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庭政策与妇女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家庭政策与妇女发展
  • 张李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006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家庭社会学-研究;妇女工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家庭政策与妇女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家庭政策:问题、理念及其争议&吴小英1

一 家庭政策的概念界定及主要议题2

二 家庭政策热点背后的主义之争6

三 中国家庭政策的问题与主义14

家庭领域中女性的传媒再现与建构&刘利群 谷扬19

一 社会性别视角下家庭领域中女性的传媒再现与建构21

(一)叙事结构的刻板化21

(二)价值取向的同质化22

(三)性别秩序的规则化23

二 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家庭领域女性的传媒再现与建构23

(一)家庭中女性的媒介呈现和既有性别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关系23

(二)媒介的女性呈现反映了背后的市场逻辑与性别权力的交错24

(三)女性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24

三 结语25

塑造和表彰——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五好”活动的历史考察&周蕾26

一“五好””活动发起的背景27

二 道德规范的初步建立——“五好”活动的缘起30

三 道德规范的推广——宣传和改造32

四 道德模范——受表彰群体的特点35

五 小结36

精神健康伦理与政策促进&肖巍39

一 精神健康的概念39

二 精神健康保健制度中的伦理问题42

三 社区与家庭:促进精神健康的政策起点46

建立基于家庭本位的家庭政策——鲁西X村隔代养育现象研究&刘天红50

一 作为一种家庭策略的隔代养育52

(一)“失落又骄傲的祖辈”——经济收益最大化的阶段性策略52

(二)“要在县城买房子”——传统家庭伦理的绵续53

(三)“要回家”——迁移时代的癔症53

二 对农村隔代养育家庭研究与支持经验的反思54

(一)学术研究中主体经验的缺失54

(二)支持模式的碎片化与不可持续性55

三 基于家庭本位的家庭政策构想55

(一)建立家庭本位的家庭政策体系56

(二)家庭本位的家庭政策体系对隔代养育现象的关照57

四 小结57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传统与变迁——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权益保护谈起&曹建慧59

