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不请律师同样胜 行政官司自助完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石燕捷,王玉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226480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不请律师同样胜 行政官司自助完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针对病情下药方——自己的行政官司适合自助吗1
一、“投石问路”——打行政官司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民有冤屈如何申2
怎样区分行政官司和民事官司3
怎样区分行政官司和刑事官司4
行政官司与民事官司的密切关系6
二、“这事自己能搞定”——什么样的行政官司适合自助官司的类型是否适合自助8
对手是否容易对付9
自己有没有相应的时间和能力10
案件对自己的重要程度13
处理争议的机关是否适合自助14
调查取证方面的难易程度15
法律关系是否复杂15
双方分歧和争议的大小16
败诉风险的大小16
是否可以申请法律援助17
第二章 打好地基再盖房——打行政官司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19
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方面的分析准备事实经过20
争议焦点20
对方当事人21
二、“法律如何规定?”——法律方面的分析准备我国法律包含的基本种类22
不同法律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22
行政官司涉及的法律有哪些特点23
不同法律文件在不同程序中的地位24
查阅了解法律的途径25
阅读理解法律的窍门26
案例的妙用28
三、“选准道路再出发”——维权程序的选择行政官司具有哪些维权程序29
行政诉讼程序的特点30
信访程序的特点32
行政复议程序的特点32
不同维权程序的优劣分析34
“先复议,再诉讼”可以带来哪些后果35
当事人选择维权程序时应当考虑的因素36
几种案件维权程序的选择38
四、“磨刀不误砍柴功”——启动维权程序的基本准备选择受诉机关39
文书资料准备40
分析对手策略40
预备应变措施41
做好心理调适41
选择维权时机42
五、“打官司要告对人”——选择行政官司的被告行政官司的被告有哪些特点43
行政官司的被告包括哪些基本种类46
哪些个人和组织不能作为行政官司的被告47
六、“有‘的’才好放‘矢’”——分析行政官司的对象行政行为有什么特征48
什么样的行政行为不合法49
行政行为具有什么样的效力50
行政行为包括哪些种类51
七、“入乡问俗”——了解行政官司的有关规则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原则55
行政官司的缺席判决58
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原则59
违反法庭规则的后果以及救济手段59
八、兵马未动、状纸先行——行政官司法律文书的写作行政法律文书的基本种类62
法律文书的语言特点62
具体法律文书的写作63
九、有理还需有据——证据的收集和处理技巧收集证据前应进行哪些准备75
取证前应当进行哪些心理调整76
取证时应当采取的步骤77
调查取证的有关注意事项78
第三章 找领导部门说理去——信访与复议的妙用80
一、“击鼓鸣冤”——信访维权程序什么是信访81
信访维权程序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81
信访人应当向谁提出信访要求82
信访人应当通过什么渠道和方法提出信访要求83
信访人对什么样的事项可以进行信访84
信访机构不受理哪些信访事项85
信访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则86
信访人不应实施哪些行为87
政府信访机构如何处理信访请求88
对于哪些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89
信访机关办理信访事项应当遵守的基本要求90
信访机构应当如何对信访事项进行督办91
信访人不服信访处理意见怎样获得救济91
二、“行政系统内部的纠错”——行政复议程序什么是行政复议92
行政复议具有哪些作用93
对于哪些事项可以提起行政争议94
行政机关不受理哪些行政争议98
行政复议案件如何管辖99
当事人应当如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100
行政复议机关如何受理当事人的复议申请101
行政复议活动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02
复议机关应当如何处理行政复议104
行政机关的复议决定及其效力105
第四章 一鼓作气,旗开得胜——行政诉讼一审程序108
一、“这事法院能管吗”——行政诉讼的特点和受案范围什么是行政诉讼109
行政诉讼应当实行哪些基本制度110
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哪些行政官司110
人民法院不受理哪些行政诉讼官司113
二、“打官司要找对门”——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管辖应该选择哪个级别的法院起诉?116
应该选择哪个地区的人民法院起诉?118
行政官司管辖中的其他处理原则119
三、“谁去告?去告谁?”——行政诉讼的当事人行政官司原告应当具备哪些条件121
原告资格如何转移122
行政诉讼中几个特殊类型的原告123
行政诉讼被告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24
几种特殊情形下被告的具体确认125
行政诉讼中第三人有哪些特征127
行政诉讼第三人包括哪些种类128
四、“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什么是行政诉讼的证据129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130
行政官司中举证责任如何承担131
行政官司中原告承担哪些证明责任132
行政官司被告的举证责任133
行政诉讼的举证期限135
人民法院收集证据的原则137
当事人提供证据应遵循的要求138
如何申请人民法院调取和保全证据140
行政官司中鉴定结论的处理142
行政官司中的现场勘验143
行政官司中证据的审核方法143
行政官司中证据的证明力认定规则144
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规则147
五、“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行政官司如何起诉和受理原告起诉时的注意事项150
原告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限要求154
当事人延误起诉期限后如何救济155
哪些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起诉156
具有哪些情况的起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157
六、“无规矩不成方圆”——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人民法院审理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159
行政官司的基本庭审程序161
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163
