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控制器 原理、模型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控制器 原理、模型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0052938.jpg)
- (美)卡利安K.森,梅琳森著;程新功,宗西举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1997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柔性交流输电-控制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控制器 原理、模型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控制器的应用1
第2章 潮流控制的概念10
2.1 理论10
2.1.1 串联补偿电压13
2.1.2 并联补偿电压31
2.1.3 串联补偿电压与并联补偿电压的比较33
2.2 功率潮流控制的实现35
2.2.1 电压调节35
2.2.2 相位调节39
2.2.3 串联电抗调节40
2.2.4 有功潮流和无功潮流的独立控制42
2.3 线间潮流控制47
2.3.1 背靠背SSSC48
2.3.2 多线路Sen变压器50
2.3.3 背靠背STATCOM54
2.3.4 通用潮流控制器55
第3章 模型建立57
3.1 EMTP建模57
3.1.1 网络模型58
3.2 矢量锁相环63
3.3 传输导线静态阻抗计算64
3.4 独立PFC在单条线路中的应用仿真64
第4章 基于变压器的FACTS控制器69
4.1 调压变压器(VRT)69
4.1.1 自耦变压器70
4.1.2 双绕组变压器72
4.2 移相变压器(PAR)73
第5章 机械投切的FACTS控制器77
5.1 并联补偿77
5.1.1 机械投切的电容器(MSC)77
5.1.2 机械投切的电抗器(MSR)79
5.2 串联补偿81
5.2.1 机械投切的电抗器(MSR)82
5.2.2 带有电抗器的机械投切串联电容器83
第6章 电压源变流器(VSC)85
6.1 理想VSC建模85
6.2 DC-AC VSC86
6.2.1 使用双极性电路产生方波电压86
6.2.2 双极性6脉波VSC89
6.2.3 双极性12脉波HN-VSC98
6.2.4 双极性24脉波HN-VSC110
6.2.5 双极性24脉波QHN-VSC120
6.2.6 双极性48脉波QHN-VSC126
6.2.7 采用三极性电路产生准方波电压136
6.2.8 三极性电路构成的6脉波VSC138
6.2.9 三极性电路构成的12脉波HN-VSC144
6.2.10 三极性电路构成的24脉波QHN-VSC146
6.2.11 QHN-VSC的其他结构形式149
6.2.12 极电路的实现155
6.2.13 HN-VSC要考虑的因素155
6.2.14 应用PWM技术的DC-AC VSC156
6.3 讨论158
第7章 双极性设计159
7.1 三相六脉波双极性VSC159
7.2 极电路分析161
7.2.1 设备特性161
7.2.2 数学模型162
7.2.3 模型分析164
7.2.4 结论179
第8章 基于VSC的FACTS控制器181
8.1 并联补偿185
8.1.1 并联无功电流注入185
8.1.2 与阻抗串联的并联补偿电压源186
8.1.3 通过耦合变压器并联补偿电压188
8.1.4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189
8.2 串联补偿198
8.2.1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202
8.2.2 SSSC的控制203
8.2.3 EMTP中SSSC的建模与仿真结果203
8.2.4 潮流的稳定反向204
8.3 基于UPFC的并联补偿216
8.3.1 UPFC的控制218
8.3.2 EMTP中UPFC的建模与仿真结果219
8.3.3 测试结论220
8.3.4 UPFC的保护225
第9章 Sen变压器228
9.1 现有解决方案229
9.1.1 电压调节229
9.1.2 相位调节230
9.2 解决方案232
9.2.1 新型电压调节器ST234
9.2.2 ST作为独立PFC235
9.2.3 ST的控制238
9.2.4 仿真结果243
9.2.5 ST的有限角度运行244
9.2.6 小额定电流LTC用于ST253
9.2.7 低额定电流低额定电压下应用LTC的ST255
9.3 VRT、PAR、UPFC和ST的比较257
9.3.1 功率潮流提升257
9.3.2 操作速度257
9.3.3 损耗259
9.3.4 开关变比259
9.3.5 磁回路设计259
9.3.6 优化变压器的额定值260
9.3.7 电力网络的谐波注入261
9.3.8 运行在线路故障261
9.4 多线路Sen变压器263
9.4.1 MST与BTB-SSSC的基本差别265
9.5 Sen变压器的柔性操作266
9.6 并联补偿电压Sen变压器268
9.7 Sen变压器的并联补偿电压单元运行在限制角范围内269
9.8 多线路Sen变压器并联补偿电压276
9.9 广义Sen变压器(GST)277
9.10 总结278
附录279
附录A 杂项279
A.1 三相平衡电压、电流和功率279
A.2 对称分量282
A.3 多频组合变量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的分离286
A.4 三相不平衡电压、电流和功率289
A.5 d-q变换292
A.5.1 包含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的变量的d-q变换295
A.5.2 d-q旋转坐标系中瞬时功率的计算298
A.5.3 三相三线系统的d-q旋转坐标系中瞬时功率的计算299
A.6 傅里叶分析303
A.7 Adams-Bashforth数值积分公式306
附录B 带有损耗的传输导线的功率潮流控制方程308
B.1 未补偿传输导线的发送端功率潮流方程309
B.2 未补偿传输导线的接收端功率潮流方程311
B.3 未补偿传输导线发送端和接收端潮流方程的验证313
B.4 未补偿的传输导线的自然功率潮流314
B.5 最重要的功率潮流控制参数318
B.5.1 利用并联补偿电压调整传输导线电压320
B.5.2 利用串联补偿电压调整传输导线电压320
B.6 发送端功率潮流323
B.7 接收端功率潮流325
B.8 补偿后发送端功率潮流327
B.9 通过补偿电压交换的功率330
附录C EMTP仿真源代码333
参考文献334
作者简介345
译者简介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