一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传统与变迁60

(一)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60

(二)改革开放转型中的1980年《婚姻法》60

(三)激烈变革下的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61

二《婚姻法》对妇女权益的规定及保护61

(一)1950年《婚姻法》对妇女权利的规定61

(二)1980年《婚姻法》对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相关规定63

(三)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对妇女权利的规定65

三 构建发展型婚姻家庭政策,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66

(一)社会性别视角下建设发展型婚姻家庭政策的可能67

(二)构建发展型婚姻家庭政策的建议67

家庭政策与道德伦理——以美国家庭政策的发展为例&朱晓佳69

一20世纪美国家庭政策发展及其道德伦理背景70

二21世纪美国家庭政策的新特点及其道德伦理背景74

三 结论75

德国对家庭政策的调整策略研究&谷劲松76

一 欧盟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部分成果76

二 德国家庭政策的调整78

(一)德国家庭结构的变迁78

(二)德国家庭政策的调整——以育婴假及养老体系为例79

三 德国针对妇女所受暴力的调查82

四 研究结论与启示83

倡导以工作—家庭平衡为基础的公共政策&佟新85

一 问题的提出85

二 时间成本与个人和家庭策略88

三 关怀经济学与家庭友好型公共政策91

四 我们需要一场有国家公共政策支持的家庭内的革命93

五 中国的经验与研究94

(一)计划经济与工作家庭平衡95

(二)市场化与工作和家庭平衡96

浅议职业女性平衡工作家庭冲突之策略&唐娅辉98

一 工作—家庭冲突理论释义99

二 工作—家庭冲突各种变量模型分析100

三 工作—家庭冲突的性别差异分析102

四 平衡工作—家庭冲突的社会支持策略104

法国家庭政策及其对支持妇女平衡工作家庭的作用&和建花109

一 法国家庭政策概念、国家和家庭关系概念及家庭政策的目的110

二 法国家庭政策在调和工作与家庭生活冲突问题中所起的作用113

三 法国家庭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116

四 法国家庭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国家家庭问题讨论会118

五 法国的家庭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20

促进工作家庭平衡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张永英123

一 反对基于家庭负担的就业歧视124

二 提供家庭照顾假期125

三 发展有关家庭照顾的公共服务130

四 倡导男女平等承担家庭责任132

五 对中国的启示及建议133

城镇已婚女性的工作与家庭冲突研究——基于时间利用的分析&杨玉静135

一 研究背景135

二 相关研究回顾137

三 数据与方法138

四 描述性分析结果139

五 总结与讨论146

守望或逐梦:工作—家庭平衡状况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姜佳将148

一 引言148

二 理论视角与研究假设150

三 数据处理与模型分析153

(一)数据来源153

(二)变量界定153

(三)模型分析156

四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158

中国家庭主妇的社会地位及对策研究&鲁雪儿 骆晓戈161

一 中国家庭主妇的社会地位162

(一)当今老年妇女的社会地位162

(二)城市青年女性中家庭主妇的分类分析163

(三)城市家庭主妇人群的新趋势167

二 提升中国家庭主妇的社会地位的对策研究170

(一)美国家庭妇女现状及公共政策比较170

(二)与日本家庭妇女现状及公共政策比较170

三 提升中国家庭主妇的社会地位的对策171

城镇就业人员平衡工作与家庭研究——以“80后”为例&杨慧174

一 研究背景174

二 文献回顾175

三 数据与方法177

(一)数据情况177

(二)研究方法178

(三)研究假设179

四 主要发现179

(一)描述性研究发现179

(二)回归分析结果181

五 结论与讨论184

(一)主要结论184

(二)政策讨论185

女职业人发展的几个问题——生命周期视角看两性差异&李宁187

一 生命周期及女性职业生涯187

二女职业人的家庭伴随190

三 女职业人的发展问题191

美国、德国与瑞典三国生育社会保障立法比较与借鉴&唐芳198

一 美国199

(一)美国生育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199

(二)美国立法主要内容200

(三)美国生育保障制度价值目标评析201

二 德国204

(一)德国生育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204

(二)德国生育保障法的主要内容204

(三)德国生育保障制度价值目标评析206

三 瑞典206

(一)瑞典生育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206

(二)瑞典生育保障立法的主要内容207

(三)瑞典生育保障制度价值目标评析208

四 三个国家立法价值的比较与启示212

中国生育保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实证研究&黄桂霞214

一 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215

二 中国生育保障水平的现状217

三 生育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221

四 总结与讨论224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以促进女性兼顾双重职责&刘明辉228

一 一些非公企业排挤怀孕女职工事件频发的现象229

(一)一些非公企业逼迫怀孕女职工辞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的目的229

(二)“赢了官司丢了位子”的尴尬230

二 对《社会保险法》进行性别影响评估及其立法建议230

(一)“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费用也应社会化230

(二)在生育保险立法中消除户籍歧视231

(三)赋予男性生育保险待遇233

中国生育保障制度评述&周旭235

一 近现代中国生育保障制度历程236

(一)国民政府时期生育保险相关立法236

(二)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政府237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育保障238

二 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247

三 建议248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孙惠夏250

一 研究问题与背景250

二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252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252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文化大革命”期间252

(三)经济转轨时期253

三 社会性别的分析视角254

(一)社会性别理论254

(二)社会性别分析254

四 生育保险制度历史沿革的社会性别分析255

(一)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255

(二)对生育保险制度的社会性别分析256

(三)生育保险制度存在性别问题的原因分析259

五 结论与思考260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杜会性别分析的总结和应用创新&李亚男 张群林263

