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心理学 心智与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认知心理学 心智与脑
  • (美)爱德华·E.史密斯,斯蒂芬·M.科斯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911034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65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679页
  • 主题词:认知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认知心理学 心智与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脑如何产生心智1

1.简史:我们如何走到今天4

1.1 开端:意识的内容4

1.2 世界各国的心理学6

1.3 行为主义:可观察的反应7

1.4 认知革命8

2.理解心智:认知理论的形式9

2.1 心智与脑10

2.2 心理表征11

2.3 心理加工12

2.4 为什么要提到脑?14

【争论】视觉心理表象的实质是什么?17

3.认知的脑18

3.1 神经元:构建脑的单元19

3.2 神经系统的结构20

4.研究认知26

4.1 分离和关联的趋同证据27

4.2 行为学方法29

4.3 相关性神经方法:定位的重要性31

4.4 因果性神经方法39

4.5 建模43

4.6 神经网络模型45

5.本书概述47

复习与思考49

第2章 知觉53

1.知觉的含义54

2.视知觉的工作原理57

2.1 视觉系统的结构58

2.2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58

2.3 学会看61

3.自下而上的构建:从特征到物体62

3.1 特征加工——知觉的基本结构单元62

3.2 整合: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70

4.视觉识别的实现:我以前见过你吗?75

4.1 没有识别功能的脑75

4.2 识别的模型77

【深度观察】脑中的视觉特征检测器83

【争论】一套积木还是翻绳游戏,模块化表征还是分布式表征?90

5.自上而下的解释:所知引导所见91

5.1 利用背景92

5.2 自上而下加工的模型97

6.模型与脑:知觉的交互作用本质100

6.1 精细识别100

6.2 解决模糊性101

6.3 看见“是什么”和“在哪里”104

复习与思考106

第3章 注意111

1.注意的本质和作用113

1.1 选择失误113

【争论】开车和打电话123

1.2 选择成功127

2.对注意的解释:信息加工理论138

2.1 注意的早期和晚期选择理论138

2.2 聚光灯理论140

2.3 特征整合理论和引导搜索141

3.脑机制145

3.1 电生理学与人类注意145

3.2 功能性神经成像和经颅磁刺激146

4.竞争:对注意的单一解释框架?150

【深度观察】竞争和选择153

复习与思考154

第4章 长时记忆的表征和知识159

1.知识在认知中的作用160

2.表征及其形式164

2.1 记忆和表征165

2.2 四种可能的表征形式166

【深度观察】心理表象的行为学证据170

【争论】非通道表征存在吗?176

2.3 知觉和模拟中的多重表征形式179

3.从表征到类别知识182

3.1 类别知识的推断力183

3.2 类别知识的多通道特性184

3.3 多通道机制和类别知识:行为学证据185

3.4 多通道机制和类别知识:神经学证据186

4.类别知识的结构188

4.1 范例和规则188

4.2 原型和典型性192

4.3 背景知识194

4.4 动态表征195

5.类别领域和组织197

5.1 脑中区分类别知识的领域197

5.2 分类系统及其“基本水平”201

复习与思考205

第5章 长时记忆的编码和提取209

1.长时记忆的特性210

1.1 长时记忆的形式211

1.2 记忆的力量:H.M.的故事212

1.3 长时学习和回忆的多重系统216

2.编码:情景记忆是如何形成的218

2.1 注意的重要性219

2.2 加工水平和精细编码220

【深度观察】适宜加工迁移223

2.3 编码的加强剂:生成和间隔226

2.4 情景编码、绑定与内侧颞叶228

2.5 固化:记忆的巩固231

3.提取:我们如何通过情景记忆回忆过去232

3.1 模式完善和重演232

3.2 情景提取与额叶233

3.3 提取线索234

3.4 二度巡回:通过回忆和熟悉性再认刺激235

【争论】“记得”“知道”与内侧颞叶237

3.5 对过去的错误记忆238

4.编码是成功的,但我仍然记不起来241

4.1 艾宾浩斯的遗忘函数242

4.2 遗忘和竞争243

5.非陈述性记忆系统247

5.1 启动248

5.2 其他形式的非陈述性记忆251

复习与思考253

第6章 工作记忆259

1.工作记忆的用途260

1.1 计算机隐喻261

1.2 对工作记忆本质的推断261

2.从初级记忆到工作记忆:一段简史263

2.1 威廉·詹姆斯:初级记忆、次级记忆和意识263

2.2 早期研究:短时记忆的特征263

2.3 阿特金森-谢夫林模型: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间的关系267

2.4 巴德利-希契模型:工作记忆269

3.理解工作记忆模型270

3.1 语音环:何时有效,何时失效271

