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生物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生物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553899.jpg)
- 孙跃武,刘鹏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975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古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生物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古生物学研究内容1
第二节 古生物学研究对象1
一、化石的形成条件1
第一章 总论1
二、化石的形成过程2
三、化石的保存类型3
第三节 古生物的分类与命名4
一、古生物的分类4
四、化石的采集4
二、古生物的命名7
三、古生物的描记8
第二章 生物演化11
第一节 生命起源11
一、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11
二、生命起源的过程11
三、细胞的演化11
三、自然选择与适应13
二、突变和遗传漂变13
第二节 生物的微观进化13
一、居群13
第三节 生物的宏观进化15
一、物种的形成15
二、生物宏观进化的方式17
三、生物进化的趋势18
第四节 生物的绝灭与复苏20
一、生物的绝灭20
二、生物的复苏21
三、新灾变论22
第三章 原生生物界23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Protozoa)23
一、放射虫亚纲(Radiolaria)23
二、有孔虫亚纲(Foraminifera)24
三、?目(Fusulinida)29
第二节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34
第四章 动物界36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36
一、概述36
二、珊瑚纲的分类37
三、皱纹珊瑚目(Rugosa)38
四、横板珊瑚目(Tabulata)44
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Mollusca)46
一、概述46
二、分类46
三、腹足纲(Gastropoda)47
四、双壳纲(Bivalvia)49
五、头足纲(Cephalopoda)55
第三节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67
一、概述67
二、三叶虫纲(Trilobita)67
三、介甲目(Conchostraca)75
四、介形亚纲(Ostracoda)76
五、昆虫纲(Insecta)77
第四节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80
一、概述80
二、无铰纲81
三、有铰纲81
四、生态85
第五节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88
一、海林檎纲(Cystoidea)88
二、海蕾纲(Blastoidea)88
三、海百合纲(Crinoidea)89
四、海胆纲(Echinoidea)90
第六节 牙形刺(Conodonts)92
一、形态92
二、集群与器官属93
三、古生态94
四、分类归属95
一、形态96
第七节 笔石纲(Graptolithina)96
二、分类100
三、演化及地史分布100
四、古生态104
第八节 脊索动物门(Chordata)105
一、无颌纲(Agnatha)106
二、鱼类(Pisces)106
三、两栖纲(Amphibia)108
四、爬行纲(Reptilia)109
五、鸟纲(Aves)112
六、哺乳纲(Mammalia)114
第五章 植物界118
第一节 蕨类植物119
一、无叶植物119
二、石松植物门(Lycophyta)119
三、楔叶植物门(Sphenophyta)122
四、真蕨植物门(Pteridophyta)124
五、前裸子植物门(Progymnospermophyta)128
第二节 裸子植物129
一、种子蕨植物门129
二、苏铁植物门130
三、银杏植物门130
四、松柏植物门134
五、买麻藤植物门134
第三节 被子植物136
二、孢子花粉的萌发器官137
第四节 孢子与花粉137
一、孢子花粉的形状、极性和对称性137
三、孢粉分类140
第六章 生物进化历程141
第一节 原核生物141
第二节 真核生物142
第三节 后生生物142
一、后生植物142
二、后生动物143
三、寒武纪大爆发144
第四节 陆生植物的起源及其演化147
一、叶的起源与分化148
二、中轴的分化148
三、繁殖器官的进化149
四、裸子植物的起源149
五、被子植物的起源150
第五节 脊椎动物的进化及人类的起源151
一、从无颌到有颌152
二、从水栖到陆栖152
三、羊膜卵的出现155
四、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155
五、人类的起源157
第七章 古生物学的应用159
第一节 生物地层学159
一、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理159
三、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对象160
二、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方法160
第二节 古生物地理学162
一、生物与环境162
二、隔离165
三、古生物地理的研究方法165
四、古生物地理区划166
一、气候因子168
二、生物的分异度与气候168
第三节 古气候学168
三、生物的演化、绝灭与古气候169
四、主要生物门类的气候条件169
五、生物的组织、构造与气候的关系171
第四节 古生态学173
一、现实主义原理和形态功能分析173
二、埋藏学分析175
三、群落古生态学177
四、全球碳循环与温室效应178
主要参考文献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