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菜根谭 第2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菜根谭 第2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479517.jpg)
- (明)洪应明原著;马博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线装书局
- ISBN:751201963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814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菜根谭 第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然为宗 颐养天和369
早食淡粥 生津快胃370
怒甚伤气 思多损神371
善可养性 善可延寿371
胸怀存内 人亦快乐372
忧愁恼怒 只炎己身373
皆完且固 地元之寿374
淡然无为 神气自满374
喜怒有节 少动真怒375
不祈自福 不求自延375
血气妄行 丧生之本376
生平粗心 病之根源377
人之贵生 生之贵道378
补养虚伪 操心要规379
贵不伤身 贱不累形379
神气相依 是为真息380
形体不敝 精神不散381
气由神往 养气全神381
养性之先 先知自慎382
养生之本 元气不亏383
多忧伤神 多思伤志383
积气成精 积精全神383
第十章 诠释齐家中的兴与败385
俭则常足 乐得美名385
勿求多余 多余则累386
凡在仕官 以廉为本387
芒不种田 秋之不获387
每加节俭 亦是惜福387
月用奉养 节省为本388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389
以俭得之 以奢失之389
以约而失 实为寡也390
成由勤俭 破由奢靡390
公则生明 廉则生威390
一粥一饭 来之不易391
半丝半缕 物力维艰391
慎乃俭德 唯怀永固392
安贫故勤 安贫故俭393
恶俭好易 衣食不足393
强富而暖 非则贫寒393
君之节俭 利国利民394
侈靡不急 皆为妄费395
彼以其奢 吾以善俭395
富贵之业 贫贱之基396
久享富佚 败致衰倾397
服食器用 要有定式397
父不失礼 子不废行398
不改祖法 忠厚勤俭398
父不谓进 子不敢进398
父母有过 柔声以谏399
俭约自持 不可浪费399
官俭养廉 贾俭致富400
习成俭约 到处便宜401
子孙孝善 是家兴也402
事亲谓孝 事兄谓悌402
孝子为敬 不从父命403
可从不从 是不子也403
父母恩情 人所力报403
父母之恩 与天地等404
人子之道 以显父母404
事亲若曾 仅称“可”字405
人之事亲 事心为上405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406
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406
生事以礼 死葬以礼406
孝长悌弱 仁德之本407
孝敬父母 天经地义407
孝子事亲 五者具备407
善事父母 是为仁孝408
孝敬忠信 方为吉德408
不私其父 非为孝子409
行于亲重 而不轻疏409
孝行成内 嘉号布外409
事亲关键 悦其父母410
贤人子孙 贻之以言410
父母常失 不已媚子411
子孙若贤 不待多富411
父否母然 子无适从411
玉不琢 不成器412
善教之人 使人继志412
道而弗牵 强而弗拂413
教子义方 弗纳于邪413
大匠诲人 必以规矩413
母若欺子 非以成教414
遗子黄金 不若遗书414
立身行道 终始若一414
父慈于菙 家有败子415
富不教子 钱谷消亡415
择邻而居 意在教子416
养而不教 父之有过416
第十一章 评说用人中的识与任417
庆赏劝善 刑罚惩恶417
利出一空 其国无敌418
严明赏罚 用众若一418
按功设赏 据罪制刑418
罚当罪 奸邪止419
无德莫官 无功莫赏419
赏不当功 不如不赏419
知人善任 务得其所420
圣贤之美 莫过聪明420
以道御之 无所不可420
舜举五臣 无为而化421
刚愎自用 国无宁日421
若安天下 先正其身422
善人必赏 暴人必罚422
赏罚辅教 其教有常422
兴国行罚 民利且畏423
赏及无功 恩不足劝423
赏当其功 罚当其罪424
罪伐厥死 德彰厥善424
有功必赏 有罪必罚425
论功行罚 不敢蔽贤425
良弓难张 良马难乘425
择用小人 摒弃小人426
亡功不赏 有罪必诛426
有功不赏 则善不劝426
