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utoCAD 2006/2007机械设计提高 中文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AutoCAD 2006/2007机械设计提高 中文版
  • 二代龙震工作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3131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558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AutoCAD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AutoCAD 2006/2007机械设计提高 中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立体观念和画图环境的设置1

第1篇 AutoCAD立体画图篇1

1.1 立体设计的主流概念2

1.2 计算机画立体图的理论依据3

1.2.1 边界表示法表示的实体模型3

1.2.2 建构实体几何表示法表示的实体模型6

1.2.3 边界表示法(B-Reps)和建构实体几何表示法(CSG)的比较8

1.3 本书要强调的立体制图重点和方向9

1.4 立体制图的正确概念9

1.5 立体坐标输入方式10

1.5.1 球面坐标10

1.6.1 设置渲染图形的显示平滑度11

1.5.2 柱面坐标11

1.6 和立体画图有关的系统设置11

1.6.2 设置3D图形的线框架构13

1.6.3 设置处理3D图形的原则14

1.6.4 设置隐藏线的线型15

习题16

第2章 基本的立体画图命令和视图命令19

2.1 基本的立体画图命令20

2.1.1 REGION(创建面域命令)20

2.1.2 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21

2.2 立体视图的控制25

2.2.1 选择三维视图(集合DDVPOINT、VPOINT、PLAN与VIEW等命令)25

2.2.2 HIDE(消隐命令)27

2.2.3 SHADEMODE(着色模式命令)28

2.2.4 3DORBIT(在空间中随心所欲翻转的命令)31

2.2.5 CAMERA(设置照相机位置点命令)34

2.2.6 VIEW(创建视图命令)34

习题36

第3章 提高级立体画图39

3.1 提高级立体画图命令40

3.1.1 EXTRUDE(拉伸立体图形命令)40

3.1.2 ROTATE3D(空间旋转命令)41

3.1.3 MIRROR3D(空间镜像命令)44

3.1.4 3DARRAY(空间阵列命令)46

3.1.5 INTERFERE(干涉命令)48

3.1.6 REVOLVE(回转命令)49

3.1.7 SLICE(3D剖切命令)51

3.1.8 SECTION(剖面命令)54

3.1.9 UNION(并集命令)55

3.1.10 SUBTRACT(差集命令)55

3.1.11 INTERSECT(交集命令)56

3.1.12 FILLET(修立体圆角命令)57

3.1.13 CHAMFER(修立体倒角命令)58

3.1.14 ALIGN(空间对齐命令)58

3.2 UCS坐标系的概念60

3.2.1 世界坐标系(WCS)60

3.2.2 UCSICON(UCS图标控制命令)62

3.2.3 用户坐标系(UCS)63

3.2.4 UCS(定义用户坐标系命令)65

3.3 简单的立体画图68

3.3.1 简单范例一(单纯引伸)69

3.3.2 简单范例二(复合物体和定位)71

3.3.3 简单范例三(真实的立体尺寸标注)74

3.4 提高级立体画图76

3.4.1 提高级范例一77

3.4.2 提高级范例二78

3.4.3 提高级范例三80

3.4.4 提高级范例四82

3.4.5 提高级范例五83

习题85

第4章 基本的立体几何画图89

4.1 立体画图的能力90

4.2 立体几何92

4.2.1 正多面体之正四面体92

4.2.2 正多面体之正十二面体93

4.2.3 正多面柱之三角形多面柱95

4.2.4 正多面柱之五边形多面柱95

4.2.5 螺旋线的理论和绘制96

4.2.6 立体弹簧的绘制97

4.2.7 线球体之篮球98

4.2.8 线球体之排球101

4.2.9 线球体之棒球103

4.3 AutoCAD画不出来的立体图形104

4.4 图4-2所示的立体图解答105

习题106

第5章 事后立体编辑109

5.1 事后立体编辑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110

5.2 高级的立体编辑命令110

5.2.1 SOLIDEDIT-Face(SOLIDEDIT命令的面编辑)110

5.2.2 SOLIDEDIT-Edge(SOLIDEDIT命令的边缘编辑)115

