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圆管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型圆管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528809.jpg)
- 张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9236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圆管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带式输送机的优越性1
1.1.1 结构特色1
第1章 概论1
1.1.2 经济效益2
1.2 带式输送机的发展历程3
1.3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绿色设计7
1.4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演变历史7
1.4.1 夹带式带式输送机7
1.4.2 波纹挡边带式输送机8
1.4.3 吊挂式圆管带式输送机11
1.4.4 蟒蛇式圆管带式输送机12
1.4.6 半圆转弯带式输送机13
1.4.5 同轴式圆管带式输送机13
1.4.7 圆管气垫式带式输送机14
1.4.8 管道式输送机16
1.4.9 其他16
1.5 圆管带式输送机分类16
1.5.1 中国式、日本式、德国式圆管带式输送机特性18
1.5.2 软质输送带圆管带式输送机(中国用)18
1.5.3 硬质输送带圆管带式输送机(日本、德国用)19
1.6 各国应用圆管带式输送机典型案例21
第2章 圆管带式输送机结构24
2.1 主体结构25
2.2 机架组合形式27
2.3.1 类型29
2.3 输送带29
2.3.2 成圆方式31
2.3.3 密封方式31
2.3.4 放置方式31
2.4 托辊33
2.5 机架34
2.6 附加部件35
2.7 驱动装置36
2.8 启动系统38
2.9 本机硬件在连续式输送机中所处位置38
第3章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计算40
3.1.2 计算功率P41
3.1.1 计算圆管带式输送机截面积A、带速v和管径D41
3.1 初步设计计算步骤41
3.1.3 计算有效张力Fu与最大张力T143
3.1.4 成圆损失47
3.1.5 输送带下垂度47
3.1.6 输送带层数的决定48
3.1.7 验算托辊载荷49
3.1.8 转弯半径的选用50
3.2 逐点计算法51
3.2.1 直线段阻力51
3.2.2 弯曲段阻力51
3.2.3 垂直段阻力53
3.3 多滚筒驱动公式53
3.4.1 圆管带式输送机驱动段长度54
3.4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中间摩擦驱动方式54
3.4.3 圆管带式输送机与中间摩擦驱动段长度的比较56
3.5 可伸缩可升降的圆管带式输送机56
3.4.2 中间摩擦驱动功率分配56
3.6 侧压力挤压法(扬森定理的应用)57
3.7 过渡段长度公式59
3.7.1 纤维带长长度计算公式59
3.7.2 钢丝绳芯带过渡段长度计算公式60
3.7.3 输送带过渡长度的设计计算方法60
3.8 圆管带式输送机应力测试法60
4.1.1 选择软启动和软停车的目的62
4.1.2 自动拉紧装置与软启动的配合62
4.1 理论依据62
第4章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62
4.1.3 启动时间和启动加速度曲线64
4.2 交流笼型电动机软启动器64
4.2.1 调速原理和调速方式64
4.2.2 调速方式的实现及技术特性65
4.2.3 变极调速65
4.2.4 串级调速67
4.2.5 变频调速67
4.2.6 转差率调速69
4.2.7 开关磁阻调速69
4.2.8 转子串电阻调速75
4.2.9 定子调压调速系统75
4.5 液体黏性传动80
4.3 YCT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80
4.4 液力偶合器调速系统80
4.6 电动机调速方式比较及参数整定84
4.7 电动机的保护方式86
4.7.1 电动机保护装置86
4.7.2 保护装置与异步电动机的协调配合87
4.8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88
4.8.1 圆管带式输送机启动和停车的状态描述88
4.8.2 刚性制动条件下带式输送机受力分析89
4.8.3 带式输送机使用软启动后其他特性90
4.8.4 圆管带式输送机几种软启动方式的比较90
4.8.6 带式输送机的黏弹性振动方程的建立91
4.8.5 带式输送机的动态分析与软启动设计91
4.8.7 带式输送机的加速度控制曲线92
第5章 输送带的选择94
5.1 输送带分类94
5.2 输送带结构95
5.3 带芯100
5.3.1 各种纤维性能比较100
5.3.2 编织方法对强度的影响102
5.3.3 带芯常用的纤维特性102
