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党政干部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报告 第1辑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党政干部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报告 第1辑 上
  •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编辑部编;梁丽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80640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文集;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党政干部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报告 第1辑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本辑特稿3

“十一五”时期改革开放总体部署 范恒山(国家发改委综合体制改革司司长)3

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认识和推动改革 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12

进一步改造我们的思维 王长江(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21

公平正义、社会秩序与政府治理 韩康(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26

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及立足点 吴忠民(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3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魏宏(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36

构建和谐社会要注重农民合法权益保护 朱保成(中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40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整体性政策框架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47

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杨临萍(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53

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 肖力 邢洪儒(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60

当今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陈雪薇(中共中央党校教授)67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柳建辉(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75

持之以恒地确立党员主体地位——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刘益飞(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教授)81

党的建设篇89

(1)先进性教育89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先进性建设规律的论述及其意义 马志强89

从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王文滋95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王正宁98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文家和101

从党的“细胞”论看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屠建业104

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郭克力108

思想与行动的统一——试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及其哲学含义 段绍炜111

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几个哲学问题 李登富 段雪松113

文化建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竭源泉 李鸿渊117

正确认识社会党及其“第三条道路”,在求同存异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先进性 姜中才120

先进文化与党的先进性 余大庆126

政党本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王宏132

先进性教育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种探讨式阐释 庄晓洁140

简论历史环境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影响 杨成龙 杨志强145

以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改革、完善和发展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杨庆炎15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实践发展的需要 赵江涛 陈立新 王建民156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回顾与路径选择 叶萍159

如何理解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 马福威163

科学发展党内民主 保持党的先进性 易福林167

新时期先进性建设的着力点 梅祖寿170

“五防”并举拒腐蚀 永葆党的先进性 席汇东173

应着眼五个努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刘焱华178

对新时期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基本途径的几点思考 陈宜兰181

深入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几种工作方法 刘再春184

“四不看四看”现象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尹书博187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保持党的先进性 艾国 胡海东190

继承延安时代的优良传统永葆党的先进性 刘建德 杜红荣194

借鉴企业管理机制模式 构建党组织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 孙恩恩198

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启示 陈怡20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举措——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的几点思考 高开华 张鸣204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 王江207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规律初探 傅珂209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刘永君213

先进性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途径 周云利219

建立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内化机制 彭忠信222

试析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在建立党员教育长效机制中的作用 邱素琴225

建立长效机制 永葆党员先进性 王永法 浮建海230

着力创新机制 着眼取得实效——关于县级司法行政系统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思考 吴祖贵233

必要量化 形象鲜明 有效监督 值得在建设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中借鉴和深化 郭庆安239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干部教育 宋筱改 赵长启 赵西侠242

基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胡剑波246

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我党的一项品牌战略 郭作起248

不断创新,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 徐元250

牢记历史经验 永葆党的先进性 姚源东254

共产党员的“鲜”与“先” 武百春261

全面提高党员素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 赵哲263

变革思维方式: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石 李丽 杨德成269

论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途径 王明龙271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矢志不移地坚定理想信念 刘世明274

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持五个信守 刘荣宽 高晓影276

浅谈如何规范党员行为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唐颖中 王佩英280

科学处理十二个关系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庹年玖 陈智勇282

从平凡与非凡的关系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李永胜288

牢记党的宗旨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苑来学291

持续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思考 杨雨 付世忠 邓明忠293

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要做到“五更五高” 刘大勇296

党员领导干部区别于普通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特征 陈家荪300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张建明303

科学发展观蕴涵的时代精神——当代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层面 钱超307

把握党课教育的要点 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刘庆法312

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几点思考 翟磊315

系统工程理论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杨石峰 谈浩 段利生318

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 全面提高广电队伍素质 王德鹏 张言伟323

新时期加强高校党校先进性建设的几点思考 刘治国326

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经常性的思考 袁素文329

建立企业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李海长332

紧密结合实际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昭通市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八点做法 杨立华33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张亚曦341

论新农村建设中党的先进性 吴昌华 吴继红 胡新龙346

巫山:“三招”破解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培训“三难” 许世雄349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益启示 林明通350

