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参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参考
  • 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750511497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参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胡锦涛同志讲话和中央文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部分论述一、科学发展观2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6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57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68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82

六、推动建设和谐世界84

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90

第二编 关于学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若干重要问题一、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11

1.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运而生111

2.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处于核心地位114

3.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18

4.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122

二、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126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126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第一次给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作了科学的定名129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化了对发展地位和作用的认识130

4.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深化了对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的认识131

5.科学发展观更新了发展的观念,深化了对发展内涵的认识132

6.科学发展观完善了发展的思路,深化了对我国发展道路的认识133

7.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认识134

8.科学发展观全面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135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137

1.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138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新概括141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拓展144

4.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146

5.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148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149

1.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达到新高度149

2.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151

3.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目标153

4.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156

五、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篇章158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党对科技作用的新认识158

2.首次界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160

3.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162

4.围绕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163

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新发展167

1.提出“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167

2.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容的新发展171

3.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173

1.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的概念,深刻阐述了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重大意义176

七、建设和谐世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篇章176

2.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科学内涵,对现阶段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作出了新的概括179

3.提出建设和谐世界,进一步指明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途径181

八、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篇章184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内在联系184

2.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186

3.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深化了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188

4.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190

5.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途径192

九、把学习和运用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落到实处194

1.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195

2.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人为本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辩证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197

3.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完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各项任务199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和谐发展提供坚强保证201

第三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若干重要文章和论点206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举措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206

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207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208

胡锦涛一系列战略思想内在的逻辑系统210

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21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阶段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的认识成果21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一系列战略思想的主题213

正确认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14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21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216

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218

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意义219

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理论创新中,处于核心位置221

从时代性、系统性、求实性看科学发展观的体系特征221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既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又对当代中国的问题作出了回答223

科学发展观的三个思想来源225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过227

科学发展观既以新的实践为基础又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实践227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表现为一个过程229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29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大意义:从发展的角度,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3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深刻总结233

科学发展观是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科学总结234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235

科学发展观深入回答了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236

科学发展观第一次形成了我们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实现了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飞跃237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与中国新的发展实践有机结合的崭新发展理念239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阐发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240

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提出,既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观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唯物史观在这一问题上的丰富和发展242

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242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时代判断、战略选择等都具有放眼世界的全球视野243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五个方面的发展245

科学发展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45

从五个方面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24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认识成果2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2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53

科学发展观从价值取向、建设途径、基本要求三方面指导构建和谐社会254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256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有统一的前提、价值取向、方法论和基本要求257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259

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60

辩证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五大关系261

建设和谐社会应当处理好的八大关系26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党领导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课题265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保证267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精神基石268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实现路径269

要结合当今世界的特点和结合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意义270

科学发展观是自主创新的旗帜272

建设创新型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27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274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论断,既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有关“三农”思想一脉相承,体现了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同时又有所发展、有所创新275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建设和谐社会到建设和谐世界277

“和谐世界”的四个基本国际关系特征278

和谐世界理念提出了新的国际秩序观279

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思想的长远价值取向280

和谐世界具有深刻的和合内涵281

中国路、中国梦、中国心282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指南283

要把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先进性战略思想统一起来理解,结合起来贯彻285

把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286

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旗帜28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288

第四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相关的概念和知识291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91

马克思列宁主义291

毛泽东思想292

邓小平理论29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93

以人为本293

发展294

发展观295

可持续发展29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297

生态成本297

循环经济298

绿色GDP299

人的全面发展300

五个统筹300

环境友好型社会301

资源节约型社会301

和谐社会的标准302

和谐社会3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03

社会公平304

社会政策306

社会福利306

社会保障307

社会可持续发展307

二元结构307

社会二元体系论308

人类发展指数(HDI)308

荣辱观309

幸福指数310

企业的社会责任3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12

全球化意识形态312

西方马克思主义313

新自由主义314

华盛顿共识316

圣地亚哥共识317

求真务实317

创新318

国家创新体系319

创新型国家319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320

现代农业320

第五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考察322

一、关于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322

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论述和全会达成的共识326

三、六中全会后概念的运用、解读和认识的深化329

四、中共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硕成果的系统总结333

五、中苏两党争论中毛泽东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34

六、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广泛应用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