5.3.4 芳纶带芯103
5.3.5 织物芯骨架厚和质量103
5.4 输送机用最小滚筒直径104
5.3.6 钢丝绳芯质量104
5.3.7 织物带芯的最大运行张力104
5.5 输送带最大工作张力105
5.5.1 机械连接时的最大工作张力105
5.5.2 钢芯带具有最小覆盖胶厚的最大工作张力105
5.5.3 正常负荷下的最小带层数105
5.5.4 输送带的安全系数105
5.6 输送带的寿命与磨损关系108
5.7 输送带的黏弹性力学性能108
5.8 圆管式输送带技术规格109
5.8.1 产品技术规格109
5.7.2 输送带的弹性模量109
5.7.1 输送带的力学性能109
5.8.2 圆管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系列强度和质量112
5.9 输送带标准113
5.10 输送带制成磁性输送带的用途113
5.11 输送带连接法113
5.11.1 硫化连接法113
5.11.2 冷粘法114
6.1.3 三辊式116
6.1.2 二辊式116
6.1.4 四辊式116
6.1.5 六辊式116
6.1.1 一辊式116
6.1 托辊形式分类116
第6章 直线形托辊、弧形托辊和无缝托辊116
6.1.6 无缝托辊组117
6.1.7 多辊式118
6.1.8 成圆托辊118
6.2 托辊间距选择119
6.3 圆弧形托辊的材料选择120
6.4 托辊轴承121
6.4.1 轴承的选定121
6.4.2 滚动轴承分类121
6.4.3 轴承的安装122
6.5.2 负荷性质124
6.5.1 配合的选择124
6.5 滚动轴承的配合124
6.5.3 负荷大小125
6.5.4 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和形位公差125
6.6 轴承的拆卸、清洗125
6.7 轴承寿命的基本概念126
6.7.1 可计算的轴承寿命类别126
6.7.2 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126
6.7.3 滚动轴承的常用材料129
6.7.4 辨别轴承质量的常用方法129
6.8 托辊用陶瓷轴承129
6.8.1 材料力学性能130
6.8.2 陶瓷轴承安装要求130
6.8.3 全陶瓷深沟球轴承系列规格130
6.9 磁悬浮轴承131
7.1 滚筒分类和形式133
7.1.1 按驱动方式分类133
7.1.2 按轴承内孔大小分类133
7.1.3 按外形区分133
第7章 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和电动滚筒133
7.1.4 按功能区分134
7.1.5 按辐板结构分类135
7.2 滚筒规格135
7.2.1 传动滚筒基本直径和长度135
7.2.3 带宽同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匹配137
7.2.4 圆管带式输送机用大滚筒转弯轮最小尺寸137
7.2.2 改向滚筒外形尺寸137
7.3 圆管带式输送机滚筒的额定负荷139
7.3.1 圆管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负荷139
7.3.2 圆管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最大承载能力140
7.3.3 滚筒的外形尺寸和偏差140
7.4 圆管带式输送机滚筒损坏的应力141
7.4.1 滚筒表面输送带压力141
7.4.2 挠曲强度142
7.4.3 筒壳弯曲142
7.5 轴143
7.5.1 传动滚筒的轴143
7.5.2 传动滚筒轴的设计特点143
7.5.3 轴设计的程序143
7.5.4 轴上零件的定位144
7.5.5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力学性能146
7.6 轴的强度计算147
7.7 传动滚筒轴规格149
7.8 电动滚筒150
7.8.1 电动滚筒的作用150
7.8.2 电动滚筒行业标准150
7.8.3 电动滚筒功率计算151
7.8.4 电动滚筒转矩计算151
7.8.5 电动滚筒同改向滚筒直径匹配152
7.8.8 YDJD型调速电动滚筒153
7.8.10 微型电动滚筒153
7.8.9 YTBS型双筒皮电动滚筒系列153
7.8.7 YTH型减速滚筒153
7.8.6 变速轴承电动滚筒153
第8章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155
8.1 日本专利文件155
8.1.1 管形带传送机(本书改称输送机)155
8.1.2 管状带输送机158
8.2 美国专利文件162
8.3 中国专利文件167
8.3.1 一种垂直输送带提升机167
8.3.2 一种能伸缩能升降不扭转的新型圆管式胶带输送机168
8.3.3 圆管机用一种新型中间驱动装置172
8.3.4 气垫式圆管带式输送机175
8.3.5 圆管机用耐热高温胶带176
9.1 线路设计178
第9章 圆管带式输送机线路设计和机架材料178
9.2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线路180
