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吸引外资业绩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吸引外资业绩实证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0503274.jpg)
- 陈泽星,郭怀刚,朱忠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8728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65页
- 主题词:外资利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吸引外资业绩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各地区吸引FDI业绩指数3
第一节 吸引FDI业绩指数概念、计算公式和指数值的经济解释3
第一部分 中国各地区吸引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1995~2004年)3
第二节 2004年中国各地区吸引FDI业绩指数4
图4
图1-1:2002~2004年中国各地区吸引FDI业绩指数图4
第三节 1995~2004年中国各地区吸引FDI业绩指数趋势5
图1-2:中国吸引FDI业绩指数最高值趋势图5
表6
图1-3a:中国八个阶段吸引FDI业绩指数趋势图6
表1-1:中国各时期吸引FDI成功(指数大于1)地区个数表6
图1-3b:中国三个跨阶段吸引FDI业绩指数趋势图7
图1-3c:中国排名后11位地区的三个时期FDI业绩指数趋势图7
表1-2:中国吸引FDI业绩指数继续提高的成功地区表8
表1-3:中国吸引FDI业绩指数继续提高的不成功地区表8
图1-4:中国两个时期(1995~1997年和2002~2004年)的吸引FDI业绩变化图8
表1-5:中国吸引FDI业绩指数下降的不成功地区表9
表1-4:中国吸引FDI业绩指数下降的成功地区表9
专栏:跨国公司最关心的50个投资环境问题10
专栏10
第二章 中国各地区吸引FDI潜力指数10
第一节 吸引FDI潜力指数概念、构成吸引FDI潜力指数的基本指标组、基本指标的汇总方式10
图2-1:FDI东道国决定因素图11
表2-1:构成吸引FDI潜力指数的基本指标及其公式表15
表2-215
表2-416
表2-316
第二节 2004年中国各地区吸引FDI潜力指数18
图2-2:2002~2004年中国各地区吸引FDI潜力指数图18
图2-4:中国各地区1997~1999年与2002~2004年吸引FDI潜力指数变化图19
图2-3:中国八个时期吸引FDI潜力指数趋势图19
第三节 1995~2004年中国各地区吸引FDI潜力指数趋势19
第一节 吸引FDI潜力和业绩两指数的排序对比方法21
第三章 中国各地区吸引FDI潜力指数和业绩指数排序对比分析21
专栏:中国各地区吸引FDI潜力变量与吸引FDI业绩横截面的相关性分析21
表3-1:1995~1997年至2002~2004年八个时期、中国不同省市各变量和吸收FDI业绩指数的横截面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表22
图3-1:中国吸引FDI潜力和业绩相关系数图23
图3-2:中国11个变量与吸引FDI业绩指数相关系数检验图(临界值0.355)24
表3-2:中国GDP增幅等11个变量与吸引FDI业绩指数相关系数检验表(临界值0.355)24
表3-3:中国GDP增幅等11个变量与吸引FDI业绩指数相关系数检验表(临界值0.456)25
图3-3:中国11个变量与吸引FDI业绩指数相关系数检验图(临界值0.456)25
表3-4:中国GDP增幅等11个变量与吸引FDI业绩指数相关系数平均值和差值表26
表3-5:中国R D占GDP比重与吸引FDI业绩指数相关系数表27
图3-4:中国GDP增幅等11个变量与吸引FDI业绩指数相关系数平均值和差值图27
表3-628
表3-7:1995~1997年吸引FDI业绩和潜力对比的地区分类表28
第二节 1995~2004年八个时期的中国各地区吸引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排序对比矩阵表28
表3-8:1996~1998年吸引FDI业绩和潜力对比的地区分类表29
表3-9:1997~1999年吸引FDI业绩和潜力对比的地区分类表29
表3-10:1998~2000年吸引FDI业绩和潜力对比的地区分类表30
表3-11:1999~2001年吸引FDI业绩和潜力对比的地区分类表30
表3-13:2001~2003年吸引FDI业绩和潜力对比的地区分类表31
表3-12:2000~2002年吸引FDI业绩和潜力对比的地区分类表31
第三节 中国各地区吸引FDI潜力与业绩排序对比结论32
表3-14:2002~2004年吸引FDI业绩和潜力对比的地区分类表32
图3-5:领先的地区图33
图3-6:业绩高于潜力的地区图33
图3-7:业绩低于潜力的地区图34
图3-8:表现低下的地区图35
第四章 中国各地区吸引FDI业绩和潜力指数表36
第一节 北京37
第二节 天津38
第三节 河北39
第四节 山西40
第五节 内蒙古41
第六节 辽宁42
第七节 吉林43
第八节 黑龙江44
第九节 上海45
第十节 江苏46
第十一节 浙江47
第十二节 安徽48
第十三节 福建49
第十四节 江西50
第十五节 山东51
第十六节 河南52
第十七节 湖北53
第十八节 湖南54
第十九节 广东55
第二十节 广西56
第二十一节 海南57
第二十二节 重庆58
第二十三节 四川59
第二十四节 贵州60
第二十五节 云南61
第二十六节 西藏62
第二十七节 陕西63
第二十八节 甘肃64
第二十九节 青海65
第三十节 宁夏66
第三十一节 新疆67
第一节 北京市各区县吸引FDI业绩指数71
第二部分 北京市各区县吸引FDI业绩指数和投资环境满意度(2001~2004年)71
第五章 北京市各区县吸引FDI业绩指数和投资环境满意度71
表5-1:含投资性公司的各区县吸引FDI业绩指数表72
图5-1:北京市各区县包含投资性公司的吸引FDI业绩指数及年度差图73
图5-2:北京市各区县包含投资性公司的吸引FDI业绩指数图74
表5-2:不含投资性公司的各区县吸引FDI业绩指数表75
表5-3:包含与不包含投资性公司的业绩指数各区县排位变化表76
图5-3:北京市各区县吸引非投资性公司外资业绩指数及年度差图76
第二节 北京市各区县投资环境满意度77
图5-4:北京市各区县不包含投资性公司的吸引FDI业绩指数图77
表5-4:北京市各区县2003年投资环境满意度评价表78
表5-5:对北京市投资环境的总体满意度指标体系表78
专栏:对北京市投资环境满意度各构成因素的评价情况79
图5-5:2003年北京市投资环境满意度图80
专栏:北京市各产业对投资环境满意度的分值情况81
表5-6:“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依法办事”综合满意度表81
图5-6:北京市各产业对投资环境满意度图(三年均值)81
