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监测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监测志
  • 许绍燮主编;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2870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地震观测-概况-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监测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震监测概述1

第一节 地震监测台网所在区域概况1

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简介1

二、地震监测台网所在区域概况2

第二节 地震监测简史3

一、1949年以前的地震地磁监测工作3

二、1949~1966年的地震监测工作4

三、1966~1978年的地震监测工作4

四、1978年以后的地震监测工作6

五、研究所办公地点的变迁7

第三节 地震监测系统9

第四节 地震监测管理、监测队伍17

一、地震监测管理17

二、地震监测队伍17

第五节 地震监测成果19

一、地震监测资料19

二、地震监测科学研究成果及实验成果1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地震监测工作20

第二章 地震监测史20

第二节 地震监测仪器设备发展23

一、地震仪器的研制23

二、地磁仪器的研制30

第三节 地震监测台站、台网建设37

一、中强震观测台网——“51”式地震台站的建立37

二、全国基本地震台网的建立40

三、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建立78

一、1954年山丹地震182

第四节 重要地震事件观测182

二、1966年邢台地震183

三、1975年海城地震185

四、1976年唐山地震187

第五节 地磁观测190

一、野外地磁测量190

二、地磁台194

第六节 其他地球物理观测203

一、重力观测203

二、地电观测210

三、放射性勘探217

四、地声观测研究218

第七节 利用地震观测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222

一、三峡地震台网222

二、581型微震仪与北京区域地震台网222

三、1960年前后的鹫峰地震台224

四、西昌地震队与西南地震工作队224

五、河源地震队226

六、昌马地震台网与062、064工程选址227

七、流动地震考察队228

八、矿山地震观测研究229

九、油田诱发地震监测台网230

十、井间电磁波CT勘探232

十一、井间声波CT探测232

十二、电成像探测232

第八节 利用地震观测技术为国防服务234

一、核爆地震侦察工作的开展234

二、核爆地震效应研究234

三、取得的科研成果235

第九节 国际合作236

一、中国—美国地震科技合作近场数字地震流动观测台网236

二、中国—欧洲联盟地震科技合作怀来数字地震台网244

三、中国—德国地震科技合作延庆地震台阵248

第三章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256

第一节 鹫峰地震台256

第二节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概况260

一、地震观测265

第三节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观测项目265

二、地磁观测270

三、重力观测276

四、地温与地下水位观测280

五、地电场观测283

六、大气电场观测284

七、地震电磁辐射观测285

八、地形变观测287

九、超长周期地震观测289

十二、获奖成果与发表文章情况290

十一、技术开发项目290

十、水氡(水化)观测290

十三、台站人员情况表295

第四章 北京数字遥测地震台网300

第一节 北京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概况300

一、台网的发展过程简要情况300

二、台网所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300

三、台网所处区域地震地质背景300

四、台站分布和监测定位能力300

五、台网作用301

第二节 北京数字遥测地震台网302

一、数字地震台站302

二、台网的信号传输315

三、台网中心记录和数据处理,地震资料的处理和存放317

四、台网的系统标定320

五、数字地震仪标定参数测定报告(以龙泉寺地震台为例)322

六、台网地震仪系统零极点参数汇总表329

七、地震速报330

八、台网建设、管理人员331

九、台网观测技术研究成果及产出332

第五章 国家级地震台网335

第一节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335

一、台网的发展335

二、台网地震监测系统336

三、地震监测队伍341

四、地震监测成果342

一、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的发展346

第二节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346

二、资料产出352

三、技术管理353

四、技术队伍354

五、主要成果354

第三节 全国地磁基本台网356

一、台网的发展356

二、台网观测系统360

三、技术管理365

四、台网管理组主要工作及人员369

五、主要成果370

第六章 流动观测与地震预报试验场374

第一节 流动地震观测374

一、流动地震观测系统简述374

二、重要事件地震现场观测377

第二节 流动地磁监测381

一、流动地磁监测网简述381

二、监测网情况385

五、观测资料390

四、观测工作390

三、仪器设备情况390

六、观测人员391

七、流动地磁观测日常经费支出情况391

八、预报科研及获奖情况392

第三节 流动重力观测398

一、流动重力监测简述398

二、测网情况399

三、仪器设备401

四、观测情况402

五、观测资料403

六、主要工作人员404

七、日常观测经费支出情况405

八、预报科研及获奖情况405

第四节 地球深部探测406

一、概况406

二、人工地震探测406

三、天然地震探测409

四、测深设备410

一、地震预报试验场工作简述411

第五节 地震预报试验场411

二、新疆地震预报试验场微震观测413

三、滇西地震预报试验场近震源强地面运动观测413

四、滇西地震预报试验场地震波衰减特征观测415

第六节 南极地震地磁观测417

附录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监测获奖项目421

附录2 中国自制地震台站观测仪器设备及技术资料一览表433

附录3 各类观测台网一览表435

附录4 观测台站及仪器设备照片选4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