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今日TA 人际沟通分析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今日TA 人际沟通分析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475301.jpg)
- (美)艾恩·斯图尔特;(美)范恩·琼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922396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心理学学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今日TA 人际沟通分析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TA概述2
第一章 什么是TA?2
TA的主要理论3
TA的哲学6
第二部分 图解人格:自我状态模式12
第二章 自我状态模式12
自我状态转换的例子14
自我状态的定义17
自我状态之间真的有区别吗?18
自我状态与超我、自我和本我19
自我状态是名称,不是实物20
措辞问题:“只有三个”自我状态吗?21
“三个自我状态”——一种简写23
过于简化的模式23
第三章 自我状态的功能分析26
适应型儿童自我和自由型儿童自我27
控制型父母自我和照顾型父母自我31
成人自我32
自我图32
功能模式只描述行为,不描述感受或想法36
第四章 第二层次结构模型39
第二层次结构:父母自我41
第二层次结构:成人自我43
第二层次结构:儿童自我44
第二层次结构的发展历程47
区分结构模型与功能模型49
第五章 自我状态的识别53
从行为的表现来判断53
从社交的互动来判断59
从过去的经验来判断60
从现象的体验来判断61
实践中的自我状态诊断62
表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62
第六章 病态的自我状态结构67
污染67
排除72
第三部分 沟通:交流、安抚和时间结构76
第七章 交流76
互补的交流77
交错的交流80
暧昧的交流82
交流与非言语85
选择86
第八章 安抚90
刺激饥渴90
安抚类型91
安抚与行为强化93
给予和接受安抚94
安抚经济学97
安抚图100
自我安抚103
安抚有“好”“坏”之分吗?105
第九章 时间结构108
退缩109
仪式110
消遣111
活动113
心理游戏114
亲密116
第四部分 写出我们自己的人生故事:人生脚本120
第十章 人生脚本的本质与起源120
人生脚本的本质和定义121
脚本起源123
第十一章 人是如何按脚本生活的131
赢家、输家和非赢家的脚本131
成年生活中的脚本135
为什么理解脚本是重要的?139
脚本和人生历程141
第十二章 心理地位143
成年期的心理地位:心理地位象限图145
个体改变和心理地位象限图149
第十三章 脚本信息与脚本图152
脚本信息与婴儿对脚本信息的解释152
脚本信息的种类153
脚本图157
第十四章 禁止信息与早期决定163
十二条禁止信息163
超脚本171
早期决定与禁止信息的关系172
反脚本176
第十五章 过程脚本与驱力180
过程脚本181
驱力行为187
主要驱力193
我们应该对驱力和过程脚本进行“治疗”吗?200
第十六章 人格适应203
六种人格适应204
驱力对人格适应的指示作用207
人格适应和过程脚本209
发起与保持接触:威尔顺序210
威尔顺序和人格适应211
威尔顺序的长期和短期应用214
人格适应和脚本内容215
六种适应类型的“画像”216
第五部分 让世界符合我们的脚本:被动性224
第十七章 漠视224
漠视的本质和定义225
夸大225
四种被动行为227
漠视和自我状态230
识别漠视231
第十八章 漠视矩阵234
漠视的范围234
漠视的类型235
漠视的层次(模式)235
漠视矩阵图236
漠视矩阵的应用239
第十九章 参考框架和再定义242
参考框架243
参考框架和脚本244
再定义的本质和功能245
再定义交流246
第二十章 共生关系249
“健康的”与“不健康”的共生关系253
共生关系和脚本255
共生邀请256
第二层次的共生关系258
第六部分 脚本信念的合理化:扭曲和游戏262
第二十一章 扭曲和点券262
扭曲和脚本265
扭曲感受和真实感受269
扭曲感受、真实感受和问题解决271
扭曲的交流273
点券276
第二十二章 扭曲系统279
脚本信念和感受279
扭曲表现283
强化记忆285
打破扭曲系统288
第二十三章 心理游戏和游戏分析291
心理游戏案例292
运动衫295
心理游戏的等级296
G公式296
戏剧三角形298
心理游戏的交流分析300
心理游戏的计划302
心理游戏的定义304
第二十四章 人们为什么玩心理游戏?306
心理游戏、点券和脚本结局306
脚本信念的强化307
心理游戏、共生关系和参考框架309
心理游戏和安抚311
伯恩的“六个好处”312
心理游戏的正面结局313
第二十五章 如何应对心理游戏?315
我们需要给心理游戏命名吗?315
常见的心理游戏316
运用选择319
拒绝负面的结局320
替换游戏安抚322
第七部分 改变:TA实务326
第二十六章 制定改变合约326
斯坦能的“四项要求”327
制定合约的原因328
制定有效的合约330
第二十七章 TA改变的目的334
自主性334
摆脱脚本的束缚336
问题解决336
关于“治愈”的看法337
第二十八章 TA治疗与咨询340
是“治疗”还是“咨询”?340
自我治疗342
为什么要做治疗?342
TA治疗的特点344
TA的三个学派345
第二十九章 TA在教育和组织中的应用351
教育和组织领域应用的主要特点352
TA在组织中的应用353
TA在教育中的应用355
第三十章 TA的发展历程359
埃里克·伯恩与TA的起源360
早期阶段362
20世纪70年代:大众流行与专业创新时期365
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际扩张和巩固367
附录372
附录A 埃里克·伯恩的著作372
附录B TA的其他重要著作374
附录C 埃里克·伯恩纪念奖的获得者380
附录D TA的组织384
附录E TA的培训与资格认定387
附录F TA101课程概况392
注释与参考文献397
参考书目418
名词解释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