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行政诉讼的裁判结果行政官司的第一审判决的种类以及适用条件164
行政诉讼的裁定168
八、“让损失得到补偿”——行政诉讼的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169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条件170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172
九、“把纸上的权利‘变现’”——行政官司中的执行问题行政诉讼中执行的涵义173
行政诉讼执行中的执行机关174
人民法院的执行管辖权175
申请执行应当具备哪些条件176
行政官司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执行措施179
第五章 力大不如招数妙——行政诉讼技巧盘点181
一、“瞄准‘破绽’就出招”——质证的策略与技巧质证时应当注意的重点问题182
质证的基本策略与技巧183
辨别伪证的方法与技巧184
不同种类证据的质证技巧185
二、“好胳膊好腿不如一张好嘴”——辩论技巧辩论应当具备的基本功188
辩论中的谋略及具体运用189
最后发言的妙用191
三、“有备才能无患”——辩论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辩论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191
善于抓住和利用矛盾192
深入浅出、生动形象192
语言表达要注重方式192
说理也要讲究策略193
把握主攻方向,切忌偏离主题194
四、“四两拨千斤的诀窍”——行政诉讼的其他技巧如何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194
当事人如何申请回避195
如何使案件延期审理、中止审理和终结诉讼198
当事人应如何行使撤诉权利200
如何申请财产保全202
行政官司的先予执行203
第六章 卷土重来未可知——行政诉讼的二审和再审技巧205
一、“不服就要上诉”——行政诉讼的二审程序二审有哪些不同于一审的特点206
上诉需要什么条件207
怎样递交上诉状208
人民法院如何受理上诉案件209
二审案件的审理方式209
二审的处理程序210
二审案件的处理结果211
二、“有错必纠”——行政诉讼的再审程序生效的判决、裁定有错误时应当怎么救济213
提起再审的基本途径有哪些214
再审案件的立案如何管辖215
当事人申请再审需要遵循哪些基本要求215
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应当提交的基本材料216
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申诉如何审查处理217
哪些情形下人民法院应裁定进行再审217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哪些再审申请或者申诉218
人民检察院应当如何受理当事人的申诉218
人民检察院的立案程序219
在哪些情况下人民检察院会作出不抗诉决定219
什么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应当抗诉220
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221
再审案件的审判组织222
再审提起后原判决或者裁定的效力222
再审行政案件的裁决222
再审案件的审理期限223
第七章 切身利益的维护——几种常见行政官司中的技巧225
一、“凭什么罚我”——行政处罚官司什么是行政处罚226
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哪些原则227
我国的行政处罚包括哪些种类230
如何设定的行政处罚才合法233
哪些单位有权实施行政处罚234
行政处罚案件如何管辖235
实施行政处罚需要哪些条件236
在什么情况下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38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应当遵循的要求238
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应当遵循哪些要求240
受处罚人的听证权利241
二、“违法行政的代价”——行政赔偿官司申请行政赔偿需要什么条件242
行政机关应当对哪些行为承担赔偿责任243
什么情况下行政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244
行政赔偿的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245
哪些人有权利提出行政赔偿请求246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如何确定247
行政赔偿的请求程序248
法院受理哪些行政赔偿诉讼249
行政赔偿如何确定管辖法院250
哪些人可以作为行政赔偿诉讼的当事人252
当事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应遵守的基本要求252
行政赔偿诉讼的审理特点253
三、“我有权获得批准”——行政许可官司什么是行政许255
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55
当事人应当如何申请行政许可257
行政机关应当怎样受理行政许可申请258
行政许可的审查和决定程序259
行政许可应当在什么期限作出260
行政许可如何组织听证261
行政许可如何变更和延续262
行政许可如何收取费用262
许可机关对被许可人享有哪些监督检查权263
行政许可如何撤销和注销265
行政许可相对人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66
行政许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66
行政许可官司的注意事项和诉讼技巧268
四、“谁说俺扰乱治安?”——治安管理处罚官司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269
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原则270
哪些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处罚272
对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应当给予的处罚274
对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违法行为应当给予的处罚276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278
治安管理处罚的调查程序283
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程序285
治安管理处罚的被处罚当事人享有哪些权利287
对行政拘留如何申请暂缓执行288
治安管理处罚官司的处理要点及技巧289
五、“凭什么拆我的房子”——城市房屋拆迁官司拆迁需要哪些前提条件290
被拆迁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290
拆迁应提供哪些补偿和安置291
拆迁人和政府不得具有哪些行为292
房屋拆迁如何估价292
附录:295
行政诉讼流程图295
行政官司常用法律法规:296
常用诉讼文书速查表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