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竹林碳汇项目开发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竹林碳汇项目开发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0435359.jpg)
- 周国模,施拥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8960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竹林-二氧化碳-项目开发-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竹林碳汇项目开发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1
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1
二、碳汇与林业碳汇的由来2
三、林业碳汇概念3
四、林业碳汇作用3
第二节 竹林资源与生长利用特性5
一、竹林类型5
二、竹林生长发育特点11
三、竹林产品利用特性15
四、竹林资源发展状况17
第三节 竹林碳汇问题研究18
一、国际林业碳汇技术研究18
二、国内竹林碳汇技术研究19
三、竹林碳汇项目活动及意义20
第二章 竹林碳汇基本特征与能力24
第一节 竹林碳生长积累动态24
一、竹子笋期高生长特征24
二、竹林笋期碳积累规律25
三、毛竹单株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28
第二节 竹林碳空间分布特征30
一、毛竹不同器官的含碳率30
二、毛竹不同器官的碳储量31
三、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含量及分布32
第三节 竹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能力32
一、涡度相关原理与竹林通量塔观测系统33
二、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能力36
三、雷竹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能力40
四、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能力比较43
第四节 人为经营活动对竹林碳汇的影响45
一、不同经营方式对竹林碳汇能力的影响45
二、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46
三、不同经营方式毛竹林土壤活性碳库演变特征47
四、不同经营历史对竹林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49
五、人为经营对竹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50
第五节 主要竹材产品的碳转移特征52
一、竹材产品碳转移研究方法52
二、竹材产品碳转移率和碳储量比较53
三、竹材产品碳足迹研究方法55
四、竹材产品碳足迹研究结果57
第三章 行业自愿减排竹子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学60
第一节 范围和适用条件60
一、应用范围60
二、适用条件61
第二节 术语和定义61
第三节 基准线和监测方法学63
一、项目合格性确定63
二、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65
三、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66
四、碳汇计量方法67
第四节 碳汇监测程序71
一、主要监测内容71
二、主要监测方法71
三、抽样方案72
四、样地监测频率72
五、项目碳储量变化监测73
六、项目温室气体排放和泄漏监测74
七、抽样监测精度与不确定性分析74
八、项目核查75
第五节 碳汇造林技术75
一、造林地清理与整地75
二、竹种(苗)选择与处理75
三、造林方法与初植密度76
四、管护与抚育措施76
第四章 行业自愿减排竹子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编制77
第一节 项目基本信息77
一、项目名称77
二、项目性质77
三、项目建设单位77
四、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77
五、技术负责人及联系方式77
六、项目建设范围77
七、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78
八、项目实施期限78
九、项目投资78
第二节 项目区基线状况调查78
一、项目活动地点的气候、土壤、地质情况78
二、项目活动地点现有植被和野生动植物分布状况79
三、项目活动地点水土流失情况80
四、项目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80
五、项目区社会经济和各类土地面积情况82
第三节 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82
一、项目必要性分析82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84
第四节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86
一、造林活动安排86
二、宣传活动安排87
第五节 项目造林作业设计87
一、作业设计编制依据87
二、项目选地和布局87
四、造林树种设计89
五、造林技术设计90
六、成林管理与采伐利用92
七、水土保持措施设计93
第六节 项目实施预期效益分析94
一、固碳效益94
二、经济收益95
三、社会和生态效益95
四、专题研究成果95
第七节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96
一、组织制度保障96
二、造林质量保障96
三、资金使用保障97
第五章 行业自愿减排竹子碳汇造林项目计量与监测报告104
第一节 碳汇项目实施情况104
一、项目基本信息104
二、项目实施情况105
第二节 碳汇计量与监测工作情况105
一、计量和监测人员105
二、计量和监测范围106
三、计量和监测内容106
四、计量监测工作进展106
第三节 碳汇计量监测原则与依据107
一、计量和监测原则107
二、计量和监测依据108
第四节 土地合格性和项目边界确定108
一、土地合格性108
二、项目边界确定109
第五节 碳库选择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确定109
一、碳库选择109
二、温室气体排放源确定110
第六节 碳汇计量方法与结果110
一、碳汇计量公式110
二、事前分层111
三、基线碳储量变化111
四、项目碳储量变化114
五、项目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118
六、项目边界外的温室气体泄漏119
七、项目净碳汇量121
第七节 碳汇监测方法与结果122
一、项目活动及其边界监测122
二、抽样设计123
三、项目碳储量变化监测124
