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司法社会学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司法社会学引论
  • 姚小林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5119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法律社会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司法社会学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论司法权的社会性1

作为科学形态的司法社会学16

第一章 司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31

第一节 传统意义上的法学方法31

一、法学方法的独特存在31

二、规范分析方法33

三、价值分析方法35

第二节 社会学的实证分析方法38

一、社会研究的一般原理38

二、问卷法与访问法41

三、观察法与实验法44

四、文献法49

第三节 司法学与社会学的关联性研究50

一、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50

二、司法中的社会学介入56

第二章 法律现实主义的思想渊源72

第一节 法律现实主义概述72

一、法律现实主义是一个学派还是一种思潮72

二、法律现实主义的界定与基本主张74

第二节 法律现实主义的思想先驱77

一、霍姆斯77

二、卡多佐80

第三节 法律现实主义的代表:卢埃林82

一、卢埃林简介82

二、卢埃林的法律现实主义观82

三、卢埃林的法律功能论84

四、卢埃林的司法预测论85

第四节 法律现实主义的代表:弗兰克87

一、弗兰克简介87

二、弗兰克的法律不确定论88

三、弗兰克的司法改革观89

第五节 新法律现实主义92

一、新法律现实主义的兴起92

二、新老法律现实主义的关系93

三、关于新法律现实主义的反思和展望95

第三章 行为主义法学的思想渊源98

第一节 行为主义法学概述98

一、行为与行为科学的概念98

二、行为主义法学的概念及其特征100

三、行为主义法学的行为模式理论102

第二节 行为主义法学的代表:舒伯特103

一、舒伯特简介103

二、舒伯特的司法行为主义104

三、舒伯特的司法政策制定论106

第三节 行为主义法学的代表:布莱克107

一、布莱克简介107

二、布莱克的法行为理论108

三、布莱克的案件社会学112

第四节 行为主义法学的代表:川岛武宜116

一、川岛武宜简介116

二、川岛武宜的实用法学117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法学的思想渊源119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法学概述119

一、后现代主义119

二、后现代主义法学120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纠纷解决论121

一、纠纷解决研究概述121

二、昂格尔的“超越自由主义”法律发展观122

三、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的回应型法律发展说125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社会控制论127

一、社会控制的一般理论127

二、后现代主义反西方为中心的传统社会控制论130

三、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权力论133

第五章 纠纷解决与ADR程序的一般原理140

第一节 纠纷解决的理论框架140

一、纠纷、纠纷解决与过程分析140

二、纠纷解决的制度形态143

三、纠纷解决的过程分析145

第二节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程序)150

一、ADR的概念及其特征150

二、ADR的基本类型与主要方式152

三、ADR的主要功能及其局限性157

第三节 纠纷解决中的司法诉讼与ADR程序160

一、ADR程序与司法诉讼的关系160

二、纠纷解决中的司法诉讼角色162

三、ADR的立法与多元化纠纷解决165

第六章 司法诉讼与ADR程序的衔接机制170

第一节 司法诉讼程序概说170

一、司法诉讼程序的概念170

二、司法诉讼程序的模式173

三、“诉讼爆炸”与司法的社会化175

第二节 调解与仲裁程序概说177

一、调解177

二、仲裁184

二、调解与仲裁程序的衔接191

第三节 司法诉讼与仲裁程序的衔接193

一、司法诉讼与普通民商事仲裁的程序衔接194

二、司法诉讼与特别民事仲裁的程序衔接200

第四节 司法诉讼与调解程序的衔接203

一、诉讼调解制度现状203

二、诉讼调解适度社会化205

三、诉调对接机制的创新208

第七章 司法组织与司法职业的社会学分析213

第一节 司法组织与行为分析213

一、司法组织的概念界定213

二、行为主义与功能主义范式218

三、最高法院的功能主义分析221

第二节 司法职业与角色分析228

一、司法职业的概念界定228

二、司法职业的角色特征230

三、司法职业的角色扮演233

第三节 法官角色的社会学分析238

一、应然和实然意义上的法官角色239

二、法官职业化与法官的角色认同242

三、我国目前法官的角色冲突分析246

第四节 检察官角色的社会学分析249

一、检察官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特点249

二、检察官的任职程序与角色扮演252

三、我国目前检察官的角色冲突分析256

第五节 律师角色的社会学分析260

一、律师的角色本质与社会功能260

二、律师的任职资格与角色认同264

三、我国律师职业的分布状况分析267

第八章 纠纷解决视野中的法规范适用271

第一节 纠纷解决中的法规范界定271

一、书本上的法和行动中的法272

二、社会法、法学家法和国家法274

三、国家法与非国家的法(民间法规范)276

第二节 国家法与民间法规范的关系互动282

一、国家法与民间法规范的冲突282

二、国家法与民间法规范的博弈284

三、民间法规范对国家法的补充286

四、持续博弈下的任意性选择288

第三节 民间法规范的司法适用示例289

一、民间法规范适用的立法确认289

二、民间法规范适用的解释转换290

三、民间法规范适用的经验法则293

四、民间法规范适用的漏洞补充295

参考文献297

后记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