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渤海盆地油气藏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渤海盆地油气藏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0449088.jpg)
- 王涛,庞雄奇,郝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10138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渤海盆地油气藏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油气藏勘探简史1
一、油气藏勘探概况1
二、油气藏勘探阶段2
第二节 油气藏勘探面临的挑战5
一、已发现油气藏分布高度不均5
二、郯庐断裂带内油气藏发育特征复杂6
三、隐蔽油气藏及潜山油气藏预测困难6
四、传统方法不能有效指导油气勘探7
第三节 油气藏勘探研究中的科学问题8
一、油气藏形成的动力机制不明8
二、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不清9
三、油气藏发育的基本模式不详9
四、缺少成藏区带预测的有效方法10
第四节 油气藏勘探研究的技术思路10
一、典型实例剖析搞清油气成藏特征10
二、统计分析发现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11
三、物理模拟实验揭示油气成藏机制12
四、数值模拟研究预测油气藏形成临界条件12
五、应用钻探结果检验创新成果的可靠性12
第五节 油气藏勘探研究的基本成果13
一、探究了渤海盆地形成演化特征并分析了油气地质条件13
二、评价了渤海盆地资源潜力并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13
三、剖析了油气藏地质特征并发现了六大主控因素15
四、揭示了三类油气藏成因机制并建立了要素组合控藏模式15
五、研发了油气藏定量预测与评价技术并检验了可靠性17
六、有利成藏区预测结果与实际应用成效17
第二章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21
第一节 地层分布发育21
一、地层纵向发育特征21
二、地层平面分布特征24
第二节 烃源岩特征与分布发育31
一、烃源岩分布发育特征31
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37
第三节 储层特征与分布发育50
一、储层孔渗特征与比较50
二、储层沉积特征与分布57
第四节 生储盖组合特征与分布发育79
一、辽东湾地区80
二、渤中地区82
三、渤西地区83
四、渤南地区85
第五节 盆地温压场特征88
一、盆地地温场特征88
二、盆地流体压力特征108
第六节 盆地演化与构造单元划分116
一、盆地演化特征117
二、盆地构造单元划分125
第三章 油气藏地质特征与分类136
第一节 油气藏地质特征剖析方法原理与基本内容136
一、油气藏静态特征剖析方法原理与基本内容136
二、油气藏成因特征剖析方法原理与基本内容158
三、油气藏形成机制、方法原理与基本内容172
第二节 辽东湾地区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174
一、油气藏静态特征剖析174
二、油气藏成因特征176
三、油气藏形成机制196
第三节 渤中地区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217
一、油气藏静态特征剖析217
二、油气藏成因特征220
三、油气藏形成机制239
第四节 渤西地区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273
一、油气藏静态特征273
二、油气藏成因特征275
三、油气藏形成机制276
第五节 渤南地区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279
一、油气藏静态特征279
二、油气藏成因特征287
三、油气藏成因模式剖析300
第四章 油气藏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307
第一节 烃源灶控油气藏分布特征307
一、烃源灶的概念与表征307
二、烃源灶分布发育及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309
三、烃源灶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312
四、烃源灶控油气作用基本特征316
第二节 地质相控油气藏分布特征325
一、地质相的概念与分类325
二、沉积相分布发育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327
三、地质相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328
四、相控油气作用基本特征334
第三节 区域盖层控油气藏分布特征340
一、区域盖层的基本概念与表征340
二、区域盖层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342
三、区域盖层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345
四、区域盖层控油气作用基本特征349
第四节 古隆起控油气藏分布特征350
一、古隆起的基本概念与表征350
二、古隆起控油气分布350
三、古隆起控制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351
四、古隆起控油气作用与基本模式353
第五节 断裂带控油气藏分布特征357
一、断裂带的基本概念与表征357
二、断裂带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358
三、断裂带控制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368
四、断裂带控油气作用基本特征377
第六节 低势区控油气藏分布特征381
一、低势控藏的基本概念与分类382
二、低势区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384
三、低势区控油气藏分布的临界条件388
四、低势区控油气作用基本特征391
第五章 油气藏成因特征与基本模式394
第一节 油气成藏基本特征394
一、发现多种类型的油气藏394
二、多层位成藏及多深度成藏395
三、油气成因特征397
四、郯庐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影响404
第二节 油气成藏地质模式417
一、背斜油气藏形成模式420
二、断块油气藏形成模式420
三、断鼻油气藏形成模式421
四、潜山类油气藏形成模式423
五、渤海盆地不同层位油气成藏综合模式423
第三节 功能要素组合成藏定量模式424
一、功能要素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425
二、功能要素控油气成藏临界条件427
三、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429
第四节 功能要素组合预测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439
一、研究内容439
二、工作流程440
三、评价方法441
第六章 油气藏分布预测与勘探443
第一节 有利资源领域与勘探方向443
一、资源评价方法原理443
二、资源评价结果与比较445
三、渤海盆地有利勘探方向450
第二节 有利成藏区带与勘探领域452
一、基于T-CDMS模式预测构造油气藏452
二、基于T-CDPS模式预测岩性地层油气藏458
三、基于T-CDMS+T-CDFS模式预测复杂潜山油气藏462
第三节 预测结果可靠性评价469
一、综合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469
二、研究结果可靠性评价方法原理471
三、研究结果可靠性回放检验471
四、研究结果实际应用检验475
第四节 勘探实践与勘探成效475
一、部署三维地震发现一批含油气构造475
二、部署勘探井发现一批油气田479
三、综合项目研究推动了渤海盆地油气储量快速增长481
参考文献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