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由传统走向现代 论中国史学的转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俐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016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史学史-研究-中国-1900~193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由传统走向现代 论中国史学的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3
第一章 困境中觅路:传统史学与近代社会转型3
一 传统史学的发展与变化4
(一)传统史学的研究模式4
(二)清代史学的新发展11
(三)晚清史学的求变取向19
二 近代社会变迁与传统史学26
(一)传统史学在近代的困境27
(二)新的政治文化与史学转型的方向31
(三)新的社会文化与史学转型的动力36
第二章 变革中求新:新史学的兴起与发展41
一 新史学潮流的涌动42
(一)回应“史界革命”的呼唤42
(二)树立新史学的观念50
(三)译介和编撰新式历史教科书56
二 新史学的曲折发展62
(一)复古思潮引起新旧较量62
(二)关于新史学的学术思考68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史学新思潮77
第三章 发展中转型:建设现代史学77
(一)民主、科学与新史学78
(二)新文化与现代学术观念82
(三)现代史学的建设者87
二 现代史学的探索与建设93
(一)借鉴西学与探索新史学道路94
(二)古史讨论与现代史学模式的基本确立101
(三)现代史学的多元取向107
第四章 借鉴与建构:历史学科的规范化115
下编115
一 厘清历史学的基本概念116
(一)历史与历史学116
(二)客观的历史与记述的历史122
(三)历史学科的规范和定位129
二 历史哲学与历史学136
(一)历史哲学的历史学意义136
(二)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理论143
(三)关于历史及历史学的哲学思考150
(一)历史观变迁与史学进步155
三 历史观与历史学155
(二)新的历史观及其影响160
(三)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166
第五章 破旧与立新:现代史学理论的初构172
一 由“厚古”到“重今”:史学目的和功能的变化173
(一)反思传统史学的目的和功能173
(二)阐发新的史学目的和功能180
二 由部分到全部:史学研究内容的扩展188
(一)由上而下:研究对象的转移188
(二)由偏到全:研究内容的扩展194
(三)探寻民众生活:关注经济史与思想史200
三 由“记述”到“解释”:历史研究任务的转变205
(一)史家责任意识的变化206
(二)解释历史与现代史学210
(三)解释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215
第六章 引进与完善:史学方法的丰富与发展225
一 史学方法论体系的初建226
(一)重视史学方法的热潮226
(二)现代史学方法论的初建233
(一)译介西方新史学方法239
二 引进和借鉴新的史学方法239
(二)引进新思想方法取代旧观念244
(三)新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252
三 借助新观念发展传统方法257
(一)王国维与历史考证方法258
(二)考证方法现代意义的阐述265
(三)顾颉刚与传统经学方法270
第七章 继承与发展:史料整理与史书编纂279
(一)运用新观念认识史料280
一 史料整理的科学化280
(二)整理和考辨史料方法的总结285
(三)傅斯年的史料思想和研究方法294
二 史著体例和编纂方法的更新300
(一)反思传统编纂思想和史书体例301
(二)更新编纂思路和史体的认识306
(三)史学表述形式的丰富311
结语319
主要参考文献322
后记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