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考察
  • 张葆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57655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1

二、研究现状综述6

三、科学发展观概说14

四、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和创新与不足24

第一章 独立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想28

第一节 独立、统一的“真正民主共和国”的目标确立28

一、“共产主义理想”的提出28

二、建立独立、统一的“真正民主共和国”30

三、“无产阶级领导权”30

四、革命发展的前途和道路31

第二节 “做好经济工作”的初步实践32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设32

二、“做好经济工作”的试验36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建国大纲3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制定38

二、新中国的工业化构想40

三、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44

第四节 革命时期对于发展思想的诉求47

一、争独立的发展观47

二、求民主的发展观49

三、社会主义取向的发展观51

第二章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探索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57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中国发展的经济基础57

二、“一化三改”总路线的实行确立了中国发展的制度基础59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对中国发展的启示64

一、毛泽东的“新两论”65

二、刘少奇的“新三论”67

三、周恩来的“四个现代化”69

四、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70

第三节 曲折中的探索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鉴戒71

一、豪情壮志的战略——“大跃进”71

二、冷静思考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75

三、史无前例的阻滞——“文化大革命”77

第四节 对毛泽东发展思想的历史审视78

一、革命型的发展观79

二、统筹兼顾的发展观81

三、赶超式的发展观84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探索87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基础89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90

二、从阶级斗争为纲到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重大转变93

三、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94

四、从封闭到开放9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回答99

一、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100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诠释101

三、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105

四、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标准10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制突破111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契合111

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共存116

三、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的互补120

第四节 邓小平发展理念的特色123

一、改革型的发展观124

二、非均衡的发展观126

三、台阶式的发展观128

第四章 从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探索130

第一节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131

一、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131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33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135

一、战略目标——全面小康135

二、战略途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139

三、战略方针——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42

第三节 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147

一、发展前提——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47

二、发展目的——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150

三、发展体制——加强宏观调控与健全市场机制的结合153

第四节 江泽民发展观的特点156

一、创新型的发展观157

二、全面协调的发展观159

三、跨越式的发展观162

第五章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165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165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165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过程172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大意义179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84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184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99

第三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205

一、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6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12

三、发展循环经济215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221

结语223

主要参考文献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