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研究
  • 肖柳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5264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司法制度-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上篇:基础理论篇9

第一章 医患关系法律属性9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9

一、合同关系9

二、法定权利义务关系16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23

一、行政法律关系概述23

二、强制医疗的含义与范围24

三、强制医疗的法律性质25

第三节 社会法法律关系28

一、社会法概述28

二、医患关系的社会法属性分析30

第二章 医疗损害特殊性34

第一节 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34

一、风险因素34

二、风险事件47

三、风险后果50

第二节 疾病的参与性52

一、疾病基础性52

二、疾病自然进展性56

第三节 过错与无过错的交织性57

一、有过错的医疗损害57

二、无过错的医疗损害59

第三章 医疗纠纷爆发成因62

第一节 制度因素62

一、新旧医疗保障制度断层62

二、医疗服务市场化趋利65

三、医疗诉讼制度便捷66

第二节 社会因素68

一、价值观沉浮68

二、媒体导向70

三、职业“医闹”71

四、患者权利变迁72

第三节 医院因素74

一、医德下滑74

二、执行缺陷75

第四章 医疗纠纷解决机制76

第一节 医疗过失诉讼机制76

一、基本特征76

二、缺陷79

三、不利影响82

第二节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87

一、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概述87

二、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与医疗纠纷93

三、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医疗纠纷中的现状94

下篇:实践探索篇99

第五章 《办法》时期医疗损害责任制度99

第一节 《办法》基本特点99

一、行政主导99

二、责任限制100

三、原因区分101

四、限制诉讼101

五、国家补充102

第二节 《办法》实施后期的改革措施102

一、索赔经济损失直接诉讼102

二、《民法通则》直接适用103

三、诉讼案由二元化103

四、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103

第三节 改革《办法》的讨论意见104

一、处理医疗事故的主体104

二、医疗事故分类105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105

四、医疗事故处理106

五、赔偿问题106

第四节 对《办法》时期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述评106

一、设置民事诉讼前置程序的必要与争议106

二、限制损害赔偿的合理与矛盾109

三、区分责任与技术的科学与无效112

四、鉴定的专业与公正失衡114

五、举证责任倒置的理想与两难115

第六章 《条例》时期医疗损害责任制度119

第一节 《条例》整体思路119

一、医疗事故处理的矛盾分析119

二、解决医疗事故处理矛盾的思路121

三、处理医疗事故要抓住的几个环节123

第二节 《条例》相对于《办法》的具体变革及分析124

一、扩大救济范围124

二、平衡双方诉讼武器126

三、赋予直接起诉权128

四、鉴定相对中立129

五、提高医疗损害赔偿标准133

六、取消责任与技术的区分136

第三节 《条例》时期司法实践中的其他改革措施137

一、《条例》的参照适用137

二、事故损害与过错损害应适用不同的法律依据138

三、一些地方性法规的补充138

四、医疗纠纷诉讼案由的统一139

第四节 《条例》时期医疗损害责任制度及医患关系的乱像139

一、三个双轨制的二元化医疗损害责任制度139

二、医患矛盾持续恶化144

第七章 《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148

第一节 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148

一、人格平等是医疗损害责任改革的基本方向148

二、兼顾多方利益是医疗损害责任改革的基本要求149

三、过错责任原则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调整三者利益的最佳平衡器150

四、坚持民事诉讼武器平等原则妥善处理诉讼机会和诉讼利益的平衡151

第二节 医疗损害责任的类型152

一、医疗伦理损害责任153

二、医疗技术损害责任153

三、医疗产品损害责任154

第三节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体系154

一、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由三个归责原则构成154

二、过错责任原则是医疗损害责任的基本归责原则155

三、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的特殊情形156

第四节 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现实剖析156

一、当前医疗损害鉴定制度中基本问题与共识探讨156

二、江苏模式与北京模式比较研究165

三、医疗损害鉴定实证研究174

第八章 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的反思196

第一节 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存在问题196

一、民事责任的高度关注196

二、赔偿标准一般化199

三、诉讼机制主导200

四、医疗损害鉴定二元化203

第二节 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可能引起的后果204

一、从法律制度层面迫使医务人员同病人相对立204

二、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210

第三节 对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基本问题的再思考213

一、医学的本质是什么213

二、医疗服务市场的特征是什么216

三、《侵权责任法》功能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再思考220

第九章 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对策研究227

第一节 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227

一、健康保障性227

二、成本效益性229

三、社会正义性231

第二节 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设计原则233

一、损伤预防原则234

二、医患利益平等原则235

三、专家优先制度与外行人制度相结合的原则235

四、ADR优先与诉讼相结合的原则236

五、对医生的惩罚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37

六、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与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综合考虑的原则237

七、诉讼现实与ADR现实相结合的原则238

第三节 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重构设想238

一、加强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制度衔接238

二、建立多元化的医疗损害补偿制度241

三、适当限制医疗机构损害赔偿责任244

四、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的有机结合246

五、统一医疗损害鉴定制度247

六、优化医疗损害纠纷审判制度258

参考文献265

后记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