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医大师刘志明临证经验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医大师刘志明临证经验集
  • 刘如秀,马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3029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医大师刘志明临证经验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术思想1

第一节 医事传略1

一、承家学从名师立志学医1

二、行仁术崭头角济世活人2

三、奉征召担重任身手大展3

四、研医典重实践严谨治学5

五、重科研创新药硕果累累7

六、传后学育英才桃李芬芳8

七、出国门广交流光大国粹9

八、振中医思发展老不赋闲9

九、创辉煌功勋著饮誉神州10

第二节 医学思想10

一、学习观10

(一)研经读典 启智取道10

(二)读悟并重 实践求真11

二、辨证观13

(一)四诊相合 辨析症结13

(二)辨病识证 参融西学13

三、治则观14

(一)外感热病 祛邪为先14

(二)内伤杂病 调理为要15

四、施治观17

(一)治循主证 方证相合17

(二)方贵通变 化裁适宜17

(三)知药善用 调遣随心18

五、预防观19

(一)未病先防 养生为重19

(二)见微知著 欲病救萌20

(三)已病之时 既病防变20

(四)瘥后调摄 全功防复20

第二章 临证要则21

治法传薪——刘老“医门八法”应用规范21

一、汗法21

(一)汗法溯源21

(二)汗法分类22

(三)汗法应用的范围22

(四)汗法应用的注意事项22

二、吐法23

(一)吐法溯源23

(二)吐法分类23

(三)吐法应用的范围24

(四)吐法应用的注意事项24

三、下法24

(一)下法溯源24

(二)下法分类25

(三)下法应用的范围25

(四)下法应用的注意事项25

四、和法26

(一)和法溯源26

(二)和法分类26

(三)和法应用的范围27

(四)和法应用的注意事项27

五、温法27

(一)温法溯源27

(二)温法分类28

(三)温法应用的范围28

(四)温法应用的注意事项28

六、清法29

(一)清法溯源29

(二)清法分类29

(三)清法应用的范围29

(四)清法应用的注意事项29

七、消法30

(一)消法溯源30

(二)消法分类30

(三)消法应用的范围31

(四)消法应用的注意事项31

八、补法31

(一)补法溯源31

(二)补法分类32

(三)补法应用的范围32

(四)补法应用的注意事项32

第三章 临证治疗34

第一节 内科心法34

一、外感病证34

(一)伤风34

(二)风温36

(三)暑温40

(四)湿温43

(五)温毒49

二、肺系病证52

(一)肺痨52

(二)咳嗽54

(三)痰饮58

(四)咯血62

三、脾胃病证63

(一)胃痛63

(二)呕吐67

(三)噎膈(附:反胃)69

(四)泄泻71

(五)便秘74

(六)痞证75

四、肝胆病证79

(一)积聚79

(二)臌胀82

(三)腹痛85

(四)疝气88

五、心脑病证90

(一)中风(附:类中风)90

(二)眩晕95

(三)不寐98

(四)癫狂痫101

(五)胸痹(附:胸胁痛)104

(六)头痛110

六、肾系病证115

(一)癃闭115

(二)淋证117

(三)遗尿120

(四)遗精123

(五)阳痿126

七、气血津液病证130

(一)汗证130

(二)吐血133

(三)尿血135

(四)便血136

(五)消渴138

八、肢体经络病证140

(一)腰痛140

(二)痿证143

(三)痹证146

第二节 专病经验149

一、治疗冠心病经验总结149

(一)辨因析理,肇始于肾149

(二)推求病机,肾匮为根150

(三)由博返约,凝炼三法151

(四)潜方用药,独具匠心152

(五)典型病例152

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154

(一)病因方面154

(二)病机方面155

(三)治疗方面156

三、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159

(一)明辨病机,辨证施治159

(二)补虚治本,以肾为主159

(三)主以治肾,辅以健脾160

(四)扶正之时,勿忘祛邪160

(五)致病实邪,湿热为重160

(六)擅用猪苓(汤),育阴固本160

四、治疗老年病的经验162

(一)年老下亏,治在肝肾162

(二)唯肾为根,五脏共调163

(三)扶正祛邪,攻补适度163

(四)方药平正,缓缓图之163

