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循环经济 模式与途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循环经济 模式与途径
  • 叶堂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7728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资源利用-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循环经济 模式与途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1

第1章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1

1.1.1 来源及基本思想2

1.1.2 基本原则11

1.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5

1.2 循环经济理论16

1.2.1 起源、内涵及其与传统经济区别16

1.2.2 基本原则34

1.2.3 循环经济的国外研究现状37

1.2.4 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发展历程和基本举措50

1.2.5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介绍58

1.3 循环型农业理论60

1.3.1 基本思想及原则60

1.3.2 与常规农业的区别63

1.3.3 循环型农业的基础——生态农业64

2.1 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77

2.1.1 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背景77

第2章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概述77

2.1.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分析82

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发展现状93

2.2.1 农业循环经济的国外发展现状93

2.2.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95

2.3 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104

2.3.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104

2.3.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109

3.1.1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目标111

3.1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目标和物质基础111

第3章 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点111

3.1.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112

3.2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113

3.2.1 农业技术的历史变迁114

3.2.2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123

3.2.3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127

3.3 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点136

第4章 减量化生产形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142

4.1.1 减少农用资料过量投入的紧迫性143

4.1 减少化肥、农药及其它农用资料使用的发展模式143

4.1.2 减少化肥使用的发展模式146

4.1.3 减少农药使用的发展模式149

4.1.4 减少其它农用资料使用的发展模式153

4.2 节约土地、水及其它生产要素使用的发展模式154

4.2.1 节约生产要素使用的紧迫性154

4.2.2 节约土地的发展模式156

4.2.3 节约水资源的发展模式158

4.2.4 节约其它生产要素使用的发展模式161

4.3 节电、节油及其它节约使用能源的发展模式162

4.3.1 节约电力的发展模式162

4.3.2 节油的发展模式163

4.3.3 其它节约使用能源的发展模式163

4.4 减量化生产形式的经典案例164

4.4.1 广西贵糖(集团)公司的减量化战略164

4.4.2 以色列在水资源方面的减量化战略166

5.1 农业废弃物肥料化模式170

第5章 再利用运作形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170

5.1.1 有机肥料资源171

5.1.2 有机肥料生产172

5.2 农业废弃物能源化模式176

5.2.1 沼气模式176

5.2.2 生物质能发电模式179

5.3 农业废弃物饲料化模式183

5.3.1 秸秆饲料化183

5.3.2 畜禽粪便饲料化186

5.4 农业废弃物再加工模式191

5.4.1 秸秆再加工模式191

5.4.2 塑木复合材料发展模式193

5.4.3 蔗渣再加工模式195

5.5 再利用循环经济模式的案例分析196

5.5.1 韩国的废弃物再利用196

5.5.2 瑞士的废弃物循环再利用197

第6章 再循环链接形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200

6.1 重视微生物在农业中运用的发展模式200

6.1.1 白色农业开发模式201

6.1.2 腐屑食物链开发模式202

6.1.3 微生物发酵模式204

6.1.4 酵素菌技术模式205

6.2 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再利用的发展模式210

6.2.1 大豆蛋白纤维的开发模式210

6.2.2 生物蛋白纤维的开发模式211

6.2.3 聚乳酸纤维的开发模式212

6.3 可降解环保农业生产资料使用的发展模式213

6.3.1 腐植酸可降解液态地膜213

6.3.2 淀粉基可降解塑料地膜214

6.3.3 生物柴油214

6.3.4 燃料乙醇219

6.4 再循环链接案例——以贵港为例229

6.4.1 有机肥—有机甘蔗—有机糖229

6.4.2 废醪液制复合肥230

第7章 再思考原则运用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231

7.1.1 无公害食品232

7.1 生产安全食品的发展模式232

7.1.2 绿色食品235

7.1.3 有机食品251

7.2 开发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258

7.2.1 立体农业259

7.2.2 观光农业264

7.2.3 生态农业的发展案例——北京市蟹岛度假村266

第8章 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272

8.1.1 高效种植模式273

8.1 种植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273

8.1.2 生物物种共生生态型274

8.2 林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276

8.2.1 农林复合型发展模式277

8.2.2 造纸业发展模式281

8.2.3 竹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84

8.3 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287

8.3.1 草畜业循环模式289

8.3.2 立体循环养殖模式292

8.3.3 规模化养殖场模式295

8.4 水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306

8.4.1 水产养殖循环经济模式308

8.4.2 水产捕捞循环经济模式311

8.4.3 农牧渔综合种养型循环经济模式312

第9章 农业循环经济的企业、区域及社会发展模式315

9.1 农业循环经济的企业发展模式317

9.1.1 循环经济与企业的关系319

9.1.2 农业循环经济的企业模式327

9.2 农业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335

9.2.1 区域发展模式336

9.2.2 农业循环经济园区模式342

9.2.3 农业产业集群模式347

9.2.4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贵州模式349

9.2.5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武汉模式354

9.3 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发展模式356

9.3.1 社会层面循环经济的领域357

9.3.2 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系统模式360

9.3.3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361

第10章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及其政策建议369

10.1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传统理念369

10.1.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循环经济发展370

10.1.2 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理念375

10.2 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378

10.2.1 构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379

10.2.2 建立绿色GDP考评制度382

10.2.3 健全循环经济意识的全民绿色教育体系387

10.2.4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389

10.2.5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绿色技术支撑394

10.2.6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社会服务体系396

10.3 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398

10.3.1 推广农业循环经济试点398

10.3.2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培植机制399

10.3.3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机制403

参考文献407

后记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