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资源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梁学庆,杨凤海,刘卫东主编(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823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土地资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地资源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土地资源学概述1
一、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和内涵1
二、土地资源学的学科性质1
第一章 绪论1
三、土地资源学研究对象2
四、土地资源学研究内容3
五、土地资源学与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4
第二节 土地资源学的产生与发展5
一、国外土地资源学研究概述6
二、中国土地资源学的创立与发展9
第三节 土地资源研究方法论11
一、作为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11
二、研究方法12
参考文献15
一、土地的概念与内涵16
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产生与特征16
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资源16
二、国土、自然资源、景观、环境的涵义18
三、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19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19
一、土地资源形成概述20
二、土地资源的演变规律22
三、人类与土地资源的相互影响24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功能与特征26
一、土地资源的功能26
二、土地资源的组成因素分类28
三、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29
第四节 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异34
一、土地的纬向地带性35
二、土地的经向地带性36
三、土地的垂直地带性37
四、土地资源地带性变异39
五、认识土地地带性的意义39
参考文献40
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分析42
第一节 土地资源气候组成要素42
一、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及作用42
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45
三、我国气候要素特征48
第二节 土地资源地学组成要素52
一、土地资源的地貌与地质构造特征52
二、土地资源的地质环境组成55
三、我国地形地貌环境分析56
第三节 土地资源水组成要素60
一、水的种类及水量60
二、水的运动及分布状态63
三、我国水资源分析64
第四节 土地资源土壤组成要素67
一、土壤的发生及其组成67
二、土壤类型与分布规律70
三、我国土壤分类与分布72
第五节 土地资源生物组成要素76
一、生物的形成与特征76
二、世界植被分类及分布77
三、植被与土地资源性状的关系79
四、土地中动物及其分布81
五、我国生物地带及其构成84
参考文献86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观87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观的作用87
一、可持续发展资源观是人类发展的需要87
二、可持续发展资源观对土地资源认识的作用88
三、可持续发展资源观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89
第二节 土地资源伦理观90
一、伦理与资源伦理观90
二、资源伦理观的发展与演变91
三、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92
四、关于资源伦理观的思考93
第三节 土地资源系统观97
一、系统与土地资源系统98
二、土地资源系统的时空特征98
三、土地资源系统观的指导意义100
第四节 土地资源价值观102
一、土地资源价值的再认识102
二、土地资源价值组成104
三、土地资源价值核算107
第五节 土地资源过程观108
一、土地资源过程观的视角和尺度108
二、土地资源过程109
三、土地资源演化过程的启示110
第六节 土地资源产权观111
一、土地资源产权的特殊性112
二、“公地的悲剧”所引发的讨论113
三、土地资源产权的明晰和安全114
参考文献115
第五章 土地类型调查117
第一节 土地类型概述117
一、土地类型分类与分级117
二、土地类型的形成120
第二节 土地类型分类123
一、分类原则123
二、国外土地类型分类系统125
三、中国土地类型分类系统128
一、土地类型结构131
第三节 土地类型结构与演替131
二、土地类型结构分析132
三、土地类型的演替136
第四节 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139
一、土地类型调查方法和内容140
二、土地类型划分方法143
三、土地类型图的编绘145
四、土地类型系列制图146
第五节 土地类型划分示例147
一、北京市自然地理特征和土地类型147
二、类型特征、适宜利用及用地构成150
三、土地类型结构分析153
参考文献155
第一节 土地利用调查和分类概述156
一、土地利用调查和分类研究的目的156
第六章 土地利用调查与分类156
二、土地利用调查和分类的任务157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158
第二节 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分析159
一、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方向159
二、土地利用结构分析163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168
一、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概述168
二、国外土地利用分类体系171
三、中国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174
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制图181
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描述181
二、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的一般方法182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183
第五节 土地资源监测和预警190
二、动态监测的工作程序191
一、动态监测的内容191
三、土地资源预警194
参考文献196
第七章 土地资源评价197
第一节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197
一、土地资源评价及其原则197
二、土地资源评价分类与评价方法199
三、土地资源评价的工作程序203
四、土地资源评价方法205
第二节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207
一、适宜性评价与《土地评价纲要》207
二、适宜性评价步骤与方法209
三、中国《土地资源图》评价体系及方法214
第三节 土地资源潜力评价215
一、潜力评价及其评价系统215
二、潜力评价步骤和方法218
三、对潜力评价的讨论221
第四节 土地资源经济评价221
一、经济评价及其作用222
二、经济评价的理论依据223
三、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224
四、经济评价的步骤225
五、土地经济评价常用的方法226
第五节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231
一、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原则231
二、城镇土地定级影响因素232
三、城镇土地定级程序233
四、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技术要点233
第六节 农用地分等定级234
一、农用地分等定级概述234
三、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技术方法236
二、农用地分等定级体系236
参考文献238
第八章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239
第一节 “3S”集成技术与土地信息系统239
一、“3S”技术的产生和发展239
二、土地信息系统及其网络工程242
三、土地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245
第二节 土地资源信息标准化249
一、土地资源信息标准化的意义249
二、土地资源信息标准化的内容250
三、土地资源信息标准化的原则251
四、土地资源信息标准化的目标252
第三节 区域土地信息系统252
一、系统总体设计框架252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253
三、土地资源数据库255
参考文献259
第九章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260
第一节 土地人口承载力概述260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涵义260
二、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本依据260
三、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由来和发展261
四、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思路262
五、土地生产潜力计算的常用方法262
第二节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估算(AEZ法)265
一、研究步骤265
二、作物生产力的计算267
三、FAO关于发展中国家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269
第三节 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269
一、研究内容270
二、研究方法270
三、基本结论272
四、我国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区域分析273
参考文献276
第十章 土地健康与资源安全评价277
第一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277
一、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277
二、LUCC对土地因素的影响278
三、LUCC的过程分析281
第二节 土地健康诊断和监测282
一、土地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282
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诊断283
三、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动态监测284
第三节 土地资源安全与国家生存模型287
一、土地资源安全的概念与特点287
三、土地资源的国家生存模型289
二、土地资源安全研究进展289
第四节 土地资源安全评价292
一、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的目标和类型292
二、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标准293
三、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294
四、土地资源安全等级和预警298
参考文献299
第十一章 中国土地资源与分区300
第一节 中国土地资源禀赋分析300
一、年代久远,结构复杂300
二、面积辽阔,自然类型丰富300
三、山地多、平地少,利用受限303
四、季风气候,干湿分布不均303
五、生物区系复杂,多样性丰富304
第二节 中国人地关系分析307
一、中国人地关系的时空分析307
二、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308
三、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分析310
第三节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313
一、土地资源利用结构313
二、耕地资源314
三、建设用地316
四、林地资源317
五、草地资源317
六、其他土地资源318
第四节 中国土地资源问题318
一、土地资源损失速率加快319
二、生物资源退化严重320
三、湿地与淡水资源告急322
四、土地资源环境恶化323
第五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战略325
一、战略目标325
二、具体对策326
第六节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332
一、我国土地分区研究概况333
二、我国土地资源分区方案336
三、分区概述337
参考文献340
第十二章 世界土地资源与分区342
第一节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342
一、世界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342
二、土地资源环境正在恶化345
三、土地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348
第二节 世界土地资源分区352
一、分区的依据和原则353
二、分区系统与命名355
三、分区概述357
参考文献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