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叶平,武高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5592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学科: 关系 学科: 可持续发展 学科: 高等学校) 科学技术 可持续发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1
一、问题的定位1
二、问题的性质3
三、问题的重要性11
四、问题的实质12
第二节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16
思考题17
参考文献17
第二章 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18
第一节 20世纪关于生态危机根源的争论18
一、有限论与无限论18
二、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19
三、人口论与技术论20
四、阶段论与制度论20
第二节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22
一、认识原因22
二、社会原因24
三、人本原因29
第三节 生态危机的实质31
一、人类利益的无节制膨胀31
二、生物物种协同进化规律的忽视32
思考题34
参考文献34
第三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伦理审视36
第一节 21世纪对时代主题关注的转变特征36
第二节 对科学技术审视的方法论38
一、理论基点38
二、传统科技哲学对自然关系的误区40
三、传统科技观面临挑战41
四、传统自然科学方法论的限定42
第三节 传统科学技术观及传统伦理的批判44
一、缺乏伦理学理念的自然科学44
二、没有进入科学轨道的伦理学47
第四节 确立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49
一、20世纪科学技术观的争论49
二、科学技术与生态伦理的结合50
三、增加公众参与,降低技术工程的风险53
思考题57
参考文献57
第四章 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59
第一节 转变科技发展模式的必然性59
一、科学技术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59
二、可持续发展呼唤生态化的科学技术60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观的生态转向61
一、传统的科技发展观61
二、生态导向的科技发展观64
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生态转向66
一、科学研究主题的生态转向66
二、科学研究方法的生态转向67
三、科学研究的生态价值68
第四节 产业技术发展的生态转向68
一、产业技术生态转向的内涵68
二、产业技术生态转向中的绿色设计72
三、绿色设计的方法与工具73
第五节 科技人员社会责任的生态转向76
一、科技人员的传统角色定位76
二、科技人员社会责任的生态转向78
三、从精英政治走向生态民主81
思考题82
参考文献83
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84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84
一、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84
二、经济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89
三、科技与经济结合催生知识经济90
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生态问题92
一、知识经济的本质与基本特征92
二、对知识经济与知识非经济现代性的反思98
第三节 知识经济场域中的技术导向107
一、全面提升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认识107
二、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导向109
三、走向知识经济的生态伦理原则111
思考题113
参考文献113
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115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115
一、科学技术的现代性与后现代精神115
二、科学技术视野中的社会发展概念117
三、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及制约作用118
四、社会发展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社会条件119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120
一、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120
二、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121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122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功能123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服务功能123
第三节 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124
一、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的意义124
二、科学技术对生活观念、生活行为及生活模式的影响126
三、高科技对生活方式内容的影响128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风险129
一、科学技术的善与恶的问题129
二、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造成的风险与危害131
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风险的哲学反思132
思考题133
参考文献133
第七章 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政治生态化134
第一节 对科学技术的生态批判与现代政治的生态化134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生态问题134
二、现代政治生态化的主要表现136
第二节 从控制型的政治模式到可持续的政治模式138
一、生态环境与政治活动138
二、政治模式演变的生态动因139
三、可持续政治模式的具体要求140
第三节 政治生态意识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142
一、政治生态意识及其特点142
二、政治生态意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143
第四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与政治144
一、“技术法西斯主义”理论的产生145
二、“技术法西斯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145
三、“技术法西斯主义”理论的贡献与不足147
思考题149
参考文献149
第八章 科技视阈下的自然资本和生态资本观150
第一节 自然资本的定位156
一、资本与自然资本156
二、自然资本产生的时代背景158
三、自然资本的意义160
四、自然资本概念的限度161
第二节 生态资本的世界164
一、生态资本的概念164
二、生态资本的功能170
第三节 生态资本观174
一、生态资本的价值观174
二、生态资本的自然观175
三、生态资本的资源利用观175
思考题178
参考文献178
第九章 科学技术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79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对环境的影响179
一、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环境的影响179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环境的影响180
第二节 环境科学技术的历史考察184
一、环境科学的兴起184
二、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186
第三节 科学的绿化和生态技术的发展189
一、科学的绿化189
二、生态技术的发展191
第四节 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193
一、工业生态学193
二、生态工程学197
第五节 科学技术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205
一、科学技术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05
二、科学技术开发的环境评价与管理政策206
三、科学技术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未知问题208
思考题209
参考文献209
第十章 信息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211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核心211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特征211
二、现代科技革命的本质和核心213
第二节 信息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215
一、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215
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217
三、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19
第三节 信息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226
一、信息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26
二、信息科学技术的可持续调控功能228
三、信息科学技术的限度和发展前景233
思考题236
参考文献236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237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文明关系的历史考察237
一、科学技术与文明的双向互动237
二、科学技术与文明的“二律背反”243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构建247
一、生态文明:未来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维度247
二、生态文明观构建中科学技术的功能定位252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新型的人类文明观263
一、“科学发展观”释义263
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国新型文明265
思考题267
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