一 研究背景263

二 社会性别分析工具264

三 社会性别分析工具的实际应用265

(一)生殖健康中的社会性别分析265

(二)社会转型期计生服务的社会性别分析266

四 政策建议267

儿童照料危机与人口政策&沈尤佳269

一 家庭性别分工及其后果269

二 照料私有化及其后果271

三 否定公共照料及其后果272

四 谁来提供可持续的照料?274

(一)父母亲共享带薪产假275

(二)现金补贴275

(三)公共的儿童照料服务276

家庭政策的性别视角——兼论生育模式转变与妇女发展&蒋永萍278

西方妇女产褥期状态研究及其政策启示&李 洁 徐菁媛287

一 西方妇女产褥期的身体与心理状况288

二 西方产褥期家庭关系研究290

三 西方妇女围产期的相关护理经验292

四 政策启示295

生育政策与生育意愿&于光君297

一 生育意愿的群体性差异298

二 生育政策与生育意愿的博弈300

三“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后果302

优生观与产前检查——国家政策如何作用于个人实践&曹慧中304

一 优生观的演变305

二 产前检查中的“优生”308

三 结语:国家政策与个人意愿311

倡导“积极老年”视域下的社区养老服务政策&齐小玉314

一 我国老龄化发展现状315

(一)老龄化的涵义315

(二)老龄化的发展态势315

二 我国养老服务政策回顾317

(一)我国养老服务政策发展脉络318

(二)政府以立法形式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政策的实施319

三 积极老年视域下的社区养老服务策略320

(一)倡导“积极老年”政策,维护老年人权利与尊严320

(二)探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群体营造和谐晚年生活条件321

(三)依托社区平台,为老年群体提供专业化服务321

发展型家庭政策视角下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探析&矫扬324

一 对发展型家庭政策的基本认识324

二 发展型家庭政策视角下研究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重要性326

(一)研究和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紧迫性326

(二)发展型家庭政策视角下研究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必要性328

三 发展型家庭政策视角下解决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路径329

(一)现有养老方式和资源的优势基础330

(二)发展型家庭政策理念的融入和家庭社会工作介入331

甘肃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问题调查研究——以榆中县为例&曹建民334

一 国内外农民养老保险研究现状335

二 榆中县新农保的基本情况和相关工作336

(一)基本情况336

(二)榆中县所做的主要工作337

三 新农保政策建议339

少数民族老龄社会与政策研究&杨国才342

一 老龄化及研究现状343

(一)国际上对健康老龄化的研究343

(二)中国对于“健康老龄化”的研究343

二 少数民族老龄化及养老的状况344

(一)少数民族地区老龄化存在的问题345

(二)少数民族地区老龄人口未富先老347

(三)少数民族老年社会保障不完善348

三 少数民族养老政策的完善与建构349

女性高级专家退休年龄研究&王向梅352

一 女性高级专家退休年龄相关政策回顾353

(一)法定退休年龄353

(二)高级专家退休年龄353

(三)女性高级专家退休年龄354

二 女性高级专家退休政策实施综合分析354

(一)政策落实情况354

(二)政策没有全面落实的原因355

(三)政策落实不力所造成的影响357

三 组通字[2015] 14号的意义与相关建议358

(一)组通字[2015] 14号的意义358

(二)组通字[2015] 14号引发的思考与建议359

性别视角下湖南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现状及对策研究&王凤华 周红金363

一 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系统建立的现实诉求363

二 湖南老年女性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365

(一)老年妇女社会保障状况明显改善,但经济上更多依附家庭366

(二)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程度不高,但家庭参与高于男性367

(三)老年妇女面临照顾和被照顾者的角色冲突,生活照料支持需求凸显368

(四)老年妇女的生活方式较男性单一,精神慰藉支持不足369

(五)老年妇女维权意识不强,寻求支持动力较弱370

三 建立老年女性社会支持系统的理性思考372

(一)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建立体现两性公平社会保障政策372

(二)加大经济投入,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统筹373

(三)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374

失独家庭的养老风险及其政策转变&周璇 吴翠萍376

一 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377

二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377

(一)文献回顾377

(二)问题提出379

三 失独家庭的养老风险现状380

(一)返贫致贫的风险380

(二)日常照料的风险381

(三)精神赡养的风险381

(四)家庭维系的风险382

(五)社会稳定的风险382

四 失独家庭的养老政策支持383

(一)经济支持较弱,可妥善使用社会抚养费用383

(二)生活照顾不足,应设置长期护理保险项目384

(三)精神需求低下,需加快“健康老龄化”步伐384

(四)家庭功能失常,要重构家庭内外关系网络385

(五)报复社会增多,应创新社会综合治理体制385

五 结论与讨论386

美国、英国、新西兰早期教育家庭支持政策及启示&史明洁387

一 美国、英国和新西兰的早期教育家庭支持项目388

二 美国、英国、新西兰幼儿教育家庭支持项目的共同要素391

三 对我国的启示394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李阳397

一 家庭教育是真正提高流动儿童教育素质的关键397

二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398

三 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实践与对策建议400

(一)家校协同教育400

(二)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401

从支持就业到拉动就业——中国托幼政策与女性就业关系变迁研究&许晓丽404

一 计划经济时代托幼政策极力支持女性就业406

二 向市场经济转型后托幼政策对女性就业的支持减弱408

三 托幼服务扩张对女性就业的拉动411

四 结论与讨论413

我国女性就业与托幼事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汤馨415

一 研究背景415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417

三 研究分析418

(一)家庭模式的转变与托幼需求的变化418

(二)当今中国托幼的机构规模和费用419

(三)托幼机构发展变化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422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