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山市小榄镇志 上 1152-197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山市小榄镇志 上 1152-1979
  • 中山市小榄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7386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132页
  • 文件大小:218MB
  • 文件页数:12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山市小榄镇志 上 1152-197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大事记11

第一篇 自 然47

第一章 地理位置47

第一节 位置面积47

第二节 境域47

第二章 自然环境48

第一节 地质 地貌48

第二节 平原地形55

第三节 气 候61

第四节 水 文75

第五节 植 被80

第三章 自然资源82

第一节 土地资源82

第二节 热量资源83

第三节 水资源83

第四节 矿 产84

第五节 动植物资源84

第四章 自然灾害85

第一节 台 风85

第二节 暴 雨91

第三节 洪 涝92

第四节 旱 灾96

第五节 冷 害98

第六节 冰雹99

第七节 地 震100

第八节 虫 灾102

第二篇 社会103

第一章 村落的形成与发展103

第一节 村落起源103

第二节 宋元时期中原人辗转南迁小榄104

第三节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入迁小榄定居的氏族105

第二章 建置区划111

第一节 建置沿革111

第二节 行政区划117

第三节 管理区(生产大队)概况124

第三章 人 口189

第一节 历代人口189

第二节 人口结构194

第三节 民族 姓氏201

第四节 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202

第四章 宗教204

第一节 佛 教205

第二节 道 教207

第三节 基督教208

第四节 天主教211

第五章 方言213

第一节 语 音213

第二节 俚语选录219

第三节 民间俗语与口头禅选录229

第四节 民间歇后语232

第五节 歌谣与顺口溜选237

第六节 行话数字的“暗切头”245

第六章 风土民情247

第一节 岁时节令247

第二节 礼仪习俗259

第三节 民间忌讳与礼语271

第四节 生活习俗273

第五节 祭祀祖先275

第六节 续 嗣276

第七节 民间信仰277

第八节 传统娱乐287

第七章 婚姻家庭294

第一节 婚姻294

第二节 家庭295

第八章 民间传说298

第一节 地 名298

第二节 典 故300

第三节 传说313

第九章 民政319

第一节 慈 善319

第二节 机构设置319

第三节 优抚320

第四节 社会保障322

第五节 救灾扶贫324

第六节 婚姻登记326

第七节 革命老区327

第十章 华侨、港澳台同胞328

第一节 华侨、港澳台同胞人口328

第二节 华侨、港澳同胞社团331

第三节 港澳同胞名人事略332

第四节 华侨、港澳同胞造福家乡333

第五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336

第十一章 人民生活337

第一节 封建社会时期337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34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44

第三篇 政治356

第一章 南宋 元 明 清 小榄行政屯军 地方武装 社会团体356

第一节 寨官 巡检356

第二节 屯 军359

第三节 驻 军365

第四节 地方武装366

第五节 社会团体368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三区党政、军警及社会团体369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在三区(小榄)的基层组织36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三区(小榄)的基层组织373

