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516376.jpg)
- 袁中金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0611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言1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1
1.1.1 问题的提出1
1.1.2 研究意义3
1.2 研究背景4
1.2.1 农村人口数量大、素质低的背景4
1.2.2 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7
1.2.3 经济与城镇化转型10
1.2.4 新农村建设13
1.3 概念界定和研究材料17
1.3.1 小城镇概念的界定17
1.3.2 所用材料19
1.4.1 内容安排20
1.4 内容安排和主要结论20
1.4.2 主要结论22
参考文献23
2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综述24
2.1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有关理论观点24
2.1.1 新城镇运动和有关理论24
2.1.2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25
2.1.3 农村发展理论中的小城镇观点27
2.2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经验29
2.2.1 英国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经验29
2.2.2 美国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经验32
2.3 发展中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35
2.3.1 韩国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经验35
2.3.2 拉美国家城镇化的教训38
2.4 国内小城镇发展研究41
2.4.2 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地位42
2.4.1 关于小城镇在我国现代化中地位的研究42
2.4.3 如何发展小城镇43
2.4.4 小城镇发展的模式44
2.5 国内城乡二元关系研究45
2.5.1 城乡二元关系的特征和内涵45
2.5.2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45
2.5.3 城乡如何协调发展45
2.5.4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对策47
参考文献48
3 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的小城镇分析框架51
3.1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机理51
3.1.1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情况51
3.1.2 城乡二元结构的起源53
3.1.3 城乡二元结构的强化54
3.1.4 二元结构的生成机理55
3.2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产业发展56
3.2.1 城市经济与小城镇发展56
3.2.2 农村经济与小城镇58
3.2.3 小城镇必须有产业支撑60
3.3 城乡社会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人口吸聚61
3.3.1 小城镇与农村社会转型61
3.3.2 小城镇的人口吸聚63
3.4 城乡制度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制度创新63
3.4.1 制度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变量63
3.4.2 土地制度创新是核心64
3.5 城镇化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功能升级66
3.5.1 现行城市化模式对二元结构的强化66
3.5.2 功能升级是小城镇演变趋势和健康发展的要求68
参考文献69
4.1.1 明清小城镇基础发展时期70
4.1 明清以来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历史70
4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贡献和问题70
4.1.2 近代小城镇的转型发展期74
4.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城镇的发展阶段75
4.2 小城镇发展的贡献78
4.2.1 对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贡献78
4.2.2 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贡献79
4.2.3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80
4.2.4 对城镇化的贡献82
4.3 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83
4.3.1 小城镇规模偏小,达不到良性发展的临界规模83
4.3.2 小城镇地方性不突出,没有形成与区域的良性互动84
4.3.3 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动力不足,多元发展的动力格局尚未建立86
4.3.4 小城镇综合功能不强,承担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组织中心的作用87
4.3.5 小城镇发展地域差异巨大,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和路径尚在探索87
4.3.6 小城镇土地政策有效供给不足89
4.3.7 小城镇获得的投入少,资金运作能力低90
4.3.8 小城镇管理效率低92
4.4 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几个争议问题的看法93
4.4.1 发展小城镇是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吗?93
4.4.2 小城镇的经济效益如何?94
4.4.3 小城镇资源、环境绩效如何?96
4.4.4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基础是什么?99
参考文献100
5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战略102
5.1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目的和小城镇的总体定位102
5.1.1 我国小城镇功能变化的两大阶段102
5.1.2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目的104
5.1.3 我国发展小城镇的目的104
5.1.4 小城镇的功能定位105
5.2.1 小城镇是农民参与和分享城市发展红利的平台107
5.2 小城镇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中心107
5.2.2 小城镇是农村的新型住区108
5.2.3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的集聚地110
5.2.4 小城镇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中心113
5.3 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114
5.3.1 我国近年出现忽视小城镇作用的倾向114
5.3.2 小城镇有自己的发展优势115
5.3.3 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基本单元116
5.3.4 小城镇是都市圈的有机组织部分118
5.4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方针119
5.4.1 政府扶持119
5.4.2 市场推动120
5.4.3 科技支撑120
5.4.6 集聚发展121
5.4.5 优化布局121
5.4.4 突出特色121
5.5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要点122
5.5.1 产业促进和经济政策122
5.5.2 人口聚集与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124
5.5.3 制度创新125
5.5.4 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政策127
5.5.5 区域调控129
参考文献130
