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土地和矿产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校配置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土地和矿产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校配置机制研究
  • 曲福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318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土地资源-资源管理-研究-中国;矿产资源-资源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土地和矿产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校配置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目标3

三 研究意义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4

一 国内研究进展4

二 国外研究综述15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21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23

一 经济发展与要素投入:理论回顾25

二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土资源利用方式的演变规律28

三 经济发展方式与国土资源利用方式:理论框架29

四 研究内容30

第四节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32

第二章 国土资源保障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4

第一节 国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35

一 国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5

二 我国国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特点38

第二节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国土资源利用的特征55

一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国土资源利用的基本特征55

二 国土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63

三 国土资源利用主要问题的形成机制68

第三节 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理论内涵73

一 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概念73

二 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内涵75

第四节 我国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总体判断77

一 我国土地资源保障能力的总体评判77

二 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总体判断82

第三章 我国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目标及其基本途径86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土资源利用管理86

一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背景86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国土资源利用管理的要求87

第二节 我国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目标88

一 保障粮食安全89

二 保障经济安全90

三 保障社会安全92

四 保障生态安全93

第三节 我国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趋势预测94

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预测94

二 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及趋势预测103

三 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趋势预测107

第四节 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的基本途径: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110

一 国土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的理论内涵110

二 国土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的现实途径114

三 国土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的公共政策关键117

第四章 耕地资源有效供给和节约集约利用的实现机制119

第一节 耕地资源有效供给和节约集约利用的现状及出路119

一 耕地资源有效供给和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119

二 耕地资源有效供给和节约集约利用的现行途径121

三 耕地资源有效供给和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评价128

四 耕地资源有效供给和节约集约利用的出路137

第二节 闲置宅基地退出补充耕地机制140

一 闲置宅基地退出补充耕地机制概述140

二 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影响因素分析142

三 闲置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147

四 闲置宅基地退出补充耕地的程序设计149

五 闲置宅基地退出补充耕地的监管151

六 实证——江苏省海门市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与补偿标准分析152

第三节 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机制165

一 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机制概述166

二 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资金保障体系的建立172

三 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程序设计174

第四节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机制178

一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机制概述179

二 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责任制182

三 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专项资金制度185

四 建立高标准农田监测制度192

第五节 海外耕地资源开拓机制194

一 海外耕地资源开拓机制概述194

二 合理选定东道国,与之建立合作关系195

三 建立海外农地资源开拓发展基金,加强专项资金支持197

四 加强海外农地资源开拓企业信贷金融支持200

五 完善税收优惠体系,避免双重征税201

第五章 建设用地资源有效供给和节约集约利用的实现机制203

第一节 建设用地资源有效供给和节约集约利用的现状及出路203

一 建设用地资源有效供给现行途径203

二 建设用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评价208

三 建设用地资源有效供给和节约集约利用的出路212

第二节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机制214

一 构建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机制概述214

二 挂钩指标交易的定价216

三 挂钩指标交易的收益分配221

四 挂钩指标交易的政府监管223

五 实证——重庆的“地票”交易分析226

第三节 “三旧”建设用地改造机制234

一 改造思路234

二 机制创新234

三 完善路径238

第四节 未利用地适度开发建设机制240

一 未利用地开发建设概述240

二 建立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的生态防范制度241

三 完善未利用地开发建设多元融资制度245

四 放宽未利用地开发建设指标及布局约束246

第六章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现状与需求预测248

第一节 全球矿产资源形势分析248

一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248

二 矿产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249

三 矿产品消费重心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50

四 矿产品价格高位震荡252

第二节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253

一 能源矿产253

二 短缺固体矿产254

三 优势矿产257

第三节 我国矿产资源需求与供给潜力预测260

一 矿产资源消耗规律260

二 经济发展与我国矿产资源消费趋势262

三 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265

四 主要矿种未来供给潜力预测268

五 主要矿种未来供需平衡分析270

六 提高矿产资源安全的途径270

第七章 矿产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利用机制273

第一节 矿产资源勘查机制研究273

一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现状273

二 矿产勘查中的问题276

三 矿产资源勘查机制的构建279

第二节 境外矿产资源利用机制研究286

一 世界重要矿产品贸易格局287

二 我国利用境外矿产资源现状288

三 利用境外矿产资源的可得性分析290

四 利用境外矿产资源机制293

第三节 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305

一 国内外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状况比较305

二 国外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经验309

三 影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因素分析310

四 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科技进步发展趋势312

五 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机制318

第四节 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321

一 非传统矿产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321

二 我国主要非传统矿产资源禀赋323

三 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23

四 促进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324

第八章 典型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国土资源保障措施比较及借鉴332

第一节 中日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资源利用特征及规律332

一 文献回顾333

二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资源变化规律理论分析框架334

三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336

四 中日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资源利用特征分析337

五 中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耕地资源利用规律分析及对我国变化趋势的预测343

六 研究结论346

第二节 典型国家耕地资源保障措施比较及借鉴346

一 我国耕地资源保障形势分析346

二 典型国家耕地资源有效供给措施比较分析348

三 典型国家耕地资源高效利用措施比较分析354

四 研究结论358

第三节 典型国家不同发展阶段能源利用特征及规律358

一 文献回顾359

二 能源消费规律的理论分析框架361

三 典型国家能源消费特征分析364

四 典型国家能源消费规律实证分析376

五 我国能源消费规律分析及需求预测383

六 研究结论390

第四节 典型国家能源保障措施比较及借鉴391

一 我国能源保障形势分析391

二 典型国家能源有效供给措施比较分析393

三 典型国家能源高效利用措施比较分析406

四 研究结论410

第五节 典型国家国土资源保障措施比较及借鉴412

一 典型国家国土资源利用特征及规律研究主要结论412

二 典型国家国土资源保障措施对我国的启示414

第九章 国土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的政策设计422

第一节 国土资源有效供给和高效配置的主要政策问题422

一 政策目标模糊,国土资源保障能力被削弱422

二 政策主体关系不畅,利益相关者博弈明显423

三 政策工具运用不合理,多元化治理机制缺失424

四 政策执行不力,难以形成政策合力425

五 政策监控与评估机制缺乏,制度供给不足426

第二节 国土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政策设计目标与思路427

一 政策目标427

二 设计思路428

第三节 国土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的治理结构改善途径430

一 政府与市场:现行治理结构的主要选择430

二 社区自主治理:资源治理方式的第三种选择431

三 构建“社区自治—所有者主导—政府干预”为一体的多中心治理模式432

四 完善国土资源配置政策工具,建立多元化治理机制433

第四节 国土资源有效供给与高效配置的政策建议435

一 产权政策435

二 市场政策439

三 管制政策444

四 税收政策446

五 价格政策450

六 技术政策452

七 贸易政策453

八 政策形成机制、体制与保障体系454

参考文献457

后记4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