5.2.3 SOLIDEDIT-Body(SOLIDEDIT命令的本体编辑)116

习题119

第6章 AutoCAD的材质贴附功能121

6.1 材质数据库与材质的贴附122

6.1.1 RMAT(材质附着命令)122

6.1.2 MATLIB(材质数据库命令)133

6.1.3 SHOWMAT(显示材质贴附命令)134

6.1.4 材质贴附的注意事项134

6.2 六个范例的材质贴附设置说明135

6.2.1 范例一的材质贴附设置说明136

6.2.2 范例二的材质贴附设置说明136

6.2.3 范例三的材质贴附设置说明136

6.2.4 范例四的材质贴附设置说明136

6.2.5 范例五的材质贴附设置说明137

6.2.6 范例六的材质贴附设置说明138

习题138

第7章 AutoCAD的灯光和场景功能139

7.1.1 LIGHT(灯光布置命令)140

7.1 灯光与场景的布置140

7.1.2 SCENE(定义场景命令)146

7.2 标准的灯光布置操作148

7.3 背景幕的概念155

7.4 第6章中范例的灯光布置实务156

7.4.1 范例一的灯光与背景幕布置156

7.4.2 范例二的灯光与背景幕布置158

7.4.3 范例三的灯光与背景幕布置159

7.4.4 范例四的灯光与背景幕布置160

7.4.5 范例五的灯光与背景幕布置161

7.4.6 范例六的灯光与背景幕布置163

习题166

7.5 在图中加上景物图166

第8章 AutoCAD的渲染功能167

8.1 有关渲染的命令168

8.1.1 RENDER(渲染命令)168

8.1.2 RPREF(设置渲染环境命令)174

8.1.3 BACKGROUND(设置渲染背景命令)174

8.1.4 FOG(雾效果设置命令)176

8.1.5 STATS(渲染状态报告命令)177

8.1.6 SETUV(调整渲染图形贴图坐标命令)177

8.1.7 三维场景的背景180

8.2 第6章范例的渲染条件设置说明181

8.3 立体画图后的延伸应用182

8.3.2 渲染图后续处理183

8.3.1 抓图的方式183

8.3.3 Photoshop后期处理186

8.3.4 Word排版187

8.3.5 Powerpoint简报插入189

习题190

第2篇 布局191

第9章 布局的观念、应用和打印191

9.1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192

9.2 AutoCAD的布局功能操作193

9.2.1 新建布局193

9.2.2 重命名布局194

9.2.4 复制与移动布局195

9.2.3 删除布局195

9.2.5 切换布局197

9.2.6 选择布局进行打印197

9.2.7 循环选择布局197

9.3 和视口有关的命令197

9.3.1 VPORTS(定义视口命令)197

9.3.2 范例一(创建规则视口)198

9.3.3 范例二(创建不规则视口)199

9.3.4 范例三(创建三视图视口)202

9.3.5 范例四(创建不同画图比例的视口)206

9.3.6 VPLAYER(设置视口图层可见性命令)211

9.4 布局的打印212

9.4.1 隐线消除的开关212

9.4.3 正式打印操作213

9.4.2 视口框的开关213

9.4.4 页面设置管理器的应用214

习题215

第10章 从立体设计出发的制图法(3D转2D)217

10.1 3D转2D的方法(SOLVIEW命令和SOLPROF命令)218

10.2 SOLDRAW命令和SOLPROF命令的差异225

10.3 3D转2D的原理分析226

10.4 注意事项227

习题228

第3篇 AutoCAD数据库链接篇229

第11章 AutoCAD的属性块定义和数据库链接229

11.1 AutoCAD数据库的发展230

11.2 传统的AutoCAD的数据库链接功能(属性链接)231

11.2.1 ATTDEF(属性定义命令)231

11.2.2 ATTDISP(显示属性值命令)232

11.2.3 -ATTEDIT(属性编辑命令行命令)233

11.2.4 BATTMAN(块属性管理器命令)234

11.2.5 ATTEXT(属性提取命令)235

11.2.6 ATTREDEF(重新定义属性命令)236

11.3 属性数据链接实作范例237

11.4 属性提取241

11.4.1 属性提取的格式241

11.4.2 样板文件242

11.4.4 属性提取244

11.4.3 创建样板文件244

11.4.5 数据库软件的链接245

11.5 属性块的实际应用——表面粗糙度248

11.5.1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位置253

11.5.2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向255

11.5.3 表面粗糙度标注的省略255

