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5年江苏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2005年江苏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711006397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2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33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民族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江苏省-200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5年江苏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江苏省公众科学素养状况1
一、江苏省公众科学素养水平2
(一)公众对科学术语的了解程度2
(二)公众对科学观点的了解程度3
1.公众对科学观点的了解程度3
2.国际比较4
(三)公众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8
1.公众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8
2.国际比较9
(四)公众对科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12
(五)公众科学素养的总体状况14
二、江苏省不同群体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较15
(一)性别15
(二)年龄15
(三)文化程度16
(四)职业16
(五)城乡17
(七)收入18
(六)地区18
三、江苏省不同群体公众科学素养构成的比较19
(一)性别差异19
(二)年龄差异20
(三)文化程度差异20
(四)职业差异21
(五)城乡差异22
(六)地区差异23
四、小结23
第二部分 江苏省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和对科技信息感兴趣的程度24
一、江苏省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25
(一)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25
1.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25
2.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变化趋势25
3.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国际对比26
4.公众对各种科技信息渠道的信任程度27
1.不同性别公众获得科技信息渠道的差异28
(二)不同群体公众获得科技信息渠道的差异28
2.不同文化程度公众获得科技信息渠道的差异29
3.不同年龄段公众获得科技信息渠道的差异30
4.不同职业公众获得科技信息渠道的差异30
5.城乡公众获得科技信息渠道的差异32
6.不同地区公众获得科技信息渠道的差异32
7.公众与媒体的接触频率32
(一)公众接触科普设施的频率及分析33
1.公众接触科普设施的频率及分析33
二、江苏省公众利用科普设施的情况33
2.国际比较35
(二)不同群体公众参观科普场馆的频率及原因37
1.城乡公众参观科技场所的频率及原因37
2.不同地区公众参观科技场所的频率及原因38
三、江苏省公众参与和了解科普活动的情况39
(一)公众参加重要科普活动的情况39
(二)城乡公众参加重要科普活动的频率40
1.公众对各种信息的感兴趣程度41
(一)公众感兴趣的信息41
(三)不同地区公众参加重要科普活动的频率41
四、江苏省公众对科技信息的感兴趣程度41
2.对科技信息感兴趣程度的国际比较43
(二)公众对科学新发现的感兴趣程度43
1.对科学新发现感兴趣程度的性别差异43
2.对科学新发现感兴趣程度的年龄差异43
3.对科学新发现感兴趣程度的职业差异44
4.对科学新发现感兴趣程度的文化程度差异45
(三)公众对新技术应用的感兴趣程度46
1.对新技术应用感兴趣程度的性别差异46
2.对新技术应用感兴趣程度的年龄差异46
3.对新技术应用感兴趣程度的职业差异47
4.对新技术应用感兴趣程度的文化程度差异48
(四)公众对医学新进展的感兴趣程度49
1.对医学新进展感兴趣程度的性别差异49
3.对医学新进展感兴趣程度的文化程度差异50
2.对医学新进展感兴趣程度的年龄差异50
4.对医学新进展感兴趣程度的城乡和地区差异51
(五)公众对科技信息感兴趣程度的发展变化趋势51
(六)公众对生产适用技术感兴趣的程度52
1.不同地区公众对生产适用技术感兴趣程度的差异52
2.对生产适用技术感兴趣程度的城乡差异52
五、小结53
第三部分 江苏省公众对科学技术事业的态度54
一、江苏省公众对科学技术事业的看法54
(一)公众对科学技术职业声望的看法54
1.公众对各职业声望看法的国际比较56
2.不同性别公众对科学技术职业的看法58
3.不同年龄段公众对科学技术职业的看法58
4.不同文化程度公众对科学技术职业的看法60
5.城乡公众对科学技术职业的看法60
6.不同职业群体公众对科学技术职业的看法61
1.医生和科学家是首选,其次是教师62
(二)公众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62
2.不同性别公众对子女职业的期望63
3.不同年龄段公众对子女职业的期望64
4.不同文化程度公众对子女职业的期望64
5.不同职业公众对子女职业的期望65
6.城乡公众对子女职业的期望66
3.对科学技术发展持过于乐观态度的比例较高67
2.对科学技术发展持保守态度和持消极态度的为少数67
1.大多数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持积极态度67
(一)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基本态度67
二、江苏省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和态度67
(二)公众对科学技术态度的国际比较68
三、江苏省公众对新技术的态度70
(一)农村公众对新技术的态度71
(二)城市公众对新技术的态度72
(三)不同文化程度公众对新技术的态度72
(四)不同地区公众对新技术的态度73
四、江苏省公众对技术与环境关系的看法74
(二)不同年龄段公众对技术与环境关系的看法75
(一)不同性别公众对技术与环境关系的看法75
(三)不同文化程度公众对技术与环境关系的看法76
(四)不同地区公众对技术与环境关系的看法77
(五)城乡公众对技术与环境关系的看法77
(六)不同职业公众对技术与环境关系的看法78
五、江苏省公众对待自然的态度78
(一)不同性别公众对待自然的态度79
(二)不同年龄段公众对待自然的态度79
(三)不同职业公众对待自然的态度80
(四)不同文化程度公众对待自然的态度81
(五)不同地区公众对待自然的态度81
(六)城乡公众对待自然的态度82
六、小结82
一、结论84
(一)江苏省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稳步提升,比2003年提升0.54个百分点84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84
(二)电视、报纸杂志成为公众主要的、可信的科技信息渠道,越来越多的公众积极参与各项科普活动85
(三)尊重科学、尊重科技工作者的氛围正在形成,公众对科技发展、对待自然普遍持正确和积极支持的态度86
(四)应高度重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采取得力措施予以解决87
1.六方面薄弱环节影响科学素养指标87
2.公共媒体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87
(一)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88
二、建议88
4.科普设施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88
3.科普活动的实效性和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88
(二)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更快提高公众科学素养89
(三)进一步办好公共媒体的科技栏目,提高公共传播信息的科学性和可信度90
(四)加大全社会科普工作的组织力度,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科普活动的参与度91
(五)政府主导、各方支持,全社会形成合力,加大对科普工作和科普基础设施的投入93
附件95
附件一 2005年江苏省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实施方案97
附件二 参加2005年江苏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单位名单121
主要参考文献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