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科技创业的主体分析与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冬梅,许竹清,傅晋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1892521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农业科技推广-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科技创业的主体分析与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从农村“双创”看农村科技创业1
1.1 当前农村“双创”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1
1.1.1 现状特征1
1.1.2 发展趋势2
1.2 农村“双创”背景下关于农村科技创业的几点思考4
1.3 创新之处与主要研究内容5
2 相关研究分析8
2.1 关于农村科技创业主体的研究8
2.1.1 科技特派员8
2.1.2 返乡农民工10
2.1.3 大学生11
2.2 关于农村科技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12
2.2.1 政策对农村科技创业的影响12
2.2.2 信息技术对农村科技创业的影响13
2.2.3 孵化器对农村科技创业的影响14
2.3 简要评述14
3 我国农村科技创业主体研究:科技特派员16
3.1 新时期科技特派员制度成为我国农村科技创业的重要制度创新16
3.2 科技特派员群体是我国农村科技创业的核心主体17
3.2.1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的创业主体类型划分18
3.2.2 从城市到农村:“外生”式科技特派员下乡创业机制分析19
3.2.3 从农村到农村:“内生”式科技特派员返乡创业机制分析21
3.3 当前我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的典型做法与主要经验21
3.3.1 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活动与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紧密结合22
3.3.2 “推—拉”机制创新科技特派员创业激励保障机制23
3.3.3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模式不断创新25
3.3.4 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创业扶贫实现精准扶贫27
3.3.5 围绕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28
3.4 当前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9
3.4.1 科技特派员创业主体自身创业能力不足30
3.4.2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激励机制仍有待完善30
3.4.3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在和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方面仍然不足31
3.4.4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政策落实上还存在不少问题31
3.5 新时期进一步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的对策建议33
3.5.1 积极推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与国家农村“双创”政策紧密相连33
3.5.2 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的财政金融支持34
3.5.3 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对象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34
3.5.4 进一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并引导提升其创业能力34
4 农村科技创业主体研究:科技型农业企业创业的现状与问题36
4.1 传统类型的农村企业创业及其问题37
4.2 科技型农业农村企业的创业与发展39
4.2.1 农业高新技术与科技型农业企业39
4.2.2 科技型农业企业的类型40
4.2.3 科技型农业企业的特点41
4.2.4 科技型农业企业的来源41
4.2.5 科技型农业企业的风险特征43
4.3 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科技创业44
4.3.1 我国“互联网+”农村创业44
4.3.2 美国农业信息化创业45
4.4 农村科技型企业创业的金融环境47
4.4.1 农村科技创业亟须金融支持47
4.4.2 支持农业创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49
4.5 农村科技型企业创业的政策支持51
4.5.1 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发展情况52
4.5.2 创业引导基金与创新创业大赛53
4.6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科技型企业创业的问题与对策53
4.6.1 农村科技创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4
4.6.2 支持农村科技创业发展的政策手段55
5 “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现状及运作机制研究57
5.1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科技创业的总体现状57
5.1.1 生产领域的“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57
5.1.2 流通领域的“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62
5.1.3 涉农交易领域的“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66
5.1.4 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70
5.2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科技创业的典型案例——农业品牌服务创业73
5.2.1 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73
5.2.2 “互联网+”精准助力大国小农走向农业品牌化74
5.2.3 品牌化是互联网背景下国民消费的核心诉求76
5.2.4 发挥市场作用,支持农业品牌化服务创新创业是当务之急76
5.2.5 “八戒农业”的农业品牌化服务模式77
5.2.6 启示与建议81
5.3 “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的运作机制研究83
5.3.1 外部因素83
5.3.2 内部因素88
5.3.3 “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要素作用机制94
5.4 我国“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面临的挑战96
5.4.1 农产品商品运输成本仍然过高96
5.4.2 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滞后96
5.4.3 流通领域“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基本形成寡头市场格局97
5.4.4 个体农民“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获利困难97
5.4.5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开展的“互联网+”农村科技创业仍需大力支持97
5.5 启示与建议98
5.5.1 从基础设施角度,创新政府供给99
5.5.2 从财政金融角度,创造政策环境99
5.5.3 依托“星创天地”,打造新型创业服务平台99
5.5.4 依托新型农村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开展培训,提高农民信息利用能力100
6 贫困地区科技创业机制研究101
6.1 引言101
6.2 国内外研究综述103
6.3 贫困地区科技创业的概念框架104
6.3.1 贫困地区包容性科技创业的理念104
6.3.2 贫困地区科技创业的特征105
6.3.3 对贫困地区科技创业的定义107
6.3.4 包容性视角下贫困地区科技创业机制构建的原则108
6.4 贫困地区科技创业机制研究109
6.4.1 贫困地区科技创业系统109
6.4.2 贫困地区科技创业机制114
6.4.3 小结119
6.5 典型案例研究119
6.5.1 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案例120
6.5.2 “龚康辣椒王”创业案例128
6.6 贫困地区科技创业的政策支持研究134
6.6.1 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村科技创业的体制机制创新134
6.6.2 开展产业链金融创新,解决农村创业者融资难问题134
6.6.3 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推动农村科技创业的支持政策134
6.6.4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开发能力134
6.6.5 实施贫困地区科技创业促进政策135
6.6.6 创造良好的科技环境136
6.6.7 创新科技创业资源的配置机制136
7 政府支持农村科技创业的政策特点及问题分析138
7.1 背景及意义138
7.1.1 支持农村科技创业,可以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新要素,助推农业强起来138
7.1.2 支持农村科技创业,可以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新渠道,助推农民富起来138
7.1.3 支持农村科技创业,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新模式,助推农村美起来139
7.2 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梳理及特点归纳139
7.2.1 政策制定的顶层化140
7.2.2 政策出台的联动化142
7.2.3 覆盖对象的多元化146
7.2.4 支持方式的多样化147
7.3 政府推动农村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研究——星创天地147
7.3.1 星创天地的背景147
7.3.2 星创天地的重要意义148
7.3.3 星创天地的内涵及做法150
7.3.4 星创天地的发展现状151
7.3.5 案例——四川省星创天地153
7.4 我国农村科技创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55
7.4.1 政府直接参与市场行为严重,市场化不足155
7.4.2 可操作性差155
7.4.3 政策存在缺失156
7.4.4 农民创业技能的培训不足与不适用156
7.4.5 缺乏典型经验和成果案例的宣传引导157
7.5 对策建议157
7.5.1 抓好已有政策落实158
7.5.2 明确政府市场边界158
7.5.3 弥补现有政策空白159
7.5.4 建立农村科技创业领头人制度160
参考文献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