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与治理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与治理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5](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061643.jpg)
-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课题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6929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信息化进程-研究报告-中国-201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与治理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与治理1
一、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1
(一)固定宽带基础设施1
(二)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4
(三)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5
二、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重要资源的管理8
(一)制定战略,全面统筹基础设施建设8
(二)管理政策更新调整9
(三)积极应对技术发展和管理形势变化10
三、垃圾邮件、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的治理11
(一)多措并举有效治理垃圾邮件11
(二)多方合作共同保障网络安全15
(三)加强立法执法打击网络犯罪16
四、网络基础设施的治理与公共政策19
(一)定位上明确宽带网络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地位20
(二)激发市场活力,加大网络接入环节开放力度20
(三)加强统筹规划和标准发布,规范网络建设秩序20
(四)强化互联互通监管,着力打造畅通网络21
(五)加大财税政策支持,激励企业加快网络部署21
(六)推动建立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22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治理23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金融创新23
(一)信息技术与金融融合的初级阶段24
(二)“金融互联网”及“金融脱媒”阶段24
(三)大数据推动下的互联网金融合作发展阶段25
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状况26
(一)第三方支付26
(二)网络银行27
(三)网络证券28
(四)网络保险29
(五)网络小贷31
(六)网络P2P31
(七)众筹融资33
(八)互联网理财34
三、互联网金融对监管的挑战35
(一)监管思路和模式挑战35
(二)互联网安全的挑战36
(三)金融市场风险的挑战36
(四)业务融合监管的挑战37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和治理的政策取向38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建立符合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求的监管治理体系38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推进行业标准制定38
(三)采取分类监管加“负面清单”的模式,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38
(四)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运行数据统计、安全监测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和共享39
(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金融业发展39
第三章 电子商务治理41
一、电子商务治理的逻辑内涵41
(一)电子商务治理形成的背景41
(二)电子商务治理的内涵42
(三)电子商务治理的主要内容42
二、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治理水平43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43
(二)我国电子商务治理体系现状46
(三)我国电子商务治理能力52
(四)我国电子商务治理存在的问题53
三、加快我国电子商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55
(一)我国电子商务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55
(二)电子商务治理的发展目标56
(三)完善电子商务治理体系的建议57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的社会治理61
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61
(一)多元主体性62
(二)协同共治62
(三)正式性与非正式性63
(四)多方向性63
二、网络环境下的社会治理与网络社会的治理64
(一)网络社会的本质和视角64
(二)网络环境下的社会治理与网络社会治理的本质66
三、网络社会的特性和对传统社会的冲击66
(一)网络社会的基础特性66
(二)网络社会对传统社会的冲击72
四、网络社会对公共治理体系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74
(一)网络社会对公共治理的挑战74
(二)网络社会治理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理论问题76
五、网络社会治理的政策取向78
(一)构建网络社会治理策略的基本前提78
(二)网络社会治理策略的基本原则79
(三)网络社会的公共治理策略81
(四)建立“引导—协商—立法—自治”的网络社会综合治理体系83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治理85
一、网络环境下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85
(一)政府治理的概念及内涵85
(二)互联网对政府治理的影响86
(三)网络环境下政府治理的基本特征88
二、网络环境下政府治理的进展89
(一)网上信息公开有效推进了阳光政府建设89
(二)电子政务建设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93
(三)以网络为媒介的公民参与方式不断创新97
三、网络环境下政府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98
(一)网络环境下政府治理的参与主体存在非理性倾向99
(二)网络环境下政府治理所必要的信息化基础尚不完善99
(三)数字鸿沟使网络环境下政府治理面临难题100
(四)政府互联网治理面临新挑战101
四、提升网络环境下政府治理能力的建议102
(一)培育理性网络参与主体102
(二)加强电子政务建设103
(三)大力缩减数字鸿沟104
(四)增强政府互联网舆论引导能力105
第六章 互联网信息内容传播的治理107
一、互联网信息内容传播的特点107
(一)准入的自由化107
(二)融合性108
(三)交互性109
二、互联网信息内容治理面对的问题109
(一)信息内容服务的准入监管问题110
(二)非法和不良信息内容治理问题111
(三)著作权保护问题111
(四)其他治理问题112
三、互联网信息内容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进展113
(一)互联网信息内容的行政监管114
(二)互联网信息内容的法律监管117
(三)互联网信息内容的技术治理120
(四)互联网信息内容自律机制建设121
四、互联网信息内容治理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123
(一)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行政监管的统筹协调123
(二)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法律法规体系123
(三)加快推动互联网自律机制建设124
第七章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治理125
一、“棱镜门”事件催化网络空间安全大变革125
(一)网络空间的形成与发展125
(二)网络空间面临的安全挑战126
(三)“棱镜门”事件凸显网络空间安全化态势127
二、大数据加速网络空间“控时代”来临128
(一)大数据成为网络社会战略资源和国家核心资产128
(二)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隐私保护129
(三)网络监控和网络攻击下数据资源失控风险骤升129
(四)“信息供应链”安全问题备受关注130
三、我国数据与隐私保护的治理刻不容缓131
(一)从信息安全政策的框架下应对数据安全治理131
(二)我国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及问题132
(三)强化我国数据与隐私保护能力建设势在必行133
第八章 网络时代的环境治理135
一、网络时代与社会变革135
(一)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135
(二)网络时代的公共治理136
(三)网络时代的环境管理138
二、我国基于网络进行环境治理的现状及问题138
(一)政府139
(二)社会组织143
(三)企业147
(四)公众148
三、网络时代我国环境治理展望150
(一)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化法规和标准规范151
(二)进一步加强跨区域、跨行业联防联控机制建设151
(三)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152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和公众对环境治理的参与152
第九章 国际互联网治理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思路153
一、国际互联网治理内涵与实践的演进153
(一)国际互联网治理的概念153
(二)国际互联网治理的历史进程154
二、国际互联网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159
(一)网络资源分配权争端159
(二)政府定位之争161
(三)网络空间规则仍待完善163
(四)国际协调机制缺失165
三、当前国际互联网治理发展新动向166
四、我国参与互联网国际治理进程的思考168
(一)秉持“开放自由”与“稳定有序”并重的治理原则169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治理理念169
(三)推行“灵活务实”的“多利益攸关方”治理模式170
(四)构建多层次的国际治理合作机制170
(五)全面参与国际治理机制改革进程170
编后记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