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验、测量与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汪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6937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4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测量学-实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验、测量与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与纯科学1
第一节 科学与学科1
第二节 专注单一学科与跨学科4
第三节 伽利略、实验与近代科学8
第四节 纯科学9
第二章 古希腊文明与科学的诞生15
第一节 几何测量知识的积累15
第二节 文明间相互的影响18
第三节 古希腊人对实用知识和感官作用的蔑视及理想世界的假设21
第四节 科学理论的结构和模式26
第三章 从科学历史学角度看科学的形成和发展33
第一节 历史学的测量基础33
第二节 历史学的科学理论与认识误差来源35
第三节 历史作用或功过的价值判断36
第四节 目的与过程的一致性43
第五节 历史名称对象的高度变化与理论阐述简明性的矛盾47
第六节 “就史论史”与理论普遍性要求的矛盾57
第七节 历史之问59
第四章 科学与非科学67
第一节 判断科学与否的根本标准68
第二节 科学发展形态上的优点79
第三节 数学抽象带来的优点82
第四节 测量的价值和优点88
第五节 数学的局限90
第五章 科学的整体性和还原93
第一节 科学的整体性93
第二节 还原94
第三节 映射式还原经典案例100
第四节 回溯式还原经典案例102
第五节 调用和对自成体系理论科学性的否定104
第六节 从还原标准看经络研究的非科学性105
第六章 科学的关键特征111
第一节 科学为什么优于非科学111
第二节 步进式发展模式和节奏性113
第三节 未知因素唯一性要求117
第四节 科学理论与实际“相符合”的含义120
第五节 唯一性要求作为鉴别非科学的标准122
第六节 可演绎性124
第七章 测量与受控实验129
第一节 受控实验地位129
第二节 受控实验及其优点130
第三节 受控实验方法受限的情况132
第四节 受控实验只是测量的子集140
第八章 测量与计量143
第一节 测量的数据是如何得来的143
第二节 计量145
第三节 对“计量”的误用154
第九章 所有科学的测量基础159
第一节 测量基础在不同学科中的名称159
第二节 新闻真实性问题175
第三节 统一测量基础与学科建设的共轭标准179
第十章 单因果化——可测量的科学基础183
第一节 从哲学到科学183
第二节 单因果化185
第三节 衰减188
第四节 放大190
第四节 受控实验及实验室的定义197
第五节 测量可成为科学基础的原因198
第六节 非受控实验测量的优点200
第七节 近代科学模型201
第八节 测量技术的发展202
第十一章 误差理论209
第一节 测量误差存在的必然性209
第二节 误差的来源分析210
第三节 误差与信息论的关系217
第四节 相关分析与误差、信息量的关系218
第五节 科学与非科学测量的区别223
第六节 误差的数量处理225
第十二章 量子力学的形成过程和奇异之处231
第一节 最奇异的科学理论231
第二节 从连续到光量子237
第三节 从光子到物质波244
第四节 从物质波到量子力学理论248
第五节 量子力学的奇异之处何在?251
第十三章 对量子力学的测量和循环因果律解释尝试261
第一节 换个方向看量子261
第二节 一个解决隐变量和波函数随机性的可能受控实验方案讨论276
第三节 直觉更难理解的实验结果280
第四节 弱测量290
第五节 如何正确认识量子力学?293
第十四章 社会领域常见的五大主体误差299
第一节 人作为认识主体的误差种类299
第二节 宗教信仰300
第三节 伦理和心理302
第四节 政治和利益303
第五节 政治和利益存在的必然性305
第六节 政治的影响307
第七节 利益角度的影响308
第八节 政治和利益存在的合理性309
第十五章 科学心理学311
第一节 人类生理系统与心理系统311
第二节 心理系统与生理系统的联系316
第三节 多种心理系统的综合作用316
第四节 七大心理系统理论与其他心理学理论的关系317
第五节 心理系统运行的一般原理320
第六节 人类心理机制的不适应和社会心理策略进化325
第七节 兴奋与抑制327
第十六章 情感误差333
第一节 心理系统对认识作用综述333
第二节 神秘系统情感误差339
第三节 依恋系统情感误差343
第四节 自尊系统情感误差344
第十七章 全科型知识结构的意义347
第一节 全科型知识结构对经济学研究的意义347
第二节 历史学研究需要的宽广知识领域349
第三节 全科型知识结构多方面价值和意义354
第十八章 如何获得全科型知识结构361
第一节 获得全科型知识结构的难点和可能性361
第二节 获得全科型知识结构的方法和途径364
第三节 八大知识体系简介367
第十九章 以测量角度看科学的发展375
第一节 测量是检验理论的标准375
第二节 理论与测量的循环关系379
第三节 测量独立的发展地位384
第四节 测量自身发展的规律392
第五节 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401
第二十章 诺贝尔奖与领导世界科技的汇聚战略403
第一节 从新型加速器CEPC—SPPC争论谈起403
第二节 杨李之争及其对实验科学的影响410
第三节 李杨之争的另一种历史假设——无界战429
第四节 杨李之争的循环因果律分析434
第五节 诺贝尔奖与科学资源汇聚能力438
第六节 诺贝尔村449
第二十一章 科学研究的经费来源与“不相干获益”价值分析451
第一节 科学的相对独立性451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成本459
第三节 月球墓地——航天工程最大的不相关获益研究462
第四节 对科学原理开发利用也是“不相干获益”464
第五节 科学不相干获益最直接经济价值——满足好奇与自尊466
第二十二章 科学化477
第一节 并非“纯科学”的情况477
第二节 中医的科学化问题478
第三节 气功研究的科学化问题483
第四节 情感与社会系统误差的补偿487
第二十三章 第七代信息技术和第三次科学革命489
第一节 第七代信息革命技术特点489
第二节 从ENIAC到手机电脑491
第三节 外存随机访问性能爆炸495
第四节 外围接口大一统510
第五节 宽带接口理想化511
第六节 计算、存储和带宽之间的性能转换512
第七节 信息能力需求极限516
第八节 传感网、物联网与测量网520
第九节 云计算、大数据与全数据520
第十节 第三次科学革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