3.2 视空画板276

3.3 中枢执行器279

【争论】工作记忆在脑中的功能是如何组织的?280

3.4 确实存在两个分离的存储系统吗?282

4.工作记忆如何工作283

4.1 激活性存储的机制283

4.2 前额叶在存储与控制中的作用290

【深度观察】猴脑中工作记忆的存储机制293

5.当前的研究方向295

5.1 情景缓冲器295

5.2 个体差异296

5.3 多巴胺的作用297

复习与思考298

第7章 执行过程301

1.额叶联合区303

2.额叶损伤与额叶假说307

3.执行注意311

3.1 冲突加工的神经网络模型313

3.2 执行注意与分类319

【深度观察】前额叶损伤、推理与类别决策321

3.3 意识的作用322

4.注意转换324

4.1 转换的耗时324

4.2 任务转换的理论框架326

4.3 神经转换器假说328

4.4 被转换的是什么?330

5.反应抑制332

5.1 反应抑制的典型案例332

5.2 反应抑制的发展334

6.排序335

6.1 排序的机制336

6.2 关联项目的排序340

7.监控342

7.1 监控工作记忆343

7.2 错误监控344

【争论】究竟有多少种执行过程?345

复习与思考346

第8章 情绪与认知351

1.两者的联系352

2.情绪的定义355

2.1 基本情绪356

2.2 情绪维度357

3.情绪的操纵和测量360

3.1 通过心境诱导操纵情绪361

3.2 通过唤醒刺激操纵情绪361

3.3 情绪的直接测量362

3.4 情绪的间接测量362

4.情绪学习:习得评价364

4.1 经典条件反射365

4.2 工具性条件反射:通过奖励或惩罚进行学习370

4.3 指导和观察学习371

【深度观察】想象性恐惧的表达374

4.4 简单暴露375

5.情绪与陈述性记忆376

5.1 唤醒与记忆377

5.2 压力与记忆379

5.3 心境与记忆380

5.4 对情绪公共事件的记忆381

6.情绪、注意和知觉384

6.1 情绪与注意的捕获385

6.2 对注意和知觉的促进386

【争论】威胁探测是自动的吗?390

复习与思考392

第9章 决策397

1.决策的性质398

1.1 决策科学399

1.2 决策树400

2.理性决策:期望效用模型404

2.1 期望效用模型的工作方式404

2.2 期望效用模型和行为研究406

2.3 期望效用模型的一般局限性410

3.期望效用计算的神经基础412

4.人类决策与期望效用模型:多大程度上相符?417

4.1 偏好、传递性和程序不变性:行为背离417

4.2 一定程度上的理性420

【争论】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吗?421

4.3 框架效应和前景理论423

4.4 情绪在评价中的作用:艾勒悖论426

4.5 情绪在评价中的作用:时间折扣和动态不一致428

【深度观察】评估即时奖赏和延迟奖赏的两个独立系统429

4.6 模糊条件下的判断431

4.7 不确定条件下的可能性判断434

5.复杂和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438

复习与思考442

第10章 问题解决和推理447

1.问题解决的本质449

1.1 问题的结构450

1.2 问题空间理论453

1.3 问题解决的策略454

1.4 工作记忆与执行过程的作用458

1.5 专家如何解决问题460

2.类比推理461

2.1 类比法的使用462

2.2 类比推理的理论464

2.3 超越工作记忆465

3.归纳推理466

3.1 一般归纳467

3.2 特殊归纳470

3.3 重要的神经网络472

4.演绎推理475

4.1 直言三段论476

4.2 条件三段论477

4.3 演绎思维中的错误479

【深度观察】逻辑与信念482

4.4 演绎推理的理论484

【争论】演绎推理的错误与人类进化485

4.5 语言基础说与空间基础说486

复习与思考487

第11章 运动认知和心理模拟491

1.运动认知的机制493

1.1 感知-动作循环493

1.2 脑中运动加工的本质494

1.3 共享表征的作用496

2.心理模拟和运动系统496

2.1 运动启动和心理表征497

2.2 运动程序499

2.3 行动的心理模拟500

【深度观察】采用不同的视角503

3.模仿505

3.1 模仿的发展506

3.2 模仿的认知成分508

3.3 运动理解的模拟理论510

【争论】我们如何知道计划是谁做出的?511

3.4 镜像神经元和自我-他人映射513

4.生物性运动515

4.1 生物性运动的感知516

4.2 生物性运动的加工518

4.3 运动感知中的运动认知519

复习与思考523

第12章 语言525

1.语言的特性526

1.1 语言表征的水平527

1.2 语言与动物的交流533

2.语言理解过程537

2.1 词汇表的三角模型537

2.2 歧义:无处不在的理解障碍539

2.3 言语知觉541

【深度观察】关于口语词汇识别的多重假设544

2.4 语义表征548

2.5 句子理解552

2.6 形象语言556

2.7 阅读557

3.语言生成过程563

3.1 语法编码565

3.2 语音编码568

3.3 语法与语音阶段的整合570

4.语言、思维与双语572

4.1 语言与思维572

4.2 双语572

【争论】语言习得存在敏感期吗?574

复习与思考576

术语表581

参考文献597

译后记6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