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社区可持续再生 基于社会空间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社区可持续再生 基于社会空间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480228.jpg)
- 徐小波著;冯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20033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游社区可持续再生 基于社会空间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3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3
1.1.1 研究背景3
1.1.2 研究目的与理论意义8
1.1.3 研究的实践意义9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9
1.3 研究创新点11
第2章 社会空间研究述评15
2.1 社会空间理论缘起及发展15
2.1.1 理论缘起15
2.1.2 理论发展16
2.1.3 理论梳理19
2.2 社区领域研究进展20
2.2.1 空间层面的研究20
2.2.2 社会层面的研究20
2.2.3 社区演化研究21
2.3 旅游领域研究进展22
2.3.1 空间层面的研究22
2.3.2 社会层面的研究22
2.3.3 目的地演化研究23
2.4 小结与评议24
第3章 基于社会空间视角的旅游社区理论建构29
3.1 一般社区的社会空间生产内涵29
3.1.1 社区的社会空间内涵29
3.1.2 社区空间的社会生产机理29
3.1.3 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社区转变31
3.2 旅游社区社会空间结构性要素33
3.2.1 旅游社区与社区旅游33
3.2.2 旅游社区的利益主体34
3.2.3 旅游社区的客体要素36
3.3 社会行为视角下旅游社区空间生产37
3.3.1 旅游社区生产的恩庇—侍从机制37
3.3.2 旅游社区社会空间的生产机理39
3.4 社会空间生产视角下旅游社区转变途径42
3.4.1 社会交换途径42
3.4.2 社会组织途径42
3.4.3 社会管治途径43
3.4.4 功能疏导途径43
3.4.5 物质建设途径43
3.4.6 社会参与途径44
3.5 本章小结44
第4章 旅游社区可持续再生框架理论建构47
4.1 可持续再生理念缘起与梳理47
4.1.1 城市再生政策47
4.1.2 可持续再生理念49
4.1.3 可持续再生理念的特征50
4.2 旅游社区可持续再生理论体系50
4.2.1 旅游社区可持续再生目标50
4.2.2 旅游社区可持续再生体系51
4.3 旅游发展与社区空间转型机制52
4.3.1 旅游发展对社区空间的介入52
4.3.2 社区空间再发展的社会建构53
4.3.3 社区空间对旅游发展的响应63
4.4 旅游社区空间的社会建构与可持续再生的矛盾64
4.4.1 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社区传统功能再生64
4.4.2 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社区社会内涵再生67
4.4.3 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社区空间正义再生70
4.5 本章小结73
第5章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发展概况与分析方法77
5.1 发展概况77
5.1.1 保护范围与历史传承77
5.1.2 居民结构与地域分布80
5.1.3 开发背景与主要特征81
5.2 分析方法83
5.2.1 数据采集方法83
5.2.2 数据分析方法85
5.3 本章小结95
第6章 “双东”历史街区社会功能结构99
6.1 居住生活功能99
6.1.1 居住群体99
6.1.2 居住环境100
6.1.3 基本状态101
6.2 旅游接待功能102
6.2.1 游客群体102
6.2.2 游览环境103
6.2.3 基本状态104
6.3 商业服务功能105
6.3.1 商业群体105
6.3.2 商业环境106
6.3.3 基本状态107
6.4 社会交往功能108
6.4.1 交往群体108
6.4.2 交往环境108
6.4.3 基本状态109
6.5 本章小结109
第7章 “双东”历史街区斑块空间演化113
7.1 斑块空间判别113
7.1.1 设施开发情况113
7.1.2 社会活动分布115
7.1.3 斑块空间格局116
7.2 斑块空间演化118
7.2.1 舞台空间118
7.2.2 遗产空间119
7.2.3 帷幕空间120
7.2.4 生活空间121
7.3 本章小结121
第8章 “双东”历史街区居民社会变迁125
8.1 社会资本变迁125
8.1.1 经济资本变迁125
8.1.2 文化资本变迁125
8.2 社会关系变迁127
8.2.1 地域社会关系结构127
8.2.2 居民社会关系转变128
8.3 社会结构变迁130
8.3.1 地域社会主体结构130
8.3.2 居民社会结构转变131
8.4 社会活动变迁132
8.5 本章小结132
第9章 “双东”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建议与措施135
9.1 “双东”历史街区社会空间发展的基本问题135
9.1.1 发展布局问题135
9.1.2 设施开发问题136
9.1.3 功能发展问题137
9.1.4 社会活力问题137
9.1.5 社会内涵问题138
9.1.6 空间正义问题138
9.2 “双东”历史街区空间对应结构与重点亚群139
9.2.1 “双东”历史街区社会群体空间对应结构139
9.2.2 “双东”历史街区优化发展的重点影响亚群143
9.3 “双东”历史街区社会空间可持续再生框架与措施144
9.3.1 “双东”历史街区社会空间可持续再生框架144
9.3.2 “双东”历史街区空间可持续再生驱动机制145
9.3.3 “双东”历史街区社会空间可持续再生措施146
9.4 “双东”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管治与恩庇困境154
9.4.1 管理体制困境154
9.4.2 政府逐利困境155
9.5 本章小结156
第10章 研究总结159
10.1 研究结论159
10.1.1 旅游社区发展的社会—空间辩证法结论159
10.1.2 旅游社区可持续再生理论体系162
10.1.3 “双东”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指导结论164
10.2 研究局限165
10.3 研究展望166
附录169
附录1:“双东”历史街区主要物质遗产名录169
附录2:“双东”历史街区主要非物质遗产名录及恢复规划171
附录3:“双东”历史街区居民生活环境总评-旅游发展态度卡方检验表172
附录4:“双东”历史街区游客游览满意-推荐意向卡方检验表175
附录5:“双东”历史街区从业者发展环境综合评价-业务意向卡方检验表178
附录6:“双东”历史街区设施开发情况181
附录7:“双东”历史街区空间斑块基本情况185
参考文献187
后记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