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经济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姜春明,佟家栋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3199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经济-概论-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经济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1
二、现代世界经济结构及其发展变化4
三、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6
第一篇 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行25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广泛影响25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26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发展26
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27
三、经济全球化的动因34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广泛影响和发展趋势38
一、经济全球化的广泛影响38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47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50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理论51
一、古典国际分工理论51
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56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60
一、比较利益理论61
二、规模经济62
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64
一、二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64
二、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67
第四节 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征和贸易摩擦72
一、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72
二、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与摩擦79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84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概述85
一、马克思、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85
二、西方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86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及其发展92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含义及其特点92
二、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流向95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原因106
一、跨国公司的含义、发展和特征106
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113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经营策略120
一、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120
二、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策略121
三、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调整133
第五节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41
一、跨国公司的正面效应142
二、跨国公司的负面效应143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149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150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150
二、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152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54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54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及其作用156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58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58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165
第四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及其运作167
一、“特别提款权”制度168
二、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170
三、现行汇率制度运作中的金融风险175
四、国际储备的多样化179
五、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与走向183
第五章 世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90
第一节 当代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简述191
一、凯恩斯学派的主要论点191
二、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论点193
三、传统西方通货膨胀理论面临的挑战196
第二节 二战后通货膨胀的演变及其特点198
一、通货膨胀具有全球性198
二、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199
三、信用膨胀构成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内容201
第三节 由“停滞膨胀”走向通货紧缩202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与危害202
二、由“停滞膨胀”走向通货紧缩202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难以奏效205
第四节 世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207
一、通货膨胀的诸原因207
二、通货紧缩的原因216
三、通货膨胀的隐患依然存在220
第五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经济后果225
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25
二、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28
第六章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和实践234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含义235
第一节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形式和建立的原因235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236
三、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原因239
第二节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静态效应与动态效应241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静态效应241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动态效应242
第三节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践244
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244
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246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249
四、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绩效250
五、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52
第一节 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和特点259
一、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259
第七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259
第二篇 影响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动力、周期和机制259
二、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261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264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65
二、科学技术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66
三、科学技术的国际传播机制270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与世界经济信息化274
一、蓬勃兴起的高新技术及其全球传播274
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兴起276
三、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279
第一节 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289
第八章 战后世界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周期289
一、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291
二、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294
三、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297
四、9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300
五、“9·11”事件前后的经济危机303
第二节 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307
一、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不甚明显307
二、生产下降幅度较小,打击程度相对较轻308
三、生产过剩危机与财政金融危机交织发生310
四、“停滞膨胀”一度成为各国的普遍现象311
五、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312
六、新经济周期与高新技术产业息息相关315
一、长波理论及其内容318
第三节 长波理论与世界经济周期318
二、长波形成的原因319
三、用长波理论看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322
第九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326
第一节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原因327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特征327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329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理论331
一、凯恩斯和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理论331
二、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333
第三节 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334
一、宏观经济目标335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336
第四节 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344
一、政府减少集中,强调市场机制344
二、实行税制改革345
三、紧缩财政政策345
四、调整产业政策346
第五节 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影响347
第十章 国际经济协调及其经济效应353
第一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354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含义354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354
第二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动因368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国际经济协调368
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危机和冲突要求加强国际协调371
三、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要求多边协调372
四、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争加剧需要国际协调373
第三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经济效应375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积极作用375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382
第三篇 世界经济中的地区与国家经济391
第十一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391
第一节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392
一、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392
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11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趋势416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423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市场经济模式423
二、以法国为代表的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模式427
三、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国家干预主导型的日本模式431
第三节 发达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438
一、发达国家经济居主导地位439
二、发达国家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443
第十二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与南北经济关系448
第一节 发展理论简介449
一、经济增长的模型449
二、经济发展理论452
三、激进发展理论456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458
一、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及面临的国际环境458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464
第三节 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468
一、石油输出国469
二、农矿原料出口国471
三、出口加工国(地区)473
四、经济综合发展国475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477
一、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477
二、80年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477
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480
四、调整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482
第五节 南北经济关系与南南经济合作486
一、南北之间不平等的旧国际经济秩序486
二、南北技术差距487
三、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状况继续恶化489
四、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491
五、南北经济关系发展的新特点493
六、南南合作的发展494
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498
第十三章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经济504
第一节 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505
一、传统的经济体制505
二、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508
第二节 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516
一、向市场经济过渡及过渡的方式516
二、俄罗斯的“休克疗法”517
三、调整“休克疗法”,转向务实的改革522
第三节 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526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措施527
二、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533
第四节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543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543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依据544
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545
四、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552
第五节 经济转型不同模式的比较555
一、俄中改革起点条件的差异555
二、改革成果的比较556
三、改革效果不同的原因558
四、两国经济改革中的问题与展望562
主要参考文献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