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产管理工具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产管理工具箱](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0608963.jpg)
- 杨智斌,郑秋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2648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生产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产管理工具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产工艺管理的工具与方法1
1.1 工艺规划——以有效的规划确保生产工艺的科学性2
1.2 工艺定额——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投料标准12
1.3 工艺路线设计——分析零件图,拟定工艺路线18
1.4 编制工艺规程——制订合理的工艺操作方案25
1.5 工序同步化——通过节拍分析,实施同期化作业路线29
1.6 成组技术——组合相似作业,精简工艺流37
1.7 工序监控——通过工艺过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42
1.8 工艺文件——制定标准文件,并严格执行47
1.9 工装优化——合理选择和定制工装58
第2章 生产环境管理的工具与方法63
2.1 现场布置——合理的规划工作场地64
2.2 5S活动——保持生产环境的高素养,提高柔性生产水平66
2.3 定置管理——固定放置生产中的工具和物料76
2.4 照明设置——基于视觉机能和心理特征的环境照明设计85
2.5 作业环境建设——保障作业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90
2.6 学习曲线——考虑生产率随时间的变化来设计作业时间101
2.7 安全操作规程——设置生产的安全规范105
第3章 生产设备管理的工具与方法111
3.1 设备前期管理——综合考虑工艺和条件112
3.2 定额管理——对生产中设备的消耗进行定额管制117
3.3 设备档案——建立设备管理的系统性档案123
3.4 自主保全——提倡自主管理的设备全体维护129
3.5 设备监测——持续监测设备状态136
3.6 点检定修——在固定周期内进行设备检修144
3.7 设备备件——快速修理生产设备,减少生产停顿时间152
3.8 故障应对——通过合理诊断选择最佳维修方案157
3.9 规范设备使用——建立设备使用的基本规章制度162
第4章 生产计划管理的工具与方法169
4.1 毛需求计算——确定生产计划的基本数据和信息170
4.2 主生产计划——建立以生产计划为核心的运作模式171
4.3 能力计划——衡量主资源的生产能力,制定能力需求计划176
4.4 作业计划——以作业计划来控制作业过程179
4.5 采购计划——制定生产作业的资源需求采购方案186
4.6 日程计划——建立系统的生产日程计划和安排191
4.7 计划控制——制定生产进度和效益的控制体系193
4.8 单产品计划——对每种产品实施精细化管控196
第5章 生产物料管理的工具与方法201
5.1 制作物料计划——针对生产作业,制定物料需求计划202
5.2 BOM——让物料管理与生产计划紧密衔接206
5.3 库存控制——建立合理经济的订货模型211
5.4 进货检验——从材料源头确保生产物料供给的质量215
5.5 ABC分类——根据物料的重要性进行分类管理221
5.6 最佳搬运方式——根据物料属性和生产模式选择搬运方式225
5.7 倒冲领料——减少生产领料的工作量229
第6章 生产调控管理的工具与方法233
6.1 生产线平衡——分析工作中心能力,平衡生产能力234
6.2 生产调度——协调、检查、督促实现生产进度计划237
6.3 生产进度控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242
6.4 组件标准化——通过模块化、通用化实现生产节约248
6.5 在制品管控——优化管理在制品,协调生产251
6.6 数据化追踪——实时收集数据,反映生产动态257
第7章 现场作业管控的工具与方法263
7.1 作业流程图——全局掌控生产作业的过程264
7.2 目视化管理——使作业现场透明化、简易化268
7.3 看板——改进生产作业的工作关系273
7.4 现场安全监察——针对现场,建立安全生产的监督检验280
7.5 SOP——制作详细的生产操作程序282
7.6 5W1H——不断改善生产作业的细节286
7.7 工序分析——分析工序操作,优化生产作业289
7.8 消除Muda——消除任何没有附加价值的作业293
第8章 生产交货期管理的工具与方法303
8.1 确定交货期——根据现实依据,确定交期构成304
8.2 预先规划——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预防交期延迟306
8.3 原材料控制——让供应商管理库存,保障供货及时308
8.4 并行工程——同步进行产品的规划和生产,缩短生产期313
8.5 派上指令——建立健全的生产秩序,保障生产的顺畅317
8.6 切入外包模式——选择将部分生产作业外包,缩短生产周期321
8.7 交期延误的对策——分析延迟原因,找出对策329
8.8 短期产能调整——解决短时间内的生产力紧张335
第9章 生产人员培训的工具与方法343
9.1 岗前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基本生产意识344
9.2 作业指导书——针对每个岗位,进行作业指导348
9.3 团队学习——提高作业人员的合作意识350
9.4 OJT方式——在日常作业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354
9.5 分层次培训——针对性地提高不同层级人员的作业水平356
9.6 面向行动学习——以现实任务为主线进行总结提高359
9.7 自主管理——提升生产人员的自主管理意识362
9.8 瞄准标杆——通过向标杆学习,提高生产人员能力365
9.9 多能工训练——增加员工多项技能,提高生产柔性368
后记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