11.5.4 分段不同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标注256

11.5.5 表面处理表面粗糙度的标注256

11.5.6 使用代表字的表面粗糙度标注257

11.5.7 表面粗糙度标注时应该避免的情况257

11.5.8 常用机件的表面粗糙度标注257

11.5.9 表面粗糙度属性全局块的制作258

11.6 本章常见问题探讨262

习题263

第12章 AutoCAD的新数据库链接功能265

12.1 前言266

12.2 AutoCAD的新数据库链接266

12.2.1 一个数据库链接实例267

12.2.2 实作前的认识267

12.2.3 在AutoCAD里操作数据库链接(使用DBCONNECT命令)269

12.2.4 创建新的链接274

12.2.5 创建新的链接样板276

12.2.6 配合新标签的链接277

12.2.7 创建新的查询标签280

12.3 小结282

12.2.8 输出样板282

习题283

第13章 收集材料表到Excel电子表格里285

13.1 前言286

13.2 图的属性定义设计286

13.3 将零件属性取出到Excel的Visual Basic程序287

13.4 从Excel里取出已修正的零件表数据到AutoCAD图上291

习题294

第14章 动态块设计295

14.1 设计动态块的基本程序296

14.2 动态块实作范例301

14.2.1 移动动态块301

14.2.2 缩放动态块304

14.2.3 拉伸动态块305

14.2.4 极轴拉伸动态块307

14.2.5 旋转和查寻动态块311

14.2.6 翻转动态块314

14.2.7 阵列动态块315

14.2.8 对齐动态块317

14.3 中级动态块设计318

14.3.1 法兰动态块的设计318

14.3.2 动态块的可见性应用321

14.4 专业的动态块设计322

14.4.1 动态块规划322

14.4.3 块元素的协同工作方式324

14.4.2 在块编辑器中绘制几何图形324

14.4.4 加入参数和动作325

14.4.5 定义动态块的操控方式328

14.4.6 保存并测试块328

14.4.7 讨论329

14.5 将动态块放入工具选项板330

14.6 动态块点评331

14.7 乘数的补充范例332

习题334

第4篇 AutoCAD设计篇335

第15章 布局规划、工具栏、幻灯片和工具选项板的设计335

15.1.2 创建专业性需求的画图环境和加载流程336

15.1.1 布局336

15.1 重要的设计布局规划概念336

15.1.3 简化AutoCAD现有的命令菜单选项339

15.1.4 弥补AutoCAD现有的一般性命令功能的不足339

15.1.5 创建专业性命令功能339

15.1.6 与输入设备的配合340

15.2 TOOLBAR/TBCONFIG/CUI(自定义工具栏命令)341

15.3 幻灯片设计348

15.3.1 MSLIDE(创建幻灯片命令)348

15.3.2 VSLIDE(放映幻灯片命令)349

15.3.3 幻灯片配合脚本文件的自动放映范例349

15.3.4 供图像菜单用的幻灯片制作350

15.4 SCRIPT命令354

15.5 工具选项板的设计356

15.5.1 选项板的自定义方式356

15.5.2 块的工具选项板设计357

15.5.3 图案填充的工具选项板设计359

15.5.4 创建命令工具(包括宏程序)360

15.5.5 工具选项板的其他功能361

习题362

第16章 ACAD.pgp文件、快捷键、线型、填充图案和型文件的设计363

16.1 ACAD.pgp文件的设计364

16.1.1 定义要使用的外部过程调用364

16.1.2 定义常用命令的缩写366

16.2 定义快捷键366

16.3 创建及修改线型文件(ACAD.lin)368

16.4 创建填充图案369

16.4.1 制作与使用自定义图案370

16.4.2 自定义图案372

16.4.3 如何使用自定义图案372

16.5 创建型文件373

习题374

第17章 AutoCAD的菜单设计375

17.1 自行设计AutoCAD菜单376

17.1.1 菜单文件的类型和新旧版变化376

17.1.2 主cui文件与局部cui文件的意义377

17.2 cui文件的内部结构377

17.2.2 自定义工作区378

17.2.1 菜单文件名称定义区378

17.2.3 按键定义区380

17.2.4 下拉式菜单和快捷菜单定义区381

17.2.5 工具栏定义区、图像菜单定义区和屏幕菜单定义区383

17.2.6 LISP文件加载区383

17.2.7 数字化仪菜单定义区384

17.2.8 数字化仪规划命令(TABLET)和描图设置387

17.2.9 快捷键定义区390

17.3 整体范例391

17.3.1 目录架构391

17.3.2 菜单的划分392

17.3.3 主cui文件393

17.3.4 NEWADD.mnu局部cui文件398

17.3.5 MM.mnu局部cui文件400

