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岭南中医药名家刘仕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岭南中医药名家刘仕昌
  • 钟嘉熙,林培政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3595777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中医学-医学家-生平事迹-中国;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岭南中医药名家刘仕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医家小传3

一、天高地阔,自甘医囚4

(一)少承家学,矢志从医4

(二)省城深造,造福乡梓7

(三)负笈再造,留校任教9

二、慈怀济世,德艺双馨11

(一)仁慈心:仁者爱人,无有分别12

(二)悲悯心:医寓天道,誓救苍生15

(三)圣贤心:淡泊名利,与世无争18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2

(一)治学严谨,因材施教22

(二)重视实践,推陈出新25

(三)君子谦谦,精勤不倦28

术业精粹33

一、承前启后,融汇创新34

(一)学宗叶、吴,融汇创新34

(二)拓宽温病诊断方法——辨咽喉36

(三)丰富温病治疗方法——三法并举37

(四)推崇伏气学说40

二、温病辨治,注重地区特色41

三、力倡经典,善治急症44

(一)主张经典回归临床44

(二)擅用温病辨治疫病45

(三)运用温病“三宝”经验丰富45

临证一得47

一、病毒性脑膜炎治验48

(一)病因病机48

(二)临床表现4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49

(四)分期辨证施治50

二、登革热治验55

(一)热毒壅盛、毒瘀交结为其病机55

(二)临床证候变化复杂56

(三)治疗以清解疫毒为本58

(四)病案举隅58

三、流行性出血热治验60

(一)毒热夹湿为其病机60

(二)治以清热解毒祛湿为本61

(三)后期治宜清余热、补气阴61

(四)对危重症状应及时处理62

(五)病案举隅62

四、肠伤寒治验64

(一)清热祛湿,贯穿始末64

(二)疏理气机,治疗关键65

(三)分型辨治,灵活变通66

(四)变证需防,余邪宜清67

(五)病案举隅68

五、肺炎治验69

(一)治以宣肺为本69

(二)寒热虚实宜分70

(三)四时季节用药各异71

(四)应变必须及时71

(五)病案举隅72

六、病毒性肝炎治验74

(一)清热化湿以泻肝74

(二)行气活血以疏肝74

(三)滋阴养液以柔肝75

(四)益气健脾以养肝75

(五)病案举隅76

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验77

(一)心肝肾虚为本,心脉瘀阻为标77

(二)遣方用药,攻补兼施78

(三)兼证繁复,灵活辨治78

(四)病案举隅79

八、肝硬化治验81

(一)虚实夹杂,攻补兼施81

(二)培土解郁,肝脾同治82

(三)祛湿养阴,软坚散结82

(四)药食同疗,调摄生活83

(五)病案举隅84

九、原发性肝癌治验86

十、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治验87

(一)本为脾虚,运化无权88

(二)标为湿困,邪滞肠道88

(三)治以理脾化湿,清补并用89

(四)病案举隅90

十一、慢性肾炎治验92

(一)审病机,关键在脾肾92

(二)辨证候,须分寒热虚实93

(三)论治法,重在扶正祛邪94

(四)病案举隅94

十二、慢性前列腺炎治验96

(一)湿热蕴结,气滞血瘀为其病机96

(二)详察证候虚实97

(三)实则清利,虚则补益97

(四)病案举隅98

十三、糖尿病治验100

(一)养胃阴以滋化源100

(二)补脾气以生化源102

十四、功能性低热治验103

(一)病因病机104

(二)分型辨治105

十五、暑湿治验109

(一)察病因,明病机,为辨证关键110

(二)辨证型,析证候,为论治重心110

(三)清暑温,保津气,为治疗法则112

(四)病案举隅113

十六、时邪类疟治验114

(一)病因病机114

(二)分型辨治115

十七、胃脘痛治验119

(一)肝胃不和,虚实夹杂为其基本病机119

(二)辨证论治119

(三)病案举隅121

十八、痹证治验122

(一)风淫湿滞,痹证所因122

(二)气血盛衰,寒热所偏123

(三)祛风除湿,逐邪为主123

(四)病案举隅125

十九、头痛治验126

(一)病因病机127

(二)辨证用药特色127

(三)病案举隅129

二十、失眠治验132

(一)心脾两虚132

(二)痰浊阻滞133

(三)肝气郁结134

(四)阴虚火旺135

二十一、谈谈清暑益气法的运用137

二十二、对小儿温病的认识及治疗经验142

(一)小心温病,多先犯肺142

(二)易夹湿滞,证候多变143

(三)审察咽喉,细按胸腹144

(四)遣方用药,轻巧灵活145

(五)病案举隅146

二十三、耳鼻喉热性病的常用内治法148

二十四、运用止嗽散的经验154

二十五、中风的用药经验160

(一)活血祛瘀,通腑泄热160

(二)清热涤痰,开窍醒脑161

(三)平肝熄风,育阴潜阳161

(四)祛风化痰,舒筋活络162

(五)病案举隅163

医案采菁165

一、麻疹(1例)166

二、风温(3例)167

三、感冒(1例)170

四、咳嗽(2例)173

五、哮喘(3例)176

六、暑湿病(8例)181

七、湿温病(3例)193

八、大头瘟(1例)197

九、眩晕(5例)199

十、胸痹(3例)204

十一、痹证(6例)209

十二、腰痛(1例)216

十三、郁证(1例)217

十四、失眠(5例)218

十五、便血(2例)226

十六、面瘫(2例)229

十七、消渴(2例)231

验方撷英235

一、茵芩薏苡仁汤236

二、涤暑透湿汤236

三、少阳分消汤237

四、前列宝239

五、平消渴方240

六、痹痛方241

七、头痛三宝242

八、刘氏湿热清243

九、健脑丸244

诊余医话247

一、叶天士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248

(一)叶氏著作小览248

(二)叶氏在医学上的贡献249

二、对吴瑭学术思想的初步研讨256

三、叶天士小儿温病学说初探273

(一)阐发小儿温病病理特点273

(二)确立小儿温病四时辨治体系275

四、试论温病神昏谵语的辨治277

(一)病因病理278

(二)辨证施治279

五、试论温病斑疹282

六、温病诊疗的几个问题286

(一)临证诊察要全面286

(二)病因病理须辨明287

(三)立法用药宜精当288

(四)病案举隅290

七、略谈温病与治法291

(一)温病的概念291

(二)温病的治法296

薪火相传301

一、传人选介302

二、朝花夕拾308

(一)学习刘老敬业精神,为中医药文化增添光彩(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彭胜权)308

(二)杏林奇葩,教师楷模(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林培政、钟嘉熙教授、史志云教授)312

年谱大事315

一、医家年谱316

二、大事专记318

热门推荐