浅谈如何保持农村党员的先进性 李春耕353

努力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安全生产的实效上 吕福申 邱世霞360

推行积分制管理 永葆党员先进性 中共湖北省房县县委组织部363

党员干部要在构建和谐新疆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朱玺366

关于新形势下保持医院党员先进性的思考 卢建军369

破解理论建设难题的扛鼎之作——《理论工作要面向实际》解读 豆庆升372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之举——论制度建设与保持党的先进性 王寿林375

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 以新观念开发人力资源 张天山 张继军381

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命题的理论价值 张文斌385

(2)执政能力建设390

近几年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研究综述 耿春亮390

执政党执政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 姜开岩 刘耀中39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黄岩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实践与思考 林宁397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温峰400

积蓄和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对策的思考 崔献刚403

弘扬井冈山精神 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常胜 李仁生407

必须大力推进依法执政 韦泽洋409

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曾志勇415

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党校的作用 银河418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探索 吴志勇422

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邵云瑞 颜杰峰426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朱文伟432

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五要诀” 许洪亮435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的三个环节 邢克奎437

切实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杨振保440

优化班子结构 提升执政能力 陈训廷444

当前惩治有力 方显执政能力 董友珍450

民主制度、民主监督与民主教育——对江泽民民主思想的理解 王丽娟454

增强忧患意识 再添党旗光辉 费凡458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陈德峰461

六中全会 彰显执政为民宗旨 董振域469

(3)反腐倡廉473

反腐倡廉要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根本 杨学军473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定位的根本原则 吴澄清477

廉洁文化在反腐倡廉教育机制中的文化价值 唐海潇481

试论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基本对策 邓志军 崔国成484

党员监督约束机制浅析 陈礼龙488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推进反腐惩防体系建设 兰东492

浅谈领导干部监督失灵的原因与对策 何炳文496

用好“八法” 扎实推进执法监督工作 马锦生498

贯彻落实《条例》要求 切实加强党内监督 鲁以雄499

贯彻落实《条例》精神 牢固确立十个理念 周锦南504

加强干部监督工作 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唐时兵507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章 宋筱改508

积极探索党风廉政教育的新途径 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姜宏伟512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赵增彦516

论共产党人人格力量 龚光平519

论党性修养的时代精神 孙佑民521

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努力做团结和谐的模范 刘春葆525

论共产党员内在素养的培育 丁德富528

党政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四要” 龙兴跃531

我国转型时期商业腐败盛行的社会制度背景 罗义534

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郝建臻540

浅议互联网对我国政府过程社会监督系统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苏林波544

浅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校党性教育 杨耀来549

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思考 刘万振553

学习贯彻党章 坚持勤政廉政 缪光明555

略论江泽民同志的干部监督路径思想 胡赣江557

(4)基层党组织建设562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和建议 王职昂562

“三二二二”结构是县级党组织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论县级党的领导体制的民主化改革 霍宪森563

在发展基层民主中创新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以都江堰市开展“公开答辩”为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568

福建省莆田市创新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郑一凡573

围绕中心 服务发展 全面开创机关党的组织建设新局面——南京市市级机关党的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王文年576

找准位置 有所作为——西安供电局城南分局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初探 杨石峰 赵忠 陈尽善580

加强金山区党的思想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何庆兰 尹妮娜584

以“谈心”活动促进支部工作健康开展 王德鹏590

怎样做好与党员发展对象的谈话工作 张慧青 周宏宝592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机关党建工作 李书亮595

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 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途径 杨学志 王有为599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若干重要环节的实践与思考 陈建华603

论高等院校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 王捍政608

抓好党建工作创新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冯荣勤611

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白方 张方明616

与时俱进 大胆创新 切实增强民营企业主党员的党员意识 张翼飞621

龙门县采取“三心”工作法加强退居“二线”干部管理 徐奎光626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增强党的战斗力 丁慧 崔欣叶627

论加强党的凝聚力建设 罗仕清635

真正发挥好党内“三会”作用 苏阳63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实践探索与成功经验 徐世强643

