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语言学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语言学卷
  • 杨牧之总主编;李行健,余志鸿分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067622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70页
  • 文件大小:263MB
  • 文件页数:1689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历史-中国-20世纪;语言学史-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语言学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正编3

绪论:中国语言学百年回顾&张斌3

第一节 从语文学到语言学4

第二节 发展不平衡的现象5

第三节 框架的引进、方法的吸收和观念的更新10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萌芽14

第一节 传统训诂学的发展14

第二节 中国文字学的新时期29

第三节 汉语语音学研究的现代化50

第四节 语法学、修辞学的创建和发展103

附录一 中国第一代语言学家141

第二章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173

第一节 中国理论语言学的形成173

第二节 汉语文字学的新发展和现代汉字学219

第三节 规模空前的语言大调查238

第四节 语言研究推动下的字词书编纂271

附录二 中国第二代语言学家281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语言学的兴起338

第一节 语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338

第二节 语言本体研究的发展373

第三节 中古—近代汉语的研究441

第四节 新兴学科和语言学队伍建设489

附录中国第三代语言学家557

结语 中国语言学的反思和发展&胡明扬570

第一节 中国语言学发展的曲折道路570

第二节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现当代语言学574

副编 专论选编581

第一部分 语言规划研究581

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刘导生581

关于汉字简化工作的报告&叶恭绰590

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张奚若600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罗常培 吕叔湘607

略论汉语口语的规范&陈章太625

第二部分 语言学理论研究636

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罗常培636

语言和言语问题的重新认识&刘叔新641

论词义的性质及其与概念的关系&岑麒祥650

论语言系统中的义位&高名凯656

谈谈语音构造和语音演变的规律&丁声树669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胡明扬674

谈词的分类&文炼 胡附684

论句法结构&朱德熙696

词汇扩散理论和语言变化&沈钟伟713

语言的继起性和共起性原理&余志鸿723

第三部分 古代汉语研究728

训诂学理论建设在语言学中的普遍意义&王宁728

我国传统训诂学的成就及其不足&蒋绍愚735

汉字的性质&裘锡圭745

浅论传统字源学&陆宗达 王宁754

声训论&沈兼士766

古汉语的词义渗透&孙雍长778

中古白话及其训诂的研究&胡竹安787

敦煌变文词语研究&徐复801

关于词的“内部形式”&张永言810

论同步引申&许嘉璐818

论汉语同族词内部屈折的变换模式&严学窘828

第四部分 音韵学研究838

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基础(节选)&周祖谟838

上古音研究中声韵结合的方法&李方桂848

汉语的“其”跟藏语的gji(节选)&俞敏855

古韵脂微质物月五部的分野&王力862

知彻澄娘音值考&罗常培877

近代汉语南北音之大界(节选)&李新魁910

三四等与所谓“喻化”(节选)&陆志韦919

第五部分 近代汉语专著简介928

研究汉语史的方法&向熹928

《近代汉语纲要》(摘录)&蒋冀骋 吴福祥931

《近代汉语概论·绪论》(摘录)&袁宾932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摘录)&蒋绍愚934

《近代汉语指代词》(摘录)&吕叔湘著 江蓝生补935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摘录)&刘坚等936

《近代汉语助词》(摘录)&曹广顺938

《近代汉语句法史稿》(摘录)&祝敏彻940

《近代汉语语法》&赵克诚941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俞光中 [日]植田均942

《近代汉语探源》&江蓝生943

《宋元明汉语研究》&程湘清944

《明代汉语词汇研究》&顾之川946

《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徐时仪947

《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949

《佛经文献语言》&俞理明950

《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梁晓虹951

《佛经语言阐释——中古佛教词汇研究》&颜洽茂953

《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王云路954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汪维辉956

《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柳士镇958

《中古汉语研究》&王云路 方一新960

第六部分 音系学研究962

什么是音系的基本单位——谈本音与变音&王洪君962

把音归入音位与符号的选择&赵元任979

音系中的变异和内部拟测法&徐通锵991

普通话的韵母结构和元音音位系统&陆致极1007

从声调与乐律的关系提出普通话语调处理的新方法&吴宗济1012

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沈炯1029

第七部分 方言研究1039

汉语方言的分区&李荣1039

客、赣、通泰方言源于南朝通语说&鲁国尧1063

试论方言词的产生和今后的发展(节选)&李行健1072

上海话音系&朱晓农1080

北京话的音位和拼音字母&傅懋勣1091

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为第十五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而作&朱德熙1104

北京话的语气和语调&劲松1113

北京话的中元音音位&王理嘉1126

第八部分 现代汉语研究1134

说“自由”和“黏着”&吕叔湘1134

谈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语法研究原则(节选)&徐思益1144

“有界”与“无界”(节选)&沈家煊1147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胡裕树 范晓1157

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节选)&邵敬敏1169

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李宇明1175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节选)&马庆株1187

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刘丹青 徐烈炯1196

“的”字结构和判断句&朱德熙1207

多项NP句&范继淹1223

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陆俭明1231

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刑福义1246

说“省略”&王维贤1257

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戴耀晶1265

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节选)&沈阳1275

“N+在+处所+V”句式语义特征分析&齐沪扬1286

谈词的分类&文炼 胡附1296

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节选)&袁毓林1308

兼语动词与非兼语动词的区别(节选)&邢欣1318

第九部分 对外汉语研究1318

谈谈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吕必松1325

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赵金铭1336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若干问题&胡明扬1347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程棠1354

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石定果 万业馨1362

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节选)&施家炜1372

对外汉语教学对语法研究的需求与推动&郑懿德1386

句型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兼析“才”字句&赵淑华1393

会话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刘虹1399

第十部分 语言认知与话语分析研究1406

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节选)&廖秋忠1406

汉语中结构话题的语用解释和关系化(节选)&陈平1411

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陈平1418

不加说明的话题——从“对答”看“话题—说明”&沈家煊1422

篇章中的段落分析(节选)&徐赳赳1430

儿童反复问句和“吗”、“吧”问句发展的相互影响&李宇明 唐志东1436

11~14个月儿童的语言获得——成人的言语教授和儿童的模仿学习&许政援 郭小朝1447

第十一部分 修辞与语用研究1458

修辞与修辞学&陈望道1458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张志公1469

我对于“修辞”的看法&吕叔湘1473

汉语修辞学研究对象初探&林兴仁1475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野——中国修辞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胡范铸1483

再思考:语言转向背景下的文学语言研究&谭学纯1491

通感&钱锺书1501

第十二部分 中国民族语言研究1506

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概况&罗常培 傅懋勣1506

中国蒙古语方言的划分&清格尔泰1518

仡央语群的系属问题&梁敏1532

八思巴字研究概述&杨耐思 照那斯图1541

壮文创制和修订中的若干问题&王均1552

苗语古音构拟问题&王辅世1563

西夏语音系导言&王静如1572

藏语(拉萨话)声调研究&胡坦1588

彝语支语音比较研究&马学良 戴庆厦1606

附:中国语言学百年大事记(1892—2000年)16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