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566976.jpg)
- 白钦先,徐爱田,王小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4133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农村金融-金融体制-对比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整体描述3
第一章 从战略高度看待农业政策性金融3
第一节 农业的综合战略意义3
一、农业的社会意义4
二、农业的生态意义15
三、农业的国际意义25
第二节 农业发展中的综合支持措施32
一、法律支持:无规矩不成方圆35
二、科技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8
三、组织支持:有效的组织可以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性43
四、财政支持:农业是一个需要政府高度关注的部门46
五、金融支持:为农业部门内的资金运动提供保障50
六、其他支持政策:农业支持,形式多样52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业支持政策中的地位54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各个国家普遍存在54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不可替代的60
第二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功能及体制要素62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及功能62
一、直接推进与强力拉动功能63
二、逆向选择与补充辅助功能63
三、积极诱导与虹吸扩张功能65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构成要素66
一、组织形式66
二、框架结构67
三、运行机制67
五、管理制度68
四、业务活动68
六、构造方式69
七、发展战略70
八、运行环境70
九、总体效应71
第三章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历史回顾72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起源72
一、合作思想的诞生催生了合作金融72
二、合作性金融成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最早载体74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75
一、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75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79
一、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和完善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82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现状82
二、发展中国家都建立起了相对独立的、专门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85
第二篇 国别分类比较93
第四章 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上)93
第一节 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93
一、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历史演进95
二、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机构组成101
三、美国农场信贷系统的资金来源和运用107
四、美国农场信贷系统的经营地域限制109
第二节 日本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111
一、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基本构成与历史演进113
二、农林中央金库以及农业合作社金融体系116
三、日本农林中央金库在农业合作社系统中的地位117
四、农林中央金库的资本构成及治理结构119
五、日本农林中央金库的业务种类123
六、日本农林中央金库的风险管理125
七、日本农林中央金库的中期发展战略126
第三节 法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127
一、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进130
二、法国农业信贷集团的组织架构134
三、法国农业信贷战略联盟137
四、法国的农业政策性贷款项目141
第五章 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下)144
第一节 加拿大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144
一、加拿大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进145
二、加拿大农业信贷公司的主要业务149
三、加拿大农业信贷公司的合作性金融业务155
四、加拿大农业信贷公司的治理结构158
第二节 韩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159
一、韩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进160
二、全国农业合作社联盟的结构170
三、全国农业合作社联盟的主要业务173
四、全国农业合作社联盟的国际合作177
第三节 南非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177
一、南非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历史演进179
二、南非土地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对象、领域和专门计划182
三、南非土地和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184
四、南非土地和农业发展银行的组织架构和治理结构188
五、南非土地和农业发展银行法的主要内容188
六、南非土地和农业发展银行的前景展望192
一、成立时间比较早193
第四节 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特征193
二、与合作金融具有天然的重要关系194
三、结构复杂呈现多元模式195
四、体系完备规模庞大196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197
第一节 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197
一、印度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进199
二、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治理结构201
三、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职能和业务种类202
四、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制度建设207
第二节 泰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210
一、泰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演进212
二、新修订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法216
三、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的主要业务217
四、国家农业信贷委员会对农民欠债问题的处理220
五、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的发展战略221
第三节 菲律宾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222
一、菲律宾土地银行的历史演进223
二、菲律宾土地银行的使命和政策目标224
三、菲律宾土地银行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现状225
第五节 摩洛哥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227
一、摩洛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进229
二、国家农业信贷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30
三、国家农业信贷银行的贷款类型及相关规定231
四、国家农业信贷银行的资金来源233
五、国家农业信贷银行的贷款回收234
六、国家农业信贷银行的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236
一、差别较大参差不齐238
第六节 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特征238
二、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239
三、政府支持力度较大240
第三篇 总体比较245
第七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名称与管理模式比较245
第一节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名称比较245
一、以“体系”或“集团”命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245
二、以“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发展银行”或“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等命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246
三、以“农业银行”、“农业合作社银行”等命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247
四、直接以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依托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247
五、以土地银行命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247
六、以“公司”命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248
七、有些国家没有专门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而是由其他机构兼营249
八、以其他方式命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249
一、专门的农业信贷管理局模式250
第二节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管理模式比较250
二、政府部长兼任董事会主席模式251
三、内阁会议决定董事会管理模式252
四、监管委员会管理模式253
五、总统任命最高官员制度253
六、农业部长任命董事会成员制度254
第八章 资金运动、条件及保障措施比较256
第一节 资金来源比较256
一、政府直接提供资本金256
二、吸收存款257
三、中央银行贷款258
四、市场化的融资渠道逐步扩展259
一、对不同人群的贷款261
五、其他融资方式261
第二节 资金运用比较261
二、对合作社的贷款265
三、对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的贷款266
四、对不同地区的支持程度存在差异268
五、不同机构提供不同的贷款业务269
六、特种目的贷款269
第三节 贷款条件比较270
一、服务对象范围比较270
二、期限比较272
三、利率比较274
四、不同地区和人群的优惠政策不同274
一、采取担保抵押措施275
第四节 贷款保障及回收措施比较275
二、建立专门的保险公司或安全网络276
三、通过司法渠道加强贷款催收278
四、设立专门的坏账处理部门280
五、对不同客户实行风险“防火墙”隔离280
第九章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外部关系比较282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政府的关系比较282
一、政府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起人282
二、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283
三、政府部门负责人担任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284
四、政府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行特殊政策284
五、部分地具有政府部门的性质285
六、以非政府组织的形式存在285
一、有些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本身就是合作经济组织286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合作经济的关系比较286
二、有些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起源于农业合作金融机构287
三、有些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建立在农业合作经济基础之上的287
四、有些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是通过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完成其职能的288
五、有些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还对合作经济组织设置了专门的支持计划289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比较290
一、商业性金融机构作为政策性业务的中介290
二、商业性金融机构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相互参股291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成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代理人291
四、小额信贷成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一部分292
第十章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组织与治理模式比较293
第一节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模式比较293
一、独特的多元机构设置模式293
二、总分行模式294
三、农业合作社中央银行模式295
四、上官下民的“金字塔”模式296
五、依附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297
第二节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比较298
一、监督机构独立于董事会之外的模式298
二、监督机构内置于董事会领导之下的模式299
三、董事会下设管理委员会模式300
第三节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附属机构比较301
一、多类型附属机构模式301
二、非金融性附属机构模式302
三、金融百货公司式附属机构模式303
四、单一型附属机构模式304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强307
第一节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趋势307
第四篇 趋势与对策307
第十一章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307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日益紧密310
三、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有某种商业化经营的趋势312
四、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呈现出合并、重组或重构趋势314
五、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和功能逐步走向完善316
第二节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验借鉴317
一、政府支持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成功的前提条件317
二、合作经济在农业政策性金融运营中的作用不可忽视319
三、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平稳运行的关键321
四、加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立法建设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重要保证322
一、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产生背景325
第一节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的现状325
第十二章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25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和治理模式327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328
第二节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329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329
二、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334
第三节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对策选择337
一、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应有职能337
二、扩展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业务领域338
三、加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立法339
四、重新构筑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339
参考文献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