试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根据及实现途径 许丽平650

论改善党政干部管理的三个关键环节 何智彬658

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长兴不衰的三个法宝 张荣生664

“黔驴之计”对干部选拔机制的启示 陈学胜674

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 段兴权675

新形势下加强专业技术干部管理的辩证思考 李平凡 闫寒678

增强庄严神圣的使命感 建好武装思想的主阵地 雷兆玉681

德才兼备是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韩帅 焦俊芳687

十六大党章是我们党执政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党章 邢家强690

论依章治党 戴者春695

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王淑梅700

科学发展观篇707

从哲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吴岩峻707

试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刘智华710

统筹协调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导向 汪鹏程715

发展不可一味追求空间拓展 张道航718

转变政府职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李鸿渊721

对怎样用市场化方法推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考 吴德义724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以科学用人观落实科学发展观 洪浩726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大力弘扬经济法律法规 李志久729

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孙忠英731

关于大连面向21世纪中期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的定位论证 李靖宇 马健735

展望“十一五”期间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滨海新区发展 于今743

发挥比较优势 立足特色竞争 着力加快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 陈锦标749

构建新型榆林能源化工基地 李玉华 杜晓燕 李景平753

贯彻科学发展观 全力提升省军区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田祖良762

对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于金凤767

从科学发展观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水平 周昌宝775

创新与实践:乡镇卫生院建设中的“黔江经验”析 周庆行 曾智778

高科技在竞争中发展 戚若文781

引领社会发展方向 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性要求 桂家友784

超常规跨越式经济发展模式思考 孙嘉润790

围绕“四合”抓合并 抓好合并促发展——衡山县开云、师古两乡镇合并的主要作法 廖金泉793

各国促进“中部崛起”的措施及其启示 秦尊文79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农牧区集中发展之路——对鄂尔多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思考 米万库804

和谐社会篇811

在提高整合组织资源能力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王川811

我的平衡观——析生态平衡与和谐社会 肖伟良816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董励华822

传统和谐思维的冷思考 张九海825

对建设和谐世界问题的几点思考 徐进829

解读“和谐” 许才文834

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张扬839

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兼论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唐家龙841

发展非政府组织 共建和谐社会 祝子庆847

关于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思考 王成龙850

和谐社会构建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公平与效率兼容 蓝庆新855

开创经济腾飞与社会和谐内在统一的发展之路——扬州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与思考 蒋伏虎862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构建北民大的和谐发展 段西宁(北方民族大学)868

民营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中亟待重视的几个突出问题 邹凤岭872

宁波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与实践 张永明877

争当行业排头兵 打造和谐新企业 朱文中886

调整各种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试论审计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谢作文889

继承传统道德 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 王增鑫894

履行警察职能 保障社会和谐 马运葆898

用科学的机制保障实现和谐拆迁——郑州市金水区燕庄村和谐拆迁体会 王铁良903

NGOs: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兴力量 李红利906

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孟新军909

发挥政协优势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贡献 张玉贤912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张世一9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论纲 涂勇916

和谐社会之宪政解读 李锋924

和谐社会与我们的选择 罗娜927

共青团是和谐社会的先行军 潘东敏931

坚持善待民众 构建和谐社会 路志平933

建立和谐社会的行政路径:政府与民众良性互动 廖翔慧935

论和谐社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陈泽939

社会主义和谐观与传统和谐观的联系和区别 陈晓莉942

推动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化解乡镇债务 荣玲946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全方位一流服务保障——淮坊海关2006年工作发展纪实 辛安949

行政执法部门机关党组织提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刍议 虞子健953

政策参与——实现社会和谐的有利资源 刘东杰958

创新工作机制 提高执政能力 为构建和谐如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耿荣泉960

把握政策方向推进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黄洁秋965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看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蔡克文967

构建和谐城市:杭州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和政策建议 徐祖荣974

论个人权利保护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张俊983

人品修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胡志鸿987

正副职和谐相处疏解 陈义胜991

财务行政制度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余红 龙外生995

创建和谐高校的若干思考 孙青峰998

论构建和谐党校 黄建辉1002

弘扬传统和谐文化 构建美好和谐社会 彭俊1008

社会主义荣辱观篇1015

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 王克群1015

儒家思想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论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 许铁 赵晶晶1019

荣与耻意义的探寻 曹先林1023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内涵与时代诉求 陈仁涛1028

