论作为意识形态霸权话语的潜在颠覆性125
下编 庄禅美学:个人自由精神的追求与生命的审美超越与深化135
第七章 庄子美学:自由的审美境界与审美的超越途径135
第一节 自由的审美境界135
一 “游”——理想的人生境界与最高的审美境界135
二 “游”——审美的生存方式140
第二节 审美的超越途径146
一 庄子与海德格尔:中西哲学的两种向度147
二 “忘”——从审美态度到审美境界151
第八章 中国隐逸文化的两种审美类型161
一 “无道则隐”:依据正义原则的隐逸165
二 “无为国有者所羁”,依据自由原则的隐逸168
第九章 隐逸在宋代的转型与诗性栖居的追寻178
一 隐逸文化的转型与自由精神的渴望与追求179
二 生命的艺术化与逸的精神的崇尚188
第十章 在外来思想与本土资源之间:慧远佛教美学思想的同化、创新与意义203
一 在外来思想与本土资源之间的同化与创新204
二 宗教实践与审美体验中的“游”的精神209
第十一章 支遁佛玄美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215
一 支遁:诗性气质的人生与诗化哲学特征的思想216
二 审美境界:从精神世界落实到现实人生223
三 “支理”:逍遥游新论232
第十二章 诗性栖居的永恒感、可能性与日常化:禅宗美学对中国美学的丰富与深化238
一 生死问题与超越途径238
二 士大夫的普遍参禅与生死解脱241
三 人生诗意化与生死的审美解脱246
四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250
第十三章 “南能北秀”顿渐的分别及其对于唐宋以来中国诗学的影响256
一 顿渐的分别与审美意义256
二 唐宋诗学的天分与学力之争260
第十四章 禅宗美学的人间化与士大夫化268
一 禅宗美学的人间化268
二 荷泽宗:禅宗美学的士大夫化273
三 洪州宗:彻底本土化的禅宗美学的建构278
四 分灯禅:晚唐五代后禅宗美学的发展嬗变285
参考文献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