四、项目边界内的排放监测128
五、项目边界外的泄漏监测131
六、项目净碳汇量计算131
七、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132
八、不确定性分析133
第八节 碳汇计量与监测主要结论134
第六章 中国核证减排竹子造林碳汇项目作业设计方案136
第一节 设计依据和原则136
一、作业设计依据136
二、作业设计原则136
第二节 造林地选择137
第三节 作业设计布局137
第四节 树种选择及造林类型设计137
一、造林树种选择137
二、造林类型设计138
第五节 营林技术设计138
一、林地清理138
二、整地138
三、苗木139
四、造林密度139
五、基肥与回穴土139
六、栽植139
七、抚育与追肥139
八、宣传告示140
第六节 森林与环境保护措施140
一、森林保护措施140
二、环境保护措施140
第七节 项目建设工程量及物资需要量141
一、建设工程量141
二、苗木需要量141
三、肥料需要量141
第八节 投资概算141
一、概算指标141
二、概算模型142
三、概算结果142
第九节 资金来源143
第十节 工程管理143
一、组织管理143
二、施工管理143
三、资金管理144
四、抚育管理144
五、档案管理144
六、检查与验收145
七、项目设计文件编写与监测及审定核证和备案工作145
第十一节 效益分析146
一、生态效益146
二、社会效益146
三、经济效益146
第七章 中国核证减排竹子造林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写147
第一节 项目活动描述147
一、项目目的与项目概述147
二、项目活动的地点148
三、环境条件149
四、采用的技术和(或)措施152
五、项目业主及申请备案法人153
六、项目土地权属和核证减排量(CCER)的权属154
七、土地合格性评估154
八、林业项目减排量非持久性问题的解决方法155
第二节 选定的基线和监测方法学应用155
一、所采用的方法学155
二、所采用方法学的适用性155
三、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156
四、碳层划分156
五、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157
六、项目减排量的事前预估159
七、监测计划171
第三节 项目运行期及计入期181
一、项目运行期181
二、项目计入期181
第四节 环境影响181
一、环境影响分析181
二、环境影响评价182
第五节 社会经济影响182
一、社会经济影响分析182
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183
第六节 利益相关方分析183
一、收集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183
二、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概要184
三、关于处理当地利益相关方评论的报告185
第七节 附件内容185
第八章 中国核证减排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186
第一节 引言186
第二节 适用条件186
第三节 规范性引用文件187
第四节 术语定义189
第五节 基线与碳计量方法191
一、项目边界确定191
二、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192
三、项目期和计入期选择193
四、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193
五、碳层划分194
六、基线碳汇量195
七、项目碳汇量203
八、项目减排量213
第六节 监测程序214
一、项目实施监测214
二、项目碳层更新和抽样设计215
三、竹林生物质碳储量变化的测定217
四、项目收获竹材竹产品碳储量变化的测定220
五、项目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测定220
六、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监测221
七、监测精度控制和校正221
八、不需监测的数据和参数222
九、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231
第九章 中国核证减排竹林经营碳汇项目作业设计方案240
第一节 设计依据和原则240
一、作业设计依据240
二、作业设计原则240
第二节 林分现状调查241
第四节 作业设计布局241
第五节 经营技术设计242
一、施肥242
二、留笋242
三、采伐242
四、割灌除草242
五、林地垦复243
六、维持竹林健康243
七、竹材利用243
八、宣传告示243
第六节 林分目标结构和调整年限243
第七节 竹林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244
一、竹林资源保护措施244
二、环境保护措施244
第八节 项目实施面积及物资需要量244
一、实施面积244
二、肥料需要量245
第九节 投资概算245
一、概算指标245
二、概算模型245
三、概算结果245
第十节 资金来源246
第十一节 项目管理247
一、组织管理247
二、资金管理247
三、经营管理247
四、档案管理247
五、项目设计文件编写与监测及审定核证和备案工作248
第十二节 效益分析248
一、生态效益248
二、社会效益249
三、经济效益249
第十章 中国核证减排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写250
第一节 项目活动描述250
一、项目目的与项目概述250
二、项目活动的地点251
三、环境条件252
四、采用的技术和(或)措施259
五、项目业主及申请备案法人260
六、项目土地权属和核证减排量(CCER)的权属260
七、土地合格性评估261
八、林业项目减排量非持久性问题的解决方法261
第二节 选定的基线和监测方法学应用261
一、所采用的方法学261
二、所采用方法学的适用性261
三、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262
四、碳层划分263
五、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264
六、项目减排量的事前预估266
七、监测计划284
第三节 项目运行期及计入期294
一、项目运行期294
二、项目计入期294
第四节 环境影响295
一、环境影响分析295
二、环境影响评价295
第五节 社会经济影响296
一、社会经济影响分析296
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296
第六节 利益相关方分析297
一、收集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297
二、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概要297
三、关于处理当地利益相关方评论的报告298
第七节 附件298
参考文献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