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嵌入式微处理器原理、系统设计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嵌入式微处理器原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 张培仁主编;孙轶,蒋海峰,赵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4372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微处理器-系统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嵌入式微处理器原理、系统设计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单片机仿真器1

1.2 单片机开发器(仿真器)的功能、结构、分类1

第1章 单片机开发系统1

1.3 ROM仿真器2

1.4 实时在线ICE仿真器3

1.5 软件仿真器3

1.6 JTAG仿真器4

1.7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5

1.8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5

1.9 嵌入式系统的种类6

1.10 嵌入式系统开发前对用户的需求分析7

第2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9

2.1.2 多任务10

2.1.3 任务切换10

2.1 实时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10

2.1.1 任务10

2.1.4 内核11

2.1.5 任务调度11

2.1.6 任务优先级11

2.1.7 资源,共享资源与互斥12

2.1.8 死锁和饿死12

2.1.9 同步13

2.1.10 任务间通信14

2.1.11 消息邮箱和消息队列14

2.1.13 时钟节拍15

2.1.14 对存储器的需求15

2.1.12 中断15

2.1.15 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的优点16

2.2 μC/OS-Ⅱ内核结构16

2.2.1 任务17

2.2.2 任务状态17

2.2.3 任务控制块(Task Control Blocks,OS TCBs)18

2.2.4 任务管理20

2.2.5 中断处理23

2.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23

2.3.1 嵌入式Linux综述23

2.3.2 嵌入式Linux的软件开发环境26

第3章 嵌入式系统专用术语和应注意的问题31

3.1 与中央处理器有关的名词术语31

3.2.1 与功能有关的名词术语33

3.2 与系统有关的名词术语33

3.2.2 与工艺有关的名词术语36

3.2.3 与存储器有关的名词术语37

3.2.4 与操作系统和开发器有关的名词术语38

3.2.5 与微处理器电源有关的名词术语38

3.2.6 与DSP有关的名词术语39

3.3 使用嵌入式系统应注意的问题39

3.3.1 工作条件39

3.3.2 引脚电压40

3.3.3 输出负载40

3.3.4 电源使用40

3.3.5 防止地线毛刺40

3.4.1 通孔封装41

3.4 芯片封装技术41

3.4.2 表面安装42

第4章 嵌入式微处理器编程语言46

4.1 汇编语言46

4.1.1 汇编指令系统的分类46

4.1.2 汇编语言中的寻址47

4.1.3 例子51

4.2 C语言53

4.3 混合编程55

4.3.1 在C中调用汇编函数55

4.3.2 在汇编中调用C函数59

4.4.1 C编译器概述60

4.4 DSP的C语言程序编写和调试环境简介60

4.4.2 TMC320C2x/C2xx/C5x C编译器环境61

4.4.3 利用TMC320C2x/C2xx/C5x C编译器开发应用程序的步骤67

4.4.4 头文件和命令文件70

第5章 基于C语言的先进8位单片机74

5.1 MCS-51单片机74

5.1.1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分析75

5.1.2 MCS-51单片机引脚功能76

5.1.3 MCS-51单片机存储器组织78

5.1.4 MCS-51 CPU时序82

5.1.5 MCS-51低功耗运行方式84

5.1.6 MCS-51指令系统84

5.1.7 MCS-51编程语言85

5.2.1 引言88

5.2 C8051F单片机88

5.2.2 系统概述89

5.2.3 CIP-51TM微控制器内核90

5.2.4 存储器组织91

5.2.5 中断系统93

5.2.6 I/O可配制为数字方式或模拟方式95

5.2.7 时钟源96

5.2.8 JTAG97

5.2.9 复位源100

5.2.10 电压基准101

5.2.11 Flash ROM SoC101

5.3 8位单片机C语言编程应用实例104

5.3.1 串行通信在C8051F236上的实现105

5.3.2 语音播放在C8051F236上的实现110

5.3.3 串行大容量Flash读写在C8051F236上的实现116

第6章 16位单片机简介127

6.1 凌阳16位单片机127

6.2 SPCE061A128

6.2.1 性能128

6.2.2 SPCE061A的结构129

6.2.3 SPCE061A最小系统130

6.2.4 SPCE061A的开发方法130

6.2.5 管脚功能132

6.2.6 片内存储结构133

6.2.7 片内外设部件134

6.2.8 中断系统139