第三节 三区行政机构375

第四节 民主党派 社会团体399

第五节 警务 司法 民间消防404

第六节 地方武装408

第七节 驻 军411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政 军警 群众团体413

第一节 中共三区(小榄)基层组织413

第二节 中共小榄镇党员代表大会427

第三节 中共小榄公社党员代表大会431

第四节 党校教育432

第五节 民主党派 群众团体434

第六节 各界代表会议及人民代表大会447

第七节 人民政府457

第八节 基层组织472

第九节 人民武装 驻军480

第十节 兵役484

第十一节 公 安485

第十二节 法庭487

第四章 要事纪略487

第一节 南宋宁安乡乡民筑堤护田开发农业487

第二节 明朝大榄都的军垦屯田489

第三节 明末大榄都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苛政490

第四节 清康熙年间的海禁迁界491

第五节 小榄三合会反清活动492

第六节 清光绪二十一年孙中山逗留小榄转赴澳门495

第七节 辛亥革命时期小榄人民的反清活动496

第八节 成立中山三区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498

第九节 三区农民反抗滥收沙田护沙费499

第十节 护沙队镇压农会解散农民自卫军500

第十一节 日军沦陷小榄501

第十二节 小榄白须土地、难童院与大榄万人坑505

第十三节 中共三区区工委的建立及活动506

第十四节 三区青年学生的抗日热潮508

第十五节 小榄一批爱国青年奔赴抗日战场510

第十六节 “挺三”抗日斗争记略514

第十七节 秦炳南率部投奔珠江纵队抗日516

第十八节 “挺三”发动“四一二”反共事件518

第十九节 抗战胜利后中共三区组织的发展及活动519

第二十节 小榄人民反抗国民政府的“抽丁”和滥收田赋521

第二十一节 小榄解放 万民欢庆523

第二十二节 响应抗美援朝527

第二十三节 土地改革与民主改革528

第二十四节 “三反”“五反”运动530

第二十五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532

第二十六节 退社风潮和游神活动535

第二十七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538

第二十八节 “整风”“反右”运动540

第二十九节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41

第三十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546

第三十一节 “文化大革命”547

第三十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53

第三十三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556

第三十四节 己未小榄菊花会联络了中断三十年的港澳海外乡亲558

第三十五节 小榄公社建立农工商体制559

第四篇 经济561

第一章 农业561

第一节 宋代农业561

第二节 元、明代农业563

第三节 清代农业565

第四节 中华民国时期农业567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业568

第六节 农产品595

第七节 土特产599

第八节 水利工程601

第九节 捕鱼与林业604

第二章 手工业 工业606

第一节 手工业的形成和发展606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兴起609

第三节 现代工业 手工业的发展610

第四节 工业门类626

第三章 商业贸易638

第一节 古代商业638

第二节 近、现代商业与贸易641

第三节 外贸出口664

第四章 交通667

第一节 水上运输 航运668

第二节 陆路运输675

第五章 邮政电信680

第一节 邮 政680

第二节 电 信683

第六章 财税金融684

第一节 明清 中华民国的赋税68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财税689

第三节 金 融697

第七章 乡镇建设709

第一节 乡镇旧貌709

第二节 城乡建设710

第三节 城镇建设管理机构715

第五篇 文化717

第一章 教育7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717

第二节 管理体制718

第三节 南宋 明代的私塾719

第四节 清代的书院 学堂学校720

第五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726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734

第二章 文化艺术753

第一节 管理机构753

第二节 文化设施755

第三节 文艺组织759

第四节 民间曲调和音乐762

第三章 艺文764

第一节 榄人著述录764

第二节 序文选录778

第三节 诗文录791

第四节 菊花会征诗选808

第五节 对联816

第四章 古建筑819

第一节 祠堂 书室819

第二节 庙 宇849

第三节 坊表857

第四节 桥 梁861

第五节 文 阁869

第六节 回字楼 镬耳屋 府第870

第五章 文物古迹873

第一节 古园林873

第二节 公园与陵园878

第三节 胜 景879

第四节 古 墓884

第五节 古泉888

第六节 文 物889

第六章 体育893

第一节 国术社团及体育队894

第二节 体育场地896

第三节 体育运动会898

第四节 主要体育运动成绩901

第五节 群众健身运动906

第七章 医疗卫生907

第一节 机构沿革907

第二节 医疗制度914

第三节 妇幼保健915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916

第五节 疫病917

第八章 小榄园艺919

第一节 栽 培919

第二节 石山盆景919

第三节 四时花卉920

第九章 小榄菊花会921

第一节 起 源921

第二节 清嘉庆甲戌菊花会923

第三节 清同治甲戌菊花会924

第四节 民国甲戌菊花会925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次菊展会927

第六篇 人物933

第一章 人物传933

第一节 古代人物933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950

第二章 人物简介987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物987

第二节 1950—1979年人物990

第三章 人物表992

第一节 科甲人物992

第二节 清代、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界人物1011

第三节 中山三九区革命烈士墓碑志芳名1029

第四节 广东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1032

第五节 出席全国性(行业、系统)会议的单位(个人)1033

第六节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获记功人员1034

附 录1036

一、政府工作报告节选1036

二、文献缉录1065

三、地方文献1087

四、报刊文摘1092

五、碑记1101

索 引1119

后记11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