6 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战略131
6.1 主要理论观点131
6.1.1 人口流动理论131
6.1.2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理论132
6.1.3 小城镇与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对比134
6.1.4 差序格局137
6.1.5 中间带理论(三元结构)139
6.2.1 特点140
6.2 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的特点和原因140
6.2.2 原因分析141
6.3 小城镇聚集人口的实证研究147
6.3.1 3个典型案例147
6.3.2 全国中心镇就业和外来人口的统计分析148
6.3.3 主要结论151
6.4 国外小城镇吸引农村人口就业的典型案例151
6.4.1 Balingup镇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吸引人口就业案例151
6.4.2 美国Broadway镇通过引进外资创造就业岗位152
6.4.3 美国新泽西州“城市企业园区计划”153
6.4.4 美国“农村特权地带和企业社区”项目153
6.4.5 印度东北部地区产业新政策154
6.5.1 国家层面的政策155
6.5 小城镇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155
6.5.2 地区层面的政策156
6.5.3 小城镇自身层面的政策156
6.6 小城镇社会保障政策建议157
6.6.1 小城镇社会保障模式与问题157
6.6.2 小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缴费能力与参保意愿分析159
6.6.3 小城镇社会保障具体政策建议161
参考文献163
7 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和政策166
7.1 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166
7.1.1 产业分工和转移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166
7.1.2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169
7.1.3 块状经济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172
7.1.4 特色产业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175
7.1.5 劳动密集型产业理论及其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179
7.2.1 小城镇经济和产业发展总体概况182
7.2 中国小城镇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82
7.2.2 中心镇经济和产业发展状态184
7.3 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193
7.3.1 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193
7.3.2 地方农产品加工194
7.3.3 地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业196
7.3.4 中小企业集聚发展196
7.4 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97
7.4.1 对不同级别的小城镇采取差异化政策197
7.4.2 小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政策建议197
7.4.3 小城镇主导产业选择、培育与升级促进政策204
7.4.4 以产业集群带动小城镇区域经济的发展209
7.4.5 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其他支持政策213
7.5.1 基本情况214
7.5 案例研究——常州东部小城镇主导产业规划214
7.5.2 东部产业发展特点和问题215
7.5.3 东部小城镇主导产业规划方案216
参考文献219
8 小城镇的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政策222
8.1 城镇规模分化的基本理论222
8.1.1 城镇规模分化的理论观点222
8.1.2 城镇规模体系理论224
8.1.3 新市镇理论225
8.2 我国小城镇规模分化及其效应的统计研究229
8.2.1 小城镇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230
8.2.2 小城镇人口规模与土地资源利用232
8.2.3 人口规模与小城镇社会发展232
8.3 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的新市镇战略234
8.3.1 新市镇及其类型234
8.2.4 主要结论234
8.3.2 新市镇战略的必要性和意义236
8.3.3 新市镇战略的核心内容238
8.4 苏州新市镇规划案例241
8.4.1 苏州市小城镇发展阶段242
8.4.2 小城镇发展的特点243
8.4.3 新市镇规划方案246
8.5 小城镇功能升级的促进法律249
8.5.1 立法目的和对象界定249
8.5.2 制定小城镇促进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49
8.5.3 小城镇促进法的主要内容250
参考文献251
9 小城镇发展的制度创新253
9.1 与小城镇相关的制度变迁253
9.1.1 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农产品流通制度253
9.1.2 乡镇企业制度254
9.1.3 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255
9.1.4 市镇制度255
9.1.5 乡镇管理体制改革257
9.1.6 土地制度改革258
9.2 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260
9.2.1 现存乡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260
9.2.2 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观点262
9.2.3 乡镇体制改革的方案评析263
9.2.4 乡镇管理体制创新的建议264
9.3 小城镇土地制度创新268
9.3.1 小城镇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268
9.3.2 小城镇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观点269
9.3.3 我国小城镇土地改革的主要经验271
9.3.4 小城镇土地制度创新的主要建议274
9.4.1 县辖市的意义275
9.4 市镇制度创新——县辖市275
9.4.2 历史启示与国外经验借鉴278
9.4.3 县下辖市的条件与方案探讨281
9.4.4 县下辖市的模式283
9.4.5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285
参考文献286
10 小城镇发展的区域调控290
10.1 小城镇发展区域调控的主要理论290
10.1.1 小城镇与区域关系理论290
10.1.2 依附发展理论294
10.1.3 亚“中心—周边”结构理论296
10.1.4 大中城市效应变化的时空原理298
10.2 我国小城镇东、中、西地带差异情况301
10.2.1 小城镇规模的地带差异301
10.2.2 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地带差异303
10.2.3 小城镇社会发展的地带差异308
10.3 城市密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310
10.3.1 城镇密集地区小城镇发展特点311
10.3.2 城市密集地区小城镇的调控方略311
10.3.3 案例研究——张家港市小城镇空间整合315
10.4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318
10.4.1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特点318
10.4.2 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调控方略319
10.4.3 案例研究——安徽合肥市周边地区小城镇322
10.5 边缘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与调控328
10.5.1 边缘地区小城镇的特点328
10.5.2 边缘地区的小城镇调控方略328
10.5.3 案例研究——常州金坛、溧阳市小城镇体系重构332
参考文献336
后记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