6.2.9 凌阳音频简介140

6.2.10 端口寄存器142

6.2.11 SPCE061A的局限性143

6.3 SPMC701FM0A144

第7章 32位ARM处理器146

7.1 ARM处理器选择的一般原则146

7.2 ARM7处理器S3C44B0X150

7.3 S3C44B0X编程实例152

7.3.1 S3C44B0X的UART驱动编程152

7.3.2 S3C44B0X的LCD驱动编程154

7.3.3 S3C44B0X的通用I/O口及其扩展158

7.3.4 S3C44B0X的IIC总线接口163

8.1 DSP的发展与特点167

8.1.1 DSP的发展历史167

第8章 DSP概述167

8.1.2 DSP的特点168

8.2 DSP的分类与选型170

8.2.1 TMS320C2000170

8.2.2 TMS320C5000174

8.2.3 TMS320C6000175

8.2.4 OMAP系列176

8.2.5 DaVinci系列176

8.3 DSP各主要功能描述176

8.4 DSP实例应用——基于TMS320LF240xA的通信应用177

8.4.1 RS232、RS422和RS485总线177

8.4.2 IIC总线181

8.4.3 CAN总线188

8.5.1 位置式PID算法195

8.5 基于TMS320LF2407A的控制电机的PID算法实现195

8.5.2 增量式PID算法197

8.5.3 模糊PID算法199

第9章 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201

9.1 选择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应注意的问题201

9.2 存储器工作时序201

9.3 存储器分类203

9.4 EPROM204

9.5 EEPROM205

9.6 Flash206

9.7 微处理内部的Flash在线编程207

9.8 编程器210

9.9 小结211

10.1 嵌入式系统I/O接口的硬件结构212

第10章 嵌入式系统I/O接口电路设计212

10.1.1 I/O部分硬件结构213

10.1.2 有关嵌入式系统I/O口应注意的问题216

10.2 嵌入式系统A/D、D/A接口设计220

10.2.1 A/D转换器分类220

10.2.2 Σ-△AD7710接口设计224

10.2.3 高精度数字信号发生器(D/A)设计227

10.2.4 AD7710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实例239

10.3 高精度远程隔离型多路AI/AO控制电路设计242

10.3.1 远程模拟量输入电路(AI)结构设计243

10.3.2 远程模拟量输出电路(AO)结构设计248

10.4.1 TMS320LF2407的特点253

10.4.2 全桥式脉宽调制芯片A3952的结构和功能253

10.4 A3952在单相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的接口设计253

10.4.3 无刷直流电机的特点255

10.4.4 TMS320LF2407和A3952在单相无刷直流驱动中的应用256

10.5 扩展32个输入口、32个输出口的实例257

10.5.1 GM8166结构介绍258

10.5.2 芯片功能详细描述259

10.5.3 串入并出、并入串出驱动程序实例261

第11章 嵌入式系统低功耗264

11.1 低功耗原理264

11.1.1 从工艺角度分析功耗264

11.1.2 从晶体管特性曲线分析动态功耗265

11.1.3 从中央处理器(CPU)工作管理角度分析系统功耗266

11.1.4 系统后备功能268

11.2 几种低功耗中央处理器的结构269

11.2.1 MSP430的低功耗系统269

11.2.2 80C51的CPU低功耗系统274

11.2.3 SPCE061A的CPU结构277

11.2.4 DSP的CPU结构278

11.2.5 低功耗中央处理器系统中要注意的问题281

11.3 低功耗系统要解决的问题281

11.3.1 放大器低功耗设计281

11.3.2 电源供给286

11.3.3 存储器的低功耗运行289

11.3.4 液晶显示屏291

12.1 总线定义293

12.1.1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293

第12章 现场总线293

12.1.2 现场总线的发展史294

12.2 现场总线的分类295

12.3 高速综合控制总线的结构297

12.3.1 现场总线的不足和企业网络297

12.3.2 TOP/MAP/Fieldbus297

12.3.3 LAN/Fieldbus298

12.4 网关的搭建流程和要求299

12.4.1 网关299

12.4.2 CAN网关的平台建设301

12.5 基本的CAN网关及测试程序314

12.5.1 接入CAN总线——驱动程序的编写314

12.5.2 驱动程序的测试323

12.5.3 基本网关功能的实现——软件架构326

12.5.4 Internet应用层协议与客户端的状态机331

第13章 干扰类型和抗干扰技术334

13.1 噪声的定义334

13.2 噪声的分类335

13.3 干扰的耦合方式337

13.4 抗干扰技术措施339

13.4.1 频带不同——滤波去噪法339

13.4.2 频带重叠——相关技术去噪法357

13.4.3 规则性噪声——平均去噪法360

13.4.4 硬件技术——屏蔽与双绞线传输去噪法361

13.4.5 硬件隔离技术364

13.4.6 看门狗367

13.4.7 软件技术——小波去噪法371

13.4.8 刷电路板抗干扰技术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