善为刑罚 圣人自来427
赏勉罚偷 则民不怠427
国之安危 百姓治乱427
功赏罪诛 教任天下428
宠不增功 疏不忘劳428
罚避亲贵 不可主兵429
无功不赏 无罪不罚429
行诛罚罪 不拘贵贱429
禄不私亲 授之多功430
彼此相似 是非难变430
不患无才 患无用道431
当官执政 责任任凭431
智者献计 能者进功431
不明于象 论材审用432
任人以事 存亡治乱432
所谓明者 众不得为433
贤德之人 必用道义433
小才大用 力不从心433
不能而为 岂不悖哉434
君子操权 正以立术434
明赏不费 明刑不暴434
赏功罚罪 天下从之435
赏罚不明 未能治民435
见其可也 喜之有征435
申之宪令 劝之庆赏436
号令使下 斧钺畏众436
曹代萧相 属其后任436
人害天理 人皆知之437
人各有长 贵在善用437
宁用破绽 不用寻常437
放阔眼界 识见自别438
识人察言 枉人鲜矣438
其进锐者 其退速也439
论德定次 量能授官439
德不称位 不祥大焉439
因任授官 循名责实440
功劳俸禄 与之相配440
力胜其任 能称其事440
人尽其才 物尽其形441
官盛任使 忠信重禄442
衡量人才 以德为本442
国家用人 品德为本442
知人之性 莫难察焉443
是否有才 实践检验443
知人善任 按劳取酬443
任之以事 断予之令444
亲佞远贤 非治之道444
亲近君子 朝无秕政444
近贤则聪 近愚则聩445
采德戒色 近严远技445
疏远贤人 大权旁落445
不近小人 谗者自远446
国有忠臣 奸邪不起446
取信去诈 禁暴止奢446
驱逐奸民 社会安定446
品德高尚 人所敬仰447
何为君子 何为小人447
有德为功 无德为乱447
选才之道 以德为先448
人才难得 人才易失448
见贤不留 使能不怠449
推荐德才 国家兴旺449
馈赠国宝 不如荐贤449
当务之急 亲近贤人450
贤者在位 能者在职450
听取意见 审查其实450
知虑取舍 稽之以成451
明主之吏 起于州郡451
观其容貌 听其言辞451
考察实际 观察行为452
臣守其业 以致其功452
天下之事 尤在于人453
欲讲富强 则要储才453
论资排辈 难得异材453
君明成国 国治成君454
政休无分 强国为善454
治政严明 国家强大455
知贤不举 岌岌殆哉455
推举贤良 注重功业455
所创功绩 如实则赏456
无以益民 尸位素餐456
以官课材 以官为验456
有能之人 后居其位457
考查官员 不以声誉457
官员选弃 功劳实绩457
天下万事 不可备能458
如今士子 与往甚远458
治理天下 求得人才458
乱国之中 非无贤人459
贤者废锢 不得圣主459
何世无才 弃之草泽459
普天之下 不缺贤才460
千里马有 唯缺伯乐460
何患无才 尺度宽些460
一眚不掩大德461
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461
天地之间 绝无全能461
不可必得 故思其次462
所谓贤者 并非全才462
举贤任能 难得十全462
事物选择 重其长处463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463
进贤之难 在于废贱464
毫无妒忌 荐举贤能464
有贤不知 如同无贤464
苛能识之 何患无人465
所求材者 为其治民465
见贤而用 不善则废465
内不避亲 外不避仇466
明主之举 在于治吏466
论别艺能 百官序矣466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467
贵之不骄 委而不专467
骐骥不乘 皇皇更索467
歪风盛行 绳墨不正468
广得贤才 可建功劳468
知人之道 方法七则468
课勤察能 从以赏罚469
不守信用 譬之豺狼469
宁可过君 不可失佞469
选贤贡士 据实而言470
天下贤者 岂古之人470
不遇其世 所以功名471
论材审用 必明于象471
不可而已 无所不已471
任人以事 治乱之机472
善于用人 使之自觉472
有才之官 善于用人472
不肖以罚 使贤以义473
人主之弊 使而无用473
驭下之权 不可释之473
任人之长 不强其短474
因人而异 因才委任474
奸佞之人 勿委重任475
重信小人 将失贤士475
用非所养 古今通病475
俸禄充足 臣下肱骨476
财者君轻 死者士重476
开其道路 察而用之477
用兵之道 崇礼厚禄477
贤人在位 天下而从477
忠臣于君 推贤荐能478
举荐贤人 功劳之举478
第二编 儒释道论《菜根谭》481
第一章 高远481
淡泊明志 肥甘丧节481
面前放宽 身后泽长483
路留一步 味让三分484
金玉人品 烈火中炼486
一错百非 万全无悔487
