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区域海治理立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于铭,徐祥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7299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海洋-环境管理-立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区域海治理立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一个特别的法制建设时代1
二、一种典型的环境保护法6
三、一种充分反映环境的自然地域规定性的环境保护法10
四、一种充分反映环境的自然地域规定性和利益相关性的环境保护法22
五、一段快速发展的区域海环境保护法建设的历史25
(一)跨国边界区域海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成就25
(二)跨省州边界区域海环境保护法建设成就49
(三)单一省州区域海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成就61
第一章 区域海治理法制建设的观念与历史65
第一节 区域海与区域海治理65
一、区域海65
二、区域海治理66
三、区域海治理的理论根据67
第二节 跨省州边界区域海治理法制建设的历史68
一、日本濑户内海治理法制建设69
二、美国切萨比克湾治理的法制建设75
第三节 跨国边界的区域海治理法制建设的历史81
一、区域海治理法的萌芽期82
二、区域海治理法的初创期83
三、区域海治理法的发展期86
四、区域海治理法的调整期88
第二章 区域海治理法制建设的现状89
第一节 区域海项目与区域海治理公约89
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区域海项目90
二、区域海治理公约的形成过程91
三、区域海洋治理公约的立法模式92
四、区域海治理法的发展趋势96
第二节 大海洋生态系项目与区域海治理公约97
一、全球环境基金与大海洋生态系项目98
二、作为大海洋生态系项目成果的区域海治理公约102
第三节 区域渔业组织项目与区域海治理公约103
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区域渔业组织项目103
二、区域渔业保护和管理公约106
三、区域渔业保护和管理公约的分类107
第三章 日本濑户内海治理的法制建设的经验113
第一节 濑户内海治理113
一、濑户内海113
二、濑户内海治理的背景117
第二节 适用于濑户内海治理的一般法125
一、《公害对策基本法》125
二、《公害罪法》与《公害健康受害补偿法》128
三、《自然环境保全法》131
四、《水质污染防治法》132
五、《海洋污染防治法》133
六、《自然公园法》134
七、《废弃物品处理法》137
八、《环境基本法》138
第三节 濑户内海治理特别法141
一、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141
二、常态化的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147
三、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协调153
四、作为特别措施的濑户内海环境保护基本规划157
第四节 濑户内海治理特别法建设的主要经验163
一、特殊情况特别立法166
二、妥善处理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167
三、严格控制陆源污染168
四、环境保护基本规划与特别措施法相配合168
五、加强环境行政权169
六、充分发挥民众作用170
七、平衡发展与环保的关系172
第四章 美国区域海治理的法制建设经验173
第一节 美国跨省州边界区域海的治理动力175
一、来自相关州的动力176
二、来自联邦机构的动力179
三、来自公众的动力187
四、来自环境信息公开的助推力195
第二节 任务服从目标原则201
一、《1983年协定》中的目标和任务208
二、《1987年协定》中的目标和任务208
三、《1992年修正案》中的目标和任务213
四、《2000年协定》中的目标和任务214
第三节 合作伙伴关系221
一、缔约方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223
二、缔约方和非缔约州、地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225
三、缔约方和地方委员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226
四、滨海省州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226
五、滨海省州与公众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227
六、小流域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227
第四节 美国区域海治理机构228
一、决策和执行机构230
二、办事协调机构236
三、联络事务机构236
四、咨询建议机构237
第五节 美国区域海治理的具体法律措施238
一、确定治理边界239
二、定期回顾制度241
三、问责制度246
四、预防措施247
五、财政保障制度248
六、公共信托制度250
七、流域内治理项目协调制度251
八、社区、流域组织支持制度251
第五章 跨国边界区域海治理的法制建设经验253
第一节 环境整体性认识:从“区域海”到“大海洋生态系”253
一、区域海项目与区域渔业组织项目的困境254
二、大海洋生态系项目的先进性255
三、区域海治理项目的融合257
四、区域海治理法对环境整体性认识的体现257
第二节 多层次的管理框架259
一、缔约国分别实施的区域海治理措施259
二、缔约国合作开展的区域海治理措施261
三、缔约国联合开展的区域海治理措施265
第三节 区域海治理法的规制对象265
一、石油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266
二、陆源污染268
三、船舶和航空器倾倒污染269
四、勘探、开发大陆架、海床及其底土污染270
五、跨界转移和处置危险废物272
六、海岸带综合管理274
七、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277
第四节 区域海治理法的规制手段278
一、规划278
二、监测279
三、科学和技术合作280
四、信息公开282
五、环境影响评价283
第六章 跨国边界的区域海治理法中的执行机构285
第一节 “单一区域性组织”模式286
一、“单一区域性组织”模式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能286
二、“单一区域性组织”模式的特点288
第二节 “缔约国会议+秘书处”模式和“缔约国会议+委员会”模式290
一、“缔约国会议+秘书处”模式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能291
二、“缔约国会议+委员会”模式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能292
三、“缔约国会议+秘书处”模式与“缔约国会议+委员会”模式的区别293
第三节 区域海治理执行机构的附属机构293
一、区域活动中心294
二、特别机构296
附录1《1931—2015年涉海多边国际条约简表》297
附录2跨国边界区域海公约及议定书简表335
附录3区域渔业组织与区域渔业公约简表341
参考文献349
后 记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