国之四维 礼义廉耻 汪爱芝1039

道德的标尺 思想的灯塔 李成业1047

从信任半径的大小反思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周光凡1048

社会主义荣辱观离不开利益 王平1051

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 许敏亚1055

应当怎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傅珂1060

道德倡导与机制约束 苏建民 宋惠梅1065

领导干部要树立崇高的道德观 邓小明1067

论领导干部道德的特征 狄国忠1068

政绩是衡量领导干部荣辱观的重要标尺 钟陈辉1071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 薛玉娥1073

领导干部要在“干”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郭安1075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党员干部赌博的防治 刘余香1078

坚持“四个结合” 践行“八荣八耻” 袁新云1080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做到三个必须 钟志文 王河山1083

政府引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关键 王成新 吴美1086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建长效机制贵在抓制度落实 曾乐元1090

加强新时期农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裴前林1093

崇尚科学 服务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知荣辱慎用权 胡丹 张平1096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激发官兵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胡鹏1098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王良青1100

四川:运用远程教育平台深入学习“八荣八耻” 四川省委远程办1103

贯彻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唱响普格“合力兴县”主旋律 阿说日吉1105

把握四个主体 扎实推进荣辱观建设——高安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温智勇11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个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韩振方1119

社会主义新农村篇1119

发展与改革并重的新农村建设 闻新国1124

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宋学著112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突出四个“实” 王成平1130

突出三个强化 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杨桂林1133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周启昌 杨大政1136

运用系统思维方法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梁琴1139

正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 朱玺1143

新农村建设模式概述 王成吉 刘文辉1147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模式 孙佑民1153

革命老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探索——“赣州模式”与遵义“四在农家”之比较 韦生彬 杨仲林1159

以转变农民为着力点推动新农村建设 刘永斌1163

打造素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陈勇1167

培育新型农民的思考——以达州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为例 宋五一 曾鹰1170

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 熊主武1176

乡土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袁新云1178

如何解决农村人才外流,老小病弱留守农村的现状 何侍昌1181

中共早期农民干部的培养对构建新农村的启示 邱春林1186

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王军119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邹凤豪1194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谋求培养新型农民 丁越1196

驻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当好“四员” 陈凤群1199

新时期村级组织的“空巢”、“空缺”现象研究——基于鲁西北A村调查 秦广强1201

设岗定责 打造一片新天地 丁全刚 宋殿友1205

温岭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陈宗明1206

着力实施“三大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刘大勇1214

县区党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 于放 段树新1217

县域经济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促动机制分析 邓忠 田晓青1219

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 陈建 缪祝林1225

以产业发展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罗建极1229

坚持外向带动 推动产业升级 合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孙波 马明柱1233

创新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赵风全1236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工作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李春林1240

突破农民增收的体制障碍——以陕西省为例 郝小宝 陈合营1244

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构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陈诺125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张勇1254

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任伟方1257

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探 杜培林1261

建设新农村勿忘规范民宅建设 王明义1263

征地过程中的制度运作逻辑与村落发展——一个城中村土地征用的制度变迁及制度后果 高刚1266

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农村社区治安建设 王华华1272

关注农村污染态势 构建环境友好乡村 曹国选127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会组织的构建 张德瑞1282

民营企业进军农村文化产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李新市128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大有作为 赵炳林1292

改革创新篇1297

整合资源 构建社会化干部选任模式 吴雪丽1297

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基本特征剖析 卞彬1299

三大创新促发展——创新推动孟州发展调查 程传兴1304

论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理论界说 刘富钊1310

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中共山东菏泽市委党校调研组131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 林宁 肖洁1320

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徐元1324

树立创新理念 深化教学改革 雒建子1329

大城市城区基层党校教学改革的思考 王胜洪冯 辉汪灏1331

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的和谐模式 周晓唯1338

论统一城乡税制的必要性 徐理结1341

从市场经济看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辩证关系 胡代霞 付奉义1345

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净化企业发展环境——对我县涉企收费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肖汝宏1349

“论坛”必须规范和创新 徐进科1352

实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思考 黄禹康1354

论质量类行政执法中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证明力 梁立新 高国钧1358

烟台市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柳新华 董相志 李文平 张前程1362

论政府责任机制建设 孟卫东 司林波1372

明确价值意蕴 推动科学发展 陈洪泉1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