9.2.1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设计问题180
9.2.2 大运量长距离输送机的驱动系统180
9.3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现代设计方法181
9.4 带式输送机布置准则181
9.4.1 通廊式182
9.4.2 室内布置式(垂直式圆管机)182
9.5 圆管带式输送机机架形式设计182
9.5.1 一辊式机架183
9.5.3 三辊式机架185
9.5.4 六辊式机架185
9.5.2 二辊式机架185
9.5.5 无缝托辊机架尺寸186
9.5 6 无缝六辊式机架计算尺寸186
9.5.7 固定圈安装无缝托辊实例188
9.5.8 三角形机架188
9.6 玻璃钢机架材料189
9.6.1 玻璃钢材料FRTP的优点189
9.6.2 玻璃钢材料FRTP的缺点190
9.6.3 玻璃纤维的特殊性能191
9.7 玻璃钢的生产方法和规格与用途191
9.7.1 生产方法191
9.7.2 玻璃钢FRTP拉挤型材的规格与用途192
9.8 拉挤玻璃钢型材特性193
9.9 正确使用玻纤增强材料195
第10章 拉紧装置、散料特性与清扫器197
10.1 拉紧装置197
10.1.1 输送带的应力与应变197
10.1.2 拉紧装置的功能197
10.1.3 分类198
10.1.4 拉力自动调整装置的原理198
10.1.5 应力式拉紧装置200
10.1.6 应变式拉紧装置202
10.1.7 液压自动拉紧装置的选择206
10.1.8 拉紧装置行程的确定207
10.2 物料特性209
10.2.1 圆管机输送物料在过渡段堆积角209
10.2.2 散料特性210
10.3 清扫器211
10.4 卸料器214
第11章 减速器的选用216
11.1 减速器的选用程序217
11.2 轮系分类217
11.3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218
11.4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219
11.5 混合轮系的传动比220
11.6 轮系的功用220
11.7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比221
11.8 谐波齿轮传动比221
11.10 定轴传动减速器的主要类型与特点222
11.9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比222
11.11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主要类型与特点223
11.12 渐开线齿轮平行轴定轴传动225
11.13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225
11.13.1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优点225
11.13.2 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构结构225
11.13.3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机构主要零件使用的材料227
11.13.4 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型号和规格227
11.14 摆动活齿减速器229
11.15 谐波齿轮传动230
11.15.1 选用程序232
11.15.2 安装使用与维护234
11.15.3 XB3型谐波齿轮组件的安装与使用234
11.16 摆线谐波减速器235
11.17 滚轮减速器236
11.18 变速传动轴承236
11.19 三环减速器239
11.19.1 三环减速器原理239
11.19.2 三环减速器特点240
11.19.3 存在的缺点244
第12章 联轴器、制动器、离合器和限止器的选用245
12.1 联轴器245
12.1.1 膜片联轴器245
12.1.2 梅花型联轴器245
12.1.3 鼓型齿式联轴器248
12.1.5 微型弹性膜片联轴器250
12.1.4 十字轴万向联轴器250
12.1.6 弹性管联轴器253
12.1.7 胀套型联轴器254
12.1.8 磁性联轴器256
12.1.9 高温磁力滑动轴承257
12.1.10 液力联轴器257
12.2 制动器257
12.2.1 电力液压式制动器258
12.2.2 盘式制动器258
12.2.3 电磁铁块制动器260
12.3 离合器260
12.3.1 封闭型组合离合器261
12.3.2 组合电磁离合制动器262
12.3.3 普通型制动器263
12.4 摩擦型转矩限止器264
12.4.1 钢珠转矩限止器264
12.4.2 应用范围265
第13章 电动机和电器的选择268
13.1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268
13.2 电动机启动频率270
13.3 电动机自带制动和逆止器结构270
13.4 各类交直流电动机270
