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徽州科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徽州科技](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525860.jpg)
- 张秉伦,胡化凯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2588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徽州科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第一章 徽州科技发展史概论1
一 兴学重教,经世致用7
二 徽商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9
三 徽州人的创新精神11
第二章 朱熹的自然观及其科学贡献17
第一节 格物致知与认识自然18
第二节 宇宙演化理论25
第三节 时空无限思想和地质变化思想30
第四节 农学思想34
第三章 数学43
第一节 商业数学与程大位《算法统宗》44
一 明代商业数学的发展与珠算的普及44
二 程大位及其《算法统宗》46
一 戴震学术渊源与特色60
第二节 戴震与清中叶中国传统数学复兴运动60
二 戴震复原“算经十书”62
三 戴震数学著作《策算》与《勾股割圜记》简介64
第三节 清中叶最具创造力的数学家汪莱66
一 汪莱学术生涯66
二 汪莱对方程理论的研究69
三 汪莱的球面三角研究73
四 汪莱关于三角学的研究76
五 P进位制、组合数学及其他77
第四节 罗士琳的数学贡献79
第四章 天文学83
第一节 杨光先与“康熙历狱”84
第二节 徽州考据学家的天文历法工作87
一 江永在天文历法方面的工作87
二 戴震的天文历法工作89
三 程瑶田、凌廷堪及俞正燮等的天文研究工作90
一 詹希元的五轮沙漏92
第三节 明至清前期徽州地区对天文仪器的研制92
二 齐彦槐及其天文仪器研制工作95
三 其他学者对天文仪器的研制97
第四节 郑复光对天文仪器的研究和介绍98
一 郑复光对望远镜的研制和使用98
二 郑复光对双反射八分仪的介绍和研究99
三 郑复光在天文仪器方面的其他工作100
第五章 地学103
第一节 程大昌在地学上的成就105
一 《禹贡》研究的突破和影响106
二 西北部边防地理研究的贡献108
三 《禹贡山川地理图》的学术价值110
第二节 徽州图经和罗愿《新安志》112
一 徽州图经112
二 《新安志》在地理学上的贡献118
三 《新安志》的地理学地位和影响122
第三节 祝穆《方舆胜览》的地理学贡献126
一 珍贵的宋代地志126
二 历史地理方面的贡献128
三 经济地理方面的贡献130
四 人文地理方面的贡献134
五 《方舆胜览》的作者问题讨论137
第四节 戴震的地理学研究与贡献139
一 戴震地理学研究活动纪事140
二 研究《水经注》的学术风格142
三 考订《水经注》的卓越贡献146
四 《水地记》的著述150
第五节 程瑶田地理学研究的成就151
一 程瑶田治学简述151
二 地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和特色153
三 《禹贡三江考》的学术贡献155
四 《水地小记》的学术价值156
第六节 明清徽州的方志学158
一 明清徽州方志纂修的概貌159
二 明清徽州方志学兴盛的背景160
三 明清徽州方志中的地学成就161
第六章 物理学与机械制作技术163
第一节 张志和《玄真子》中的物理知识164
一 对光与影的认识165
二 关于人造彩虹的实验167
三 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现象和视觉问题168
第二节 程大昌《演繁露》中的光学知识169
一 关于月光成因的辨析169
二 对色散现象的认识171
第三节 十二平均律的第一个知音——江永的乐律学研究173
第四节 戴震《考工记图》中的物理知识及其学术价值176
一 19世纪前期中国光学的集大成之作——《镜镜詅痴》中的光学成就181
第五节 郑复光的物理学成就181
二 《费隐与知录》中的物理知识183
三 关于火轮船的先驱性研究186
第六节 机械制作技术188
一 黄履庄的机械发明188
二 戴震《蠃旋车记》和《自转车记》中的机械技术知识191
三 齐彦槐的龙尾车试验194
四 磁学应用技术——万安罗盘的制造及其影响197
第七章 茶叶与蚕桑203
第一节 茶叶生产204
一 徽州茶叶的发展及原因204
二 名茶屯绿、祁红的研制213
第二节 蚕业生产与蚕桑著作218
一 蚕业生产218
二 蚕桑著作223
第八章 生物学227
第一节 罗愿在生物学上的贡献228
一 《尔雅翼》中的生物学成就229
二 《新安志》中的动植物知识235
第二节 对食用动植物的利用和研究237
一 吴瑞的《日用本草》238
二 潘之恒的《广菌谱》240
三 鲍山的《野菜博录》241
第三节 《黄海山花图》与《笺卉》242
第四节 汪灏与《广群芳谱》及其他247
第五节 程石邻与《鹌鹑谱》250
第六节 陈均《画眉笔谈》254
第七节 动植物训诂和岭南动植物记录258
一 以戴震《经雅》为代表的动植物训诂258
二 吴绮《岭南风物记》的动植物知识261
第九章 技术与工程265
一 徽州造纸概况266
第一节 造纸266
二 澄心堂纸的制造271
第二节 印刷275
一 精湛的雕版印刷275
二 徽州版画和套版印刷279
三 年画印刷与锡浇版印刷284
四 胡正言与“饾版”、“拱花”印刷287
第三节 詹天佑和程士范对中国铁路事业的贡献294
一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修建295
二 程士范与淮南铁路的修建299
第四节 胆水炼铜法的重大贡献302
一、化学史上的重大发明302
二、张濳等人的重大贡献303
主要参考文献307
后记309
《徽州文化全书》后记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