登高心旷 舒啸兴迈488
心事宜明 才华须韫490
和气致祥 欢欣舒畅491
真味是淡 至人是常493
独坐观心 真常独露495
恩里生害 败后成功496
脱俗除累 超凡入圣497
宠利毋前 德业毋后499
退即是进 与就是得500
净从秽生 明从暗出501
伸扬正气 显现真心502
以事后悔 破临事痴504
山林情趣 治世胸怀505
无过即功 无怨即德507
骄矜无功 忏悔消罪508
远害全身 韬光养德509
天道忌盈 业不求满510
诚心和气 家有真佛511
攻勿太严 教勿太高513
忧勤勿过 淡泊勿枯514
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516
富宜宽厚 智宜敛藏517
居常嗜好 浓枯相宜518
彼富我仁 彼爵我义519
高处立身 退步处世521
修德忘名 读书深心523
人情世路 应识退让524
不恶小人 礼待君子525
浑噩淡泊 清名传扬526
降魔降心 驭横驭气528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529
欲路不染 理路当先530
人性善恶 咫尺之间531
进德修行 济世经邦532
欲人不知 己先莫为534
少事为福 多心招祸535
方圆并用 宽严互存537
第二章 睿智539
扫除外物 直觅本来539
恩功当念 怨过宜忘540
心地干净 方可读书542
读书见圣 居官爱民544
心体光明 念勿暗昧545
无名无位 其乐最真546
阴恶恶大 显善善微548
逆来顺受 居安思危548
苦生有乐 得意生悲550
德中富责 舒徐繁衍551
观物外物 思身后身552
不行好事 恰似未生554
趣味潇洒 如春生物555
真廉无名 大巧无术556
养喜召福 去杀远祸557
谨言慎行 君子之道558
气和心暖 其福亦厚559
游心天理 广大宏朗560
图其未就 不如保成562
高而勿疏 淡而勿枯563
事来心现 事去心空564
行道中庸 方是懿德566
贫者不艳 因净风雅567
磨练福久 参勘知真568
地秽生物 水清无鱼570
泛驾之马 跃冶之金571
乾坤妙趣 天地文章572
一念贪私 万劫不复574
主人惺惺 贼成家人575
闲莫放过 静不落空576
起念便觉 一觉便转577
厚德积福 逸心补劳578
天机神妙 凡智何为579
田看收成 人重晚情581
种德施惠 无位公相582
祖宗德泽 子孙福祉583
君子诈善 如小人恶584
春风解冻 和气消冰586
第三章 达观587
心圆而宽 天下自安587
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589
天地万古 人生百年590
持盈履满 君子兢兢591
却私扶公 修身种德592
持其操履 敛其锋芒593
逆境砺行 顺境销靡595
专势弄权 欲火自焚597
人心一真 金石可贯598
文求恰好 品如本然599
看破认真 可负重任601
节制欲求 便无殃悔602
矜庄自重 无恶人毁603
处亲从容 对友剀切604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606
莫惊奇异 能恒苦节607
横逆困穷 豪杰炉锤608
二语并存 精明浑厚609
辨别是非 认识大体610
善勿预扬 恶勿先发611
明知故犯 改邪归正612
偏信自任 皆所不宜614
弥缝人短 化诲其顽614
君子慎交 养德之基616
能知提醒 能知放下616
识是明珠 力是慧剑618
暗室磨练 临深履薄619
做到极处 如同本来621
富多炎凉 亲多妒忌622
功名一时 气节千载623
机中生机 变中生变624
情急招损 严厉生恨625
节义文章 德性陶熔626
功过宜清 恩仇勿显626
阴恶恶大 阳善善小627
以德御才 德才兼备629
一言提醒 无量功德630
谨于至微 施于不报631
修身种德 事业之基632
道属公共 学是寻常633
念厚如春 念刻如冬634
君子立德 小人图利635
第四章 端正636
心体莹然 不失本真636
修养自身 大业后成638
富当知贫 壮宜念老639
清浊并包 善恶兼容640
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640
操履严明 守正不阿642
诚心和气 名义气节643
一念慈祥 寸心洁白644
平凡德行 和平之基645
坎坷世道 以耐撑持646
磨砺如金 施为似弩647
虚圆建功 执拗败事649
过俭则吝 过让则卑650
名位声乐 不可贪图651
人多弊端 一一警惕652
吉人安详 恶人杀机654
省事为适 无能全真655
梦中之梦 身外之身656
传心之诀 见道之文657
量宽福厚 器小禄薄659
用人不刻 交友不滥660
敬畏君子 敬畏百姓661
怨尤自消 精神自奋662
读无字书 弹无弦琴663