17.3.6 工具栏设计工艺403

17.3.7 数字化仪面板设计工艺403

17.3.7.1 12英寸数字化仪设计403

17.3.7.2 5英寸数字化仪设计405

17.3.8 LISP程序的加载408

17.3.9 局部cui文件的加挂409

17.4 本章范例的运作方式410

17.4.1 文件查寻的设置410

17.4.2 安放工具栏410

17.4.3 设置数字化仪410

17.5 设计心得411

17.4.4 运行方法411

习题412

第5篇 制图管理篇413

第18章 计算机制图管理和PDM技术413

18.1 前言414

18.2 创建规范414

18.2.1 统一质量规范类414

18.2.2 限制规范类419

18.3 AutoCAD的CAD标准功能419

18.3.1 STANDARDS(CAD标准命令)420

18.4 MIS和CIM系统421

18.3.2 CHECKSTANDARDS(检查CAD标准命令)421

18.4.1 MIS系统422

18.4.2 CIM系统422

18.4.3 MIS系统与CIM系统的关系424

18.5 PDM的管理发展424

18.5.1 PDM的定义425

18.5.2 PDM的效益425

18.5.3 PDM的使用者426

18.5.4 PDM的技术发展历程427

18.6 PDM技术分析428

18.6.1 PDM的系统架构428

18.6.2 PDM系统的基本技术特征429

18.6.3 PDM的新技术429

18.7 小结431

习题432

第6篇 立体建模实作篇433

第19章 立体建模综合实作433

19.1 前言434

19.2 中间泵体434

19.3 调节杆435

19.4 栓罩435

19.5 阀盖436

19.6 弹簧437

19.7 弹簧压盖438

19.9 螺塞和衬套439

19.8 阀瓣439

19.10 轴440

19.11 轴套440

19.12 光轴441

19.13 泵盖441

19.14 泵体442

19.15 主动/从动正齿轮443

19.16 衬套444

19.17 垫片444

19.18 分解图445

19.19 整体组装图446

习题446

第20章 AutoCAD 2007新增功能449

20.1 前言450

20.2 用户界面方面的新增功能451

20.3 3D建模和编辑方面的新增功能452

20.3.1 创建3D基本图形452

20.3.2 创建多段体(POLYSOLID命令)453

20.3.3 创建螺旋线(HELIX命令)454

20.3.4 创建实体和曲面455

20.3.5 创建平面曲面(PLANESURF命令)462

20.3.6 通过加厚来创建实体(THICKEN命令)463

20.3.7 选择和操作子对象463

20.3.8 夹点编辑工具(3DMOVE和3DROTATE命令)465

20.3.9 增添边和面(IMPRINT命令)467

20.3.10 加强后的剖切(SLICE命令)468

20.4 创建和操作截面469

20.4.1 创建截面(SECTIONPLANE命令)469

20.4.2 生成2D或3D截面块473

20.5 建模辅助工具方面的新增功能474

20.5.1 动态UCS功能(DUCS钮)475

20.5.2 新的矩形栅格辅助工具476

20.5.3 其他辅助功能的改善477

20.6 和光源、材质有关的功能477

20.6.1 光源滑块477

20.6.2 改善后的材质贴附(MATERIALS命令)478

20.6.3 应用选项板上的材质482

20.6.5 调整贴图(MATERIALMAP命令)483

20.6.4 随层附着(MATERIALATTACH命令)483

20.7 使用新的视觉样式484

20.8 渲染默认490

20.9 和相机、3D动画有关的功能494

20.9.1 加强的相机功能(CAMERA命令)494

20.9.2 漫游(3DWALK命令)和飞行(3DFLY命令)496

20.9.3 定义相机路径(ANIPATH命令)497

20.10 简化发布工作流程500

附录A AutoCAD 2006常用系统变量501

附录B SnagIt软件的操作说明503

B.1 概论504

B.2 SnagIt7的界面504

B.3.1 新增轮廓向导的设置505

B.3 SnagIt的抓图功能505

B.4 SnagIt的文字抓捕功能510

B.5 SnagIt的视频捕获功能511

B.6 SnagIt的网页抓取功能512

B.7 图像的编辑513

B.7.1 SnagIt工作室513

B.7.2 SnagIt图像编辑器514

B.7.3 批次转换图像和目录浏览器517

B.8 SnagIt的图像管理519

B.9 其他工具522

附录C 本书习题解答的下载和问题咨询方式说明525

C.1 本书习题解答的下载方式说明526

C.2 本书技术咨询的操作方式说明5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