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贪污贿赂犯罪认定精解精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兴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483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贪污贿赂罪-定罪-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贪污贿赂犯罪认定精解精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刑事立法概述1
一、贪污贿赂罪的立法沿革1
二、贪污贿赂罪是刑事立法的重点、焦点和难点5
三、贪污贿赂罪的分类及本书的体系8
第二节 贪污贿赂罪认定的一般原理11
一、贪污贿赂罪的客体14
二、贪污贿赂罪的客观方面16
三、贪污贿赂罪的主体16
四、贪污贿赂罪的主观方面19
第一章 贪污罪21
第一节 贪污罪的主体22
一、关于贪污罪主体的历史演进22
二、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24
三、关于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范围27
四、关于受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产人员的认定39
五、正确理解刑法中的从事公务40
第二节 贪污罪的客体和对象45
一、公共财物45
二、国内公务或者外交中收受的礼物46
三、非国有保险公司和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的财产47
四、认定贪污罪对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8
第三节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50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51
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52
第四节 贪污罪的主观方面54
一、贪污罪的主观要件54
二、如何理解贪污罪的犯罪目的54
第五节 认定贪污罪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7
一、关于共同贪污的认定57
二、关于贪污礼品的认定60
三、关于贪污罪未遂的认定62
四、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贪污罪认定问题62
五、关于涉及科技人员贪污的认定问题65
第六节 贪污罪的处罚68
一、关于贪污罪处罚的一般规定68
二、坚持从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正确把握贪污罪的认定和量刑72
三、关于共同贪污案件的处罚问题76
四、股票贪污案件中犯罪数额的认定问题79
第七节 贪污罪与其他罪的界限84
一、贪污罪与盗窃罪和诈骗罪的界限84
二、贪污罪与侵占罪的界限85
三、关于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87
四、关于贪污罪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界限88
五、关于贪污罪与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以及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界限91
六、关于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限94
第二章 挪用公款罪96
第一节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97
一、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97
二、关于使用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问题98
三、关于国有单位领导向其主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下级单位借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法律适用问题100
第二节 挪用公款罪的客体和对象100
一、关于挪用一般公物的行为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101
二、关于对“公款”的理解101
第三节 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103
一、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104
二、关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106
三、关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109
第四节 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113
一、挪用公款罪的主观要件113
二、对承包人利用承包经营权挪用公款行为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113
第五节 认定挪用公款罪的重点和难点114
一、行为人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114
二、必须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115
三、必须是归个人使用121
第六节 挪用公款罪的处罚125
一、关于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罚问题125
二、关于挪用公款的数额计算问题127
三、关于挪用公款引起的数罪并罚问题129
四、关于“挪而未用”是否构成犯罪问题130
第七节 挪用公款罪与其他相关罪的界限131
一、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限131
二、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132
三、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133
四、挪用公款罪与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的界限133
五、挪用公款罪与玩忽职守型犯罪的界限137
第三章 受贿型犯罪140
第一节 受贿罪的主体141
一、关于“其他国有单位”的理解142
二、关于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身份问题142
三、关于评标委员会等组织中的组成人员的身份问题145
四、关于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受贿罪主体问题146
五、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成为受贿罪共犯的问题148
六、关于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能否成为受贿罪主体153
第二节 受贿罪的客体和对象155
一、关于受贿罪对象的法律规定155
二、关于涉及不动产的受贿问题160
第三节 受贿罪的客观方面166
一、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本人职权或地方形成的便利条件”的理解问题166
二、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理解179
三、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86
第四节 受贿罪主观要件188
一、受贿犯罪行为人是否必须对其行为结果的社会危害性有认识189
二、关于“事后受贿”问题190
三、收人钱财但未来得及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案发的,是否以受贿论处192
四、关于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的处理问题192
五、将收受的财物用于单位公务活动的认定问题194
六、关于近亲属参与型的共同犯罪中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故意的认定问题196
七、关于受贿与借款的区别198
第五节 商业贿赂和新型受贿等认定中的问题198
一、关于商业贿赂认定中的若干问题199
二、关于新型受贿的认定问题205
三、关于涉及科技人员受贿的认定问题220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222
第六节 受贿罪的处罚226
一、关于受贿罪依照贪污罪处罚的问题226
二、关于受贿数额计算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229
三、关于“因受贿而进行违法活动构成其他罪的”是否实行数罪并罚的问题234
第七节 受贿罪与其他罪的界限239
一、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界限239
二、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的界限240
三、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界限241
四、受贿罪与单位受贿罪的界限245
第八节 单位受贿罪245
一、单位受贿罪的特征246
二、单位内设分支机构索取、收受贿赂,能否以单位受贿罪论处的问题247
三、单位受贿罪的处罚251
四、单位受贿罪查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52
第九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253
一、本条规定是我国惩治腐败犯罪刑事立法的重大历史突破254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要特征255
三、本罪的刑罚257
四、关于本罪认定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258
第四章 行贿型犯罪259
第一节 行贿罪261
一、行贿罪的构成要件261
二、行贿罪的处罚267
第二节 对单位行贿罪267
一、对单位行贿罪的构成要件267
二、对单位行贿罪的处罚268
第三节 单位行贿罪268
一、单位行贿罪的构成要件269
二、单位行贿罪的处罚270
第四节 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270
一、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的构成要件271
二、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的处罚271
第五节 认定行贿犯罪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72
一、关于个人行贿与单位行贿的界限问题273
二、关于行贿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界限问题276
三、单位行贿罪与单位犯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罪刑衔接问题277
四、关于“不正当利益”的理解问题278
五、关于对“被追诉前”的理解问题280
六、关于对“不正当利益”的处理问题282
七、关于行贿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问题284
第六节 介绍贿赂罪284
一、介绍贿赂罪的构成要件285
二、认定介绍贿赂罪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86
三、介绍贿赂罪的处罚288
第五章 财产来源不明型犯罪289
第一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289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基本特征290
二、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的范围以及认定共犯问题291
三、关于共同犯罪问题293
四、关于“不能说明来源”的理解295
五、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298
六、对一些争议问题的简要分析和立法建议300
第二节 隐瞒境外存款罪302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的构成要件302
二、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处罚304
第六章 私分国有资产型犯罪305
第一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305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306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和对象308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方面312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观方面315
五、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处罚315
六、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其他罪的界限316
第二节 私分罚没财物罪318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体319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体和对象320
三、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观方面322
四、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观方面323
五、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处罚323
六、私分罚没财物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限324
附录325
后记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