竞逐听人 恬淡适己664
延促一念 宽窄寸心665
知足则仙 善用则生666
栖恬守逸 最淡最长668
消弭幻业 增长道心668
退步宽平 清淡悠久669
不希利禄 不畏权势670
不知有我 安知物贵671
人情世态 不宜太真672
寻常家饭 素位风光673
生死成败 一任自然675
猛兽易伏 人心难制676
隐无荣辱 道无炎凉677
进步思退 着手图放678
贪富亦贫 知足亦富679
隐者高明 省事平安680
心无染着 俗境仙都682
躁极则昏 静极则明683
在世出世 尽心了心684
身放闲处 心安静中685
心无风涛 性天化育686
盛衰无常 强弱安在687
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688
冷眼观察 如汤消雪689
求真离苦 善自修持690
名利尊卑 贪争无二691
念净境空 人心真境693
第五章 成就695
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695
念头稍异 境界顿殊696
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698
俗观纷纷 道观是常699
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701
以我转物 天地逍遥702
生死变化 如同昼夜703
局尽子收 胜负安在705
悟吾静体 养吾圆机706
把握本质 卷舒自在707
慈悲之心 生生之机707
心神修养 临变不乱709
何喜非忧 何忧非喜711
隐智藏才 任重道远712
去混心清 去苦乐存713
辟众善路 以浚恶源715
一念回光 炯然返照716
量弘识高 功德日进717
不形于言 不动于色718
本心即佛 何待观心719
人心自然 混合无间720
祥和之气 人生真谛721
损之又损 忘无可忘722
第六章 奉献725
幻无求真 雅不离俗725
不系之舟 既灰之木726
幼不陶铸 难成令器727
浓天淡久 早秀晚成729
拔去名根 融解客气729
偏见害人 聪明障道731
性天不枯 机神易发732
鹰立如睡 虎行似病733
闹中静察 困时向上735
心虚理明 心实志坚736
乐极生悲 苦尽甘来737
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738
非分之得 世俗之阱740
急处站稳 险处回首741
有妍有丑 有洁有污742
污泥不染 知巧不用743
人生减省 安乐之基744
达人猛醒 俗士沉沦745
无事道人 不了禅师746
浑然和气 居身之珍747
人之际遇 齐顺对治749
田父野叟 天全欲淡750
幽人清事 总在自适751
饱谙世味 会尽人情752
花萼徒荣 玉帛何益754
真恳念头 圆活机趣755
同功相忌 同乐相仇756
放得心下 脱凡入圣757
有意反远 无心自近758
闲生别念 忙隐真性759
得休便休 了时无了760
智愚可教 中才难处761
信人己诚 疑人己诈762
雅士交友 述古畅怀763
身心嗜欲 但求真趣764
山肴野禽 体任自然765
心境如月 空而不着767
超然物累 乐天之机768
静非真静 乐非真乐769
宁静淡泊 得心真味770
动静合宜 道之真体772
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773
幻形凋谢 自性真如774
静中真境 淡中本然775
处患不忧 遇权不惧776
责人情平 责己德进778
山峻无木 水湍无鱼778
人之心体 雨过天晴780
悠然自适 宜若平民781
节义和衷 功名谦德783
处世不偏 行事适宜784
五湖烟云 尽入寸里785
诗家真趣 禅教玄机786
心无物欲 坐有琴书787
万事皆缘 随遇而安789
持身不轻 用意勿重790
好利害显 好名患隐791
炎凉趋附 人情通患792
天地父母 敦睦气象793
晓窗读易 午案谈经794
心性偏激 难建功业795
居安思危 处乱思治796
彻见真性 自达圣境797
体貌各异 灵魂不朽799
第七章 自我800
读书之善 观物之妙800
卓见之人 洞烛机先801
以我转物 天机理境802
心体之念 天体所现803
脱俗是奇 绝俗是偏805
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806
勿逞己长 勿恃所有807
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808
文以拙进 道以拙成809
闻恶不就 闻善不亲811
谗言自明 媚阿侵肌812
斥小人媚 愿君子责813
一念一行 都宜切戒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