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川藏线典型地质灾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川藏线典型地质灾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594389.jpg)
- 杨志法(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015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道路工程-地质灾害-研究-四川省;道路工程-地质灾害-研究-西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川藏线典型地质灾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1章 绪论1
1.1 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2 典型路段的确定2
1.3 重点问题和主要内容4
1.4 主要研究方法14
1.5 各章安排及主要研究成果的特色15
第2章 研究方法论问题18
2.1 关于岩土工程系统问题的讨论18
2.2 复杂巨系统方法论与工程地质力学的结合22
2.3 工程地质力学综合集成方法在川藏公路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9
第3章 地质背景与自然环境39
3.1 研究区地质构造框架40
3.2 青藏高原隆升与演化43
3.3 现代地质作用和东构造结抬升速率44
3.4 藏东自然环境基本特征46
3.5 地质背景与自然环境的地位与作用51
第4章 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分区54
4.1 研究意义54
4.2 基本思路54
4.3 分区的一般方法56
4.4 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57
4.5 工程地质区段的划分66
4.6 讨论89
5.1 工程地质评价有关方法90
第5章 关系矩阵法在工程地质分区中的应用90
5.2 工程地质定量分区法91
5.3 关系矩阵法在区划分中的应用92
5.4 关系矩阵法在亚区划分中的应用95
5.5 定量与定性评价结果对比99
5.6 与前人分区结果对比100
第6章 地质灾害分类、分布规律及防灾减灾策略102
6.1 八宿至林芝段地质灾害的分类102
6.2 主要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及分布规律104
6.3 八宿至林芝段地质灾害频发原因分析116
6.4 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策略119
7.1 研究现状125
第7章 典型地段水岩相互作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125
7.2 研究意义126
7.3 研究方法127
7.4 水与地质灾害127
7.5 土石混合体及其特点129
7.6 川藏线土石混合体与滑坡131
7.7 土石混合体滑坡的水岩相互作用133
7.8 川藏公路典型水岩作用形式及其对地质灾害(滑坡)的影响134
7.9 水岩作用分析在102滑坡群研究中的应用137
7.10 结论141
第8章 滚石灾害143
8.1 滚石灾害及其特点143
8.2 研究动态146
8.3 滚石灾害多发的背景149
8.4 滚石灾害调查153
8.5 滚石灾害影响因素的研究168
8.6 滚石灾害评价172
8.7 滚石灾害防护措施179
8.8 几点结论179
第9章 滚石灾害风险分析180
9.1 滚石灾害的风险概念180
9.2 滚石事件的频率估计184
9.3 遭遇滚石的年平均概率186
9.4 滚石事件引起死亡的概率190
9.5 结论193
第10章 碎屑流灾害194
10.1 概念和内涵194
10.2 研究区岩屑坡分布特征195
10.3 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197
10.4 形成条件和发育类型200
10.5 产生条件202
10.6 发展趋势预测204
10.7 防治措施及建议204
第11章 102滑坡及其防治对策205
11.1 滑坡群路段的交通状况205
11.2 102滑坡群的自然背景206
11.3 102滑坡的基本特征208
11.4 102滑坡的稳定性分析210
11.5 102滑坡防治研究217
11.6 隧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218
11.7 结论221
第12章 边坡加固和工程地质勘察新技术222
12.1 研究目的222
12.2 川藏线边坡工程的加固新技术222
12.3 工程地质勘察新技术238
12.4 几点说明240
第13章 滚石、面状碎屑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治方法242
13.1 研究范围242
13.2 研究思路242
13.3 对地质灾害现有防治措施的评价244
13.4 滚石、面状碎屑流和滑坡整治的建议方法252
第14章 监测技术274
14.1 岩土工程监测的一般目的和川藏线监测的主要目的274
14.2 监测技术及其分类275
14.3 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一般设计方法292
第15章 综合地质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分区中的应用295
15.1 在工程地质分区中的应用意义295
15.2 工程地质分区的可视化研究298
15.3 工程地质分区可视化的实现301
15.4 几点看法306
第16章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地质灾害整治方案中的应用307
16.1 概述307
16.2 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及其整治方法虚拟漫游系统314
16.3 结语321
参考文献323
后记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