五、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165

(一)明辨病机,虚实错杂165

(二)病已传变,治当重脾165

(三)辅用利水,中病即止166

六、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167

(一)心脾两虚型168

(二)脾肾阳虚型168

(三)脾肾阴虚型168

七、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169

(一)肝火上炎型170

(二)痰浊中阻型170

(三)阴虚阳亢型170

(四)阴阳两虚型170

(五)肝风内动型170

八、治疗支气管炎经验172

(一)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73

(二)慢性支气管炎173

九、治疗高脂血症经验176

十、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177

(一)肝气犯胃型178

(二)肝胃郁热型178

(三)脾胃虚寒型178

(四)气滞血瘀型178

(五)胃阴不足型178

十一、治疗胆囊炎经验180

(一)湿热型180

(二)气滞型181

(三)火毒型181

第四章 方药纵横183

第一节 对药选粹183

一、生石膏 大黄183

二、荆芥 防风184

三、白僵蚕 蝉衣185

四、蝉衣 薄荷186

五、蝉衣 大黄187

六、桔梗 杏仁187

七、川贝母 杏仁188

八、桂枝 知母189

九、芦根 白茅根190

十、白果 麻黄191

十一、柴胡 薄荷192

十二、人参 熟地193

十三、苏叶 前胡194

十四、柴胡 白芍194

十五、生石膏 知母195

十六、杭菊花 杭白芍 桑椹 鳖甲196

十七、黄芩 竹茹196

十八、川楝子 延胡索197

十九、淫羊藿 甘松198

二十、山楂 红曲199

二十一、石菖蒲 远志200

二十二、海桐皮 忍冬藤200

二十三、黄芪 当归 杭白芍201

二十四、姜黄 生蒲黄202

二十五、全蝎 蜈蚣 地龙203

二十六、炒酸枣仁 首乌藤204

二十七、瓜蒌 薤白204

二十八、丹参 三七205

二十九、何首乌 桑椹 桑寄生206

三十、西洋参 冬虫夏草207

第二节 刘老独创效方208

一、调脂化浊丸208

二、泻肝汤208

三、补肾生髓汤209

四、补虚益损定眩汤210

五、胸痹饮211

六、热痹饮三方212

七、肾炎经验方214

八、益阳活血方215

第五章 医论医话217

第一节 久泻无火,亦非绝对217

第二节 癌肿治疗,扶正为先218

一、小肠肉瘤218

二、结肠腺癌219

三、肺癌220

第三节 “细辛不过钱”质疑221

第四节 癫狂治验222

第五节 失音治验223

第六节 论中医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及治疗法则224

一、中医对于肺炎的认识224

(一)对肺炎证候的认识224

(二)对病因和病理生理的认识224

(三)对辨证与诊断的认识225

二、对于肺炎的治疗法则226

(一)卫气营血与肺炎的证治227

(二)上工治未病与肺炎的证治227

(三)阴阳交与肺炎的证治228

第七节 风水治在宣肺228

第八节 猩红热合并肾炎治疗心得229

第九节 功能性水肿治在调补气血230

第十节 臌胀(肝硬化腹水)治疗体会231

第十一节 表里双解法在风温治疗中的应用体会232

第十二节 痹证的辨治精要234

一、调气血234

二、辨寒热234

三、分上下235

第十三节 热痹证治236

第十四节 淋证(泌尿系感染)治疗体会237

第十五节 辨证论治肝火胃痛一例238

第十六节 浅谈热入血室238

第十七节 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239

第十八节 从肝肾论治眩晕八法240

第六章 门人传承244

第一节 传承脉络图谱244

第二节 传承概况244

第三节 从师心得246

一、刘志明治疗中风八法及临床应用246

二、刘志明治疗老年病的经验250

三、刘志明谈猪苓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254

四、刘志明运用张介宾补法的经验256

五、刘志明治疗湿热证的经验259

六、热痹证治261

七、刘志明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经验265

八、刘志明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269

九、刘志明治疗慢性肾炎的体会271

第七章 寄语后学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