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其荣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5263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94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科学哲学-研究;技术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学的哲学基础1
一、科学技术学:STS衍化的新形式1
二、作为科学技术学之哲学基础的科学技术哲学8
三、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4
第一篇 科学技术本体论23
第一章 “自然”之为“存在”25
一、“存在”之意义的考析25
二、什么是“自然”32
三、自然界: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40
四、自然系统的层次结构49
第二章 自然界的演化(上)59
一、从存在到演化59
二、自然演化的科学图景69
三、自然演化的基本方式83
第三章 自然界的演化(下)103
一、自然演化的方向103
二、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115
三、自然界的无限发展:循环发展律120
四、“多宇宙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126
第四章 自然界的人化139
一、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化自然”139
二、自然对人的异化:“生态危机”148
三、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与生态自然观157
四、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重大转折:可持续发展165
第二篇 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175
第五章 科学问题的提出177
一、科学问题:科学发现的真正起点177
二、科学问题的来源和选题的基本原则186
三、科学问题的转换: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思想191
第六章 科学事实的发现195
一、科学事实的概念195
二、科学事实发现的理论198
三、科学事实发现的方法205
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发现216
一、科学理论的形式及其发现的本质216
二、科学理论发现的模式226
三、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方法233
四、科学理论发现的“超逻辑”方法245
第八章 理论体系的建构253
一、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与性质253
二、科学理论的认识功能:科学解释262
三、建构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272
四、科学理论系统化的基本方法279
第九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与确认287
一、科学理论评价的实质和意义287
二、科学理论的实践检验与评价标准294
三、检验和评价科学理论的复杂性303
四、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310
第十章 科学理论的发展317
一、科学理论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317
二、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319
三、科学理论发展模式327
第三篇 技术认识论与方法论347
第十一章 技术究竟是什么351
一、技术的原始含义:制作351
二、技术的流行观念:合目的的手段和人的行动355
三、技术的“为人”属性:人体器官延长357
四、技术的文化面相:技术之为文化361
五、技术认识论的核心范畴:知识和知识体系364
六、技术的最一般规定: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369
第十二章 技术认识的含义、模式与技术合理性375
一、技术认识的基本含义375
二、技术认识模式理论述评383
三、技术的合理性388
四、技术认识论在科学技术哲学中的基础地位391
第十三章 工程技术认识的逻辑程序和方法395
一、工程技术认识的一般逻辑程序395
二、工程技术认识的一般方法(上)402
三、工程技术认识的一般方法(下)412
四、现代新工具论:系统科学方法论420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论433
第十四章 科学与技术435
一、科学与技术的本质联系435
二、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438
三、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模式442
四、科学研究模型的发展:从线性模型到扩展性模型和象限模型446
第十五章 科学与社会454
一、科学的社会建制454
二、科学发展的社会因素:经济、政治和文化467
三、科学史案例分析:“李约瑟难题”和“默顿命题”474
四、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的社会性481
第十六章 技术与社会494
一、两种对立的技术社会理论: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494
二、一种新型的技术社会学:技术的社会形成论505
三、技术发展的过程与模式511
四、高技术与社会519
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527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527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539
三、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546
四、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与社会革命551
五、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559
第五篇 科学技术价值论565
第十八章 科学技术:以价值为目标的事业567
一、价值:科学技术追求的根本目标567
二、科学技术中的价值因素571
三、科学技术的真理价值、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580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588
一、科学技术的伦理属性597
第十九章 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597
二、现代科学技术提出的伦理道德问题603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促进作用623
四、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伦理规范629
第二十章 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上)636
一、何谓科学文化、人文文化636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的缘起640
三、科学与人文的论争: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645
第二十一章 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下)656
一、科学与人文之争在中国的回响:“科学与人生观”论战656
二、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663
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669
附录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680
后记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