13.4.1 交流电动机270
13.4.2 直流电动机271
13.5 Y3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272
13.6 YEZ系列锥形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275
13.7 SBA系列锥形绕组转子电机276
13.8 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276
13.8.1 概述276
13.8.2 KCD开关磁阻电动机安装及外形尺寸279
13.9 YCT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281
13.10 YCTD系列低电阻端环电磁调速电动机284
13.11 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286
13.12 减速电动机288
13.13.1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289
13.13.2 分类289
13.13 直线电机289
13.13.3 直线电机常用形式290
13.14 电器设备的选择294
13.14.1 国际防护等级标准(IP)和定义294
13.14.2 圆管带式输送机常用的电器设备分类295
13.14.3 开关类295
13.14.4 组合开关295
13.14.5 断路器类296
13.14.6 交流接触器类296
13.14.7 热过载继电器296
13.14.8 智能控制器296
13.15 小型圆管带式输送机用电动机启动器297
13.17 空气开关(即断路器类)298
13.16 圆管带式输送机用启动器298
13.18 数字显示电流继电器(EDCR)299
13.19 熔断器299
13.20 带式输送机配电设计300
第14章 给料系统设备302
14.1 分类302
14.2 胶带给料机302
14.2.1 特点302
14.2.2 输送量计算303
14.2.3 功率计算303
14.2.4 产品规格型号303
14.3.1 特点304
14.3 板式给料机304
14.3.2 给料能力计算305
14.3.3 功率计算305
14.3.4 产品规格型号305
14.4 往复式给料机305
14.4.1 特点306
14.4.2 给料量计算306
14.4.3 功率计算306
14.4.4 产品规格型号307
14.4.5 外形及尺寸307
14.5 电磁振动给料机308
14.5.1 产品规格型号308
14.5.2 特点309
14.5.3 给料能力计算309
14.5.4 电磁振动给料机溜槽310
14.6.1 特点311
14.6.2 输送量计算311
14.6 圆盘式给料机311
14.6.3 功率计算312
14.7 螺旋给料机312
14.7.1 特点312
14.7.2 输送量计算312
14.7.3 功率计算312
14.8 叶轮式给料机313
14.8.1 特点313
14.8.2 输送量计算313
14.9 管道型输送机314
14.9.1 特点314
14.8.4 产品规格型号314
14.8.3 功率计算314
14.9.2 输送量计算315
14.9.3 功率计算315
14.10 直接加料法315
14.10.1 分类315
14.10.2 水平插板闸门功率计算315
14.10.3 垂直插板闸门功率计算316
14.10.4 倾斜插板闸门功率计算316
14.10.5 水平和垂直插板承受的压力316
14.10.6 倾斜插板承受的压力316
14.11 闸(阀)门系列产品316
14.12 溜槽317
14.12.1 直线形溜槽的设计318
14.12.2 溜槽的倾角318
14.12.3 选择溜槽倾角时考虑的因素318
14.12.4 溜槽断面形状及尺寸319
14.12.5 溜槽的输送能力319
14.12.6 受料溜槽的新结构形式320
14.12.7 受料溜槽的参数选取320
第15章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维护、保养和回程带纠偏321
15.1 输送带跑偏调正法321
15.2 纤维芯输送带维修法323
15.3 输送带的储运与使用保养324
15.5.1 固定支座安装325
15.5 圆管带式输送机用电动滚筒安装325
15.4 安全实施规则325
15.5.2 无支座电动滚筒的安装326
15.5.3 带逆止器的电动滚筒安装326
15.5.4 电动滚筒用油326
15.5.5 电动滚筒的加油量与加油方法327
15.6 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327
15.7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制造、验收和安装操作标准328
15.7.1 垂直圆管带式输送机操作规程329
15.7.2 维护和保养329
15.7.3 冷粘接头法330
15.8 圆管带式输送机过渡段和回程段常见输送带跑偏故障330
参考文献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