专栏:企业对北京市各级政府对其投资前服务与投资后服务的评价82
专栏:北京市各区县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方式简介83
图5-8:北京市投资前后服务水平子项差比较图83
图5-7:北京市投资前后服务水平差年度比较图83
第三节 北京市各区县吸引FDI业绩与投资环境满意度排序对比分析85
表5-13:2001~2003年不含投资性公司的吸引FDI业绩和投资环境满意度对比的区县分类表86
表5-12:2001~2003年含投资性公司的吸引FDI业绩和投资环境满意度对比的区县分类表86
表5-11:2002~2004年不含投资性公司的吸引FDI业绩和投资环境满意度对比的区县分类表86
表5-10:2001~2003年不含投资性公司的吸引FDI业绩和投资环境满意度对比的区县分类表86
表5-9:2002~2004年含投资性公司的吸引FDI业绩和投资环境满意度对比的区县分类表86
表5-786
表5-8:2001~2003年含投资性公司的吸引FDI业绩和投资环境满意度对比的区县分类表86
图5-9:北京市领先的区县图90
图5-10:北京市业绩高于投资环境满意度的区县图91
图5-11:北京市业绩低于投资环境满意度的区县图92
专栏:北京市各区县吸引FDI业绩与投资环境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93
图5-12:北京市表现低下的区县图93
第三部分 吸收外资与城市竞争力97
第六章 吸收外资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研究97
表6-1:中国24城市竞争力排行榜表(2003)98
第一节 外资对城市竞争力主要分力的作用98
表6-2:2000~2002年北京、上海FDI比较表99
表6-4:2000~2002年北京、上海外资生产经营情况表100
表6-3:2000~2002年北京、上海外资依存度比较表100
表6-5:1998~2001年渝沪FDI累计总额和项目情况表101
表6-6:2003年1月份广东各城市实际利用外资分布表102
表6-8:2002年北京从业人员工资比较表104
表6-7:2002年北京从业人员统计表104
第二节 外资吸收水平与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107
表6-9:2001年中国利用外资几项经济指标表108
第三节 吸收外资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109
图6-1:城市竞争力弓弦模型图109
图6-2:学习系统流程图112
图6-4:城市吸收外资水平与城市竞争力水平关系人工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模型图113
图6-3:城市吸收外资水平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关系人工神经网络的初始拓扑结构图113
表6-10:南京市吸收外资与城市竞争力样本数据表114
图6-5:模型总体误差下降曲线图115
表6-11:同一城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层到隐含层网络权值表115
表6-13:各城市吸收外资水平样本数据表116
表6-12:同一城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隐含层到输出层网络权值表116
表6-14:典型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数据的样本数据表117
第四节 提高城市竞争力——吸引外资的战略目标118
表6-16:不同城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隐含层到输出层网络权值表118
表6-15:不同城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层到隐含层网络权值表118
图6-6:误差下降曲线图118
第七章 产业吸引外资潜力评估模式研究——《北京市产业吸引外资潜力评估模式研究》课题组121
第一节 重点产业吸引外资潜力评估理论框架121
第二节 北京市重点行业引资潜力评估实例研究123
表7-1:京津沪穗四城市人才优势通用评估指标对比表128
附件:北京市城市竞争力评估(通用指标)128
第三节 北京市制造业引资潜力评估实证结论128
表7-3:京津沪穗四城市技术优势通用指标对比表129
表7-2:京津沪穗四城市资本优势指标对比表129
表7-4:京津沪穗基础设施主要指标对比表130
表7-6:京津沪穗环境优势主要通用指标对比表131
表7-5:京津沪穗区位优势主要指标对比表131
第四部分 外国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135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态度演变135
第八章 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影响分析135
第二节 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136
第三节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实证139
表8-1: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东道国或地区的经济和技术影响表139
表8-2: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技术的影响表141
第四节 通过外国直接投资进行技术转移和技术追赶的利弊142
第五节 中国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和技术溢出效应144
表8-3:内外企业的技术差距表145
表8-4: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所占的比重表146
表8-5: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所占的比重表146
表8-6: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表147
表8-7: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表147
表8-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职工平均工资表148
表8-9:按注册